等到满山红叶时,夕阳醉染归乡人兴宁黄陂航拍及客家文化浅析

#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

#兴宁客家围龙#

等到满山红叶时,夕阳醉染归乡人

——(兴宁黄陂叶屋航拍及客家文化浅析)

后半部修改后的视频:

视频加载中...


视频为宽频拍摄,建议手机使用横屏观看,以获得最佳视觉感受。

陂,山坡也。黄陂,其名由来无从考究,只能猜测是据地形而命名。在兴宁,类似的地名还有新陂、沥陂、泥陂等。

受深圳叶万华先生(网名包公)委托,要对黄陂镇中心村叶屋写一篇游记散文,以向外推介黄陂叶屋及弘扬客家文化。其实,在此之前,我对黄陂是一无所知,尽管曾经去过几次,但却完全没有去了解关于黄陂的一事一物。如果硬要说出点什么来,那我只知道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黄陂黄粄。

等到满山红叶时,夕阳醉染归乡人兴宁黄陂航拍及客家文化浅析

黄陂镇及大坪镇的黄粄

叶屋,起初以为是一个老祖屋的名称,去到黄陂镇上一问才知,原来叶屋是指一片区域,包括永兴围、泰和围、秀昌围、储吉楼等十多个围龙屋,其中永兴围就是包公的老屋。

叶屋范围内,十多个围龙屋错落有致,各有千秋,毗邻而居,相得益彰。每一个围屋前面大抵都有一口池塘,池塘间互有沟渠连通,岸边是各家菜地。

菜地里,这家种上一些萝卜,那家栽上一片茼蒿,彼此互通有无,或是我到你家拔几棵葱,或是你到他家摘几片生脉,大家和睦相处,共享一片蓝天,其乐融融。

叶屋背靠朱岭寨,十多个围屋沿着山脚线依势而起,清一色朝向黄陂河。我不清楚这样的布局在风水学上有什么玄机,但看着感觉就舒服,应该是个难得的宝地。

等到满山红叶时,夕阳醉染归乡人兴宁黄陂航拍及客家文化浅析

兴宁龙归洞叶高公遗言


暖阳中,缓缓地穿行于池塘之间,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围屋,看着那修缮一新的屋檐瓦楞,抚摸着历经悠久岁月而不朽的窗棂屏风,体会着叶屋几代人对祖屋的深刻情怀。这是他们家族传承的根与脉,是他们永远也无法忘怀的发源之地。

厅下、天井、花头脑、背弧沥……一个个围龙屋特有的建筑称谓,总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老弟、阿哥、大伯、阿叔……一个个共屋人的称呼,总在睡梦中千百次地喃喃梦呓。虽然远走他乡,但客家话却始终在他们身上打下标记,一次次地告诫在外的游子不可背祖忘宗。

围龙,进围则亲,出围则龙。每一位进入围龙屋的客人都会被当作至亲之人,他们绝不会被疏远,他们绝不会被轻视;每一位从围龙屋走出的客家人都如飞龙在天,他们坚韧不拔,他们互相扶持。无论走到哪里,一句客家话,便成自家人;无论迁到何地,都会焕发顽强的生命力,但客家传承却永不忘记。

前面已经说过,对于黄陂,对于叶屋,我是知之甚少。为了不负所托,2次驱车前往叶屋,不但参观了泰和围、永兴围,也登上了朱岭寨,还去了粒子坑。

客家人,都非常在意自己的来源,寻根问祖的步伐在各个姓氏之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永兴围,我找到了70多岁却老而弥坚的叶汉新老人,借了他的叶氏族谱一观。

等到满山红叶时,夕阳醉染归乡人兴宁黄陂航拍及客家文化浅析

兴宁叶氏族谱


族谱内附有一篇《闽赣漫游记》,记载的是民国四年间,一位叶氏子孙为了修订完善族谱,入闽过赣,历尽千辛万苦,欲追溯黄陂叶氏先祖之足迹,但却始终夙愿未尝,最后郁郁不得志,只得在尊长催促下,修订出尚不完善的族谱,并寄语后人继续追溯。文未写有一诗,聊作自慰自解,今摘录如下:

千里寻源不得源,备尝辛苦勉加鞭。

载离寒暑游闽赣,空费精神溯祖先。

惟解南阳同胍络,敢称我辈更才能。

从今只识诸梁后,宁化驰思待后贤。

(注:诸梁,芈姓,沈尹氏,名诸梁。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有功于楚,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故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

从汉新老人家里走出,已是午后,沐浴在冬日阳光下,只觉全身暖熙熙的。作为一个客家人,行走在这样一片围龙屋的世界,感受着客家文化的熏陶,我仿若步入了先祖们开荒拓土的行程中,深深地骄傲自己也是一个客家人。

等到满山红叶时,夕阳醉染归乡人兴宁黄陂航拍及客家文化浅析

闽赣漫游记


暑去寒来,每一段岁月都值得铭记,每一个客家围龙屋都镌刻着先辈们永不屈服的征战轨迹,这是属于我们客家人共同的宝藏,值得我们每一位后辈去细细体味。

客家祖屋,是展现家族门第和供奉先人神灵的重要场所,是客家人对家族和祖先崇拜的坚守阵地。逢年过节,在外的游子总会相互邀约回祖屋相聚畅谈,交流彼此拼搏奋斗的经历。

朱岭寨上红叶早已满树,不觉之间,又是一年岁末时,在外的游子或许早在规划归家的行程了。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故乡的泥土总有芬芳弥漫,曾经豪情万丈的你,或许早已满怀疲惫,或许满是酸楚的泪,但是归乡的路并不漫长;即使有伤痕累累,但是故乡却永不会嫌弃你空空的行囊。

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

兴宁客家人都有“响丁”的风俗,宁可过年不回家,不可“响丁”不相聚,响丁是每个老屋最隆重的节日。不管哪家新添了男丁,整个老屋的人都会在“响丁”这一天共同庆贺。

锣鼓一定要上天,鞭炮一定要满地。在旧时,如果哪个老屋在“响丁”的日子里,锣鼓敲得不够响,鞭炮放得不够多,龙狮舞得不够精采,是会被别的老屋看不起的。而今,虽然不会在放鞭炮上一较高低,但却依然会在“厅下”设宴遍请亲朋。懂得的人,看一眼“厅下”内悬吊的花灯,就会知道这个老屋今年新添了多少男丁,关键在于“灯带”的数量。

一座围龙屋一个世界,历经岁月苍桑,老屋却仍以一种历史的姿态,昂然立于田野里、天地间。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始终萦绕心头的是我们童年的记忆。

在外的客家人,在外的兴宁人,好快又外(要的意思)过年了,涯大家(我们)转(回)“老屋家”见面哦。到时候,看你还记得细哩时唱过嘅童谣冇:

“月光哇哇(va),细妹煲茶,阿哥兜(搬)凳,大伯食茶。茶又香,酒又浓,吃到大伯面绯(pang)红。”

等到夕阳西下,终于拍到了红日落山的镜头。随着时代的发展,围龙屋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前人留下的宝藏却不能在我们手中被摧毁埋葬,既是为了保存悠久的客家文化,也是为了保持乡村的人文资源,我们都得保证这份宝藏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供子子孙孙瞻仰,回忆。

归来吧,游子们,醉美的夕阳一定会为归乡的你们染上最美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兴宁   客家话   客家   泰和   永兴   都会   男丁   族谱   客家人   大伯   在外   游子   池塘   红叶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