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咬春儿

乡土散文:咬春儿

咬春儿——父老乡亲顺口的“儿化韵”,是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咬春儿把春的美妙轻松地缝在浪漫季节的胸前,人在其中,诗情画意迎面扑来。

一交惊蛰,辽西的风柔和了,紫花地丁拱出硬土,伸伸腰,招招手,牛毛细雨如巧妇的针脚,密密匝匝地斜织下来,村庄,山川,大地笼罩一层薄烟,若隐若现,朦胧了鸡鸣狗吠。

庄家人,生生世世活在一拢山怀水抱、风嚷雨吵中。哪里生长着他们喜欢的口味,心比明镜。女人领孩子去野地采春儿,婆婆丁露头儿,锯齿叶片抱着萌萌花骨朵,早熟的显摆黄黄的花蕊,女人眼光抚摸,学杀猪匠改词叨念:“野菜野菜你别怪,你是人家一盘菜。今儿我来采,明儿她来摘。留你根,护你心,明儿个再长一个春!”说念着,操镬铲,咯噔一剜,一棵菜拎持手中,迎风抖抖,摔落泥土草屑,再吹吹,小心地安置筐里。三月三,苣荬菜钻天。女人和孩子扎堆河滩,苣荬菜初露芽儿尖,叶片黑红,发现一棵,蹲坐下来,像挖参把头,用铲子从一边往下拨浮沙,苣荬菜就祼露乾坤,芦头已有三五片嫩叶攒做花盘,黑红绿黄色调链着白玉似的根儿,长长的,剥离开,一根根握手,红如玛瑙,绿似翡翠,白赛羊脂,稀罕的啧啧连声。

河柳丝绦荡漾,钓鱼拂水,先着鹅黄,再抹㳀绿,芽苞学南方佳木,羞怯地绽开两三片嫩芽儿,新绿得惊心。柳树狗儿依傍着,像小桑粒悄悄膨大,出落得小拇指肚有了母亲缝制的小荷包模样,女人们才臂弯跨双沿缩口卷边圈足白柳条花筐,一手拈定长长如发丝的一根柳条,另只手窝做兰花指,将柳丝含手心,自上而下,哧哧细响,柳芽儿柳狗儿打旋儿,细雨般降落花筐,清香味道撒满河床,被风儿水儿传播远走了。柳丝柔软,皮实,撸光芽狗的枝条过一阵子,又生新的芽儿,放叶,撒枝,更加欢实。

乡土散文:咬春儿

柳芽儿柳狗儿摘满花筐,女人河边坐块太阳晒得温热鹅卵石,舒坦。溪水,走出S腰造型,捧过一汪清净,将女人择洗的杂质,旋入河面,转几圈,细鱼成群结队来抢鲜,胆大地叼住芽狗儿跑,后面追随一列队伍,搅闹得河面开了锅咕嘟嘟响。鹅鸭闻讯,踏波踩水而来,蹬得水面一串银花,涟漪团团,翅膀扑打起四射水珠,含着一轮轮太阳,嘎嘎哏哏,跟鱼儿追逐捉迷藏。

到家了。柳芽柳狗儿热水焯过,泡井水,除苦涩,攥干,凉拌,放少许盐、香油、陈醋,配几缕红黄甜椒丝,撒点白芝麻,一盘色香味俱佳的春菜做得了。我的中医朋友,年年摘柳芽,晒干,冷藏。寒冬瑞雪飘飘,朔风呼嚎,他从密封罐中,用茶匙探取两捏,撒入透明茶炉慢煮,嫩芽儿随热水气泡串串翻卷起伏,展开翅膀,如鸟似蝶翩翩起舞,春意盎然,清香盈室,呷一口,陶醉岁月静美,仿若出尘入禅。

还有一种车轱辘菜,长于坚硬车辙,道边,甚至牛蹄印里,一亮相就如开放荒野的绿葩,叶子二三层摞叠,由里及外扩展平铺,织成圆圆花瓣,像极从它身边、身上碾过的八陵铆钉镶嵌的木制车轮,硌硌楞楞地响彻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诗经》里管它叫芣苢,“薄言采之” “薄言捋之” “薄言襭之”,粗放采摘,生硬撸掠,用衣襟兜回来,“野人赤煮啖之”。学名车前子,春做菜,秋采集,洗净荫干,煮水喝,可降尿酸,防治痛风。

野菜,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里茁壮生长。过去,平民百姓被称“食菜之人”,达官显贵为“肉食者也”。如今日子好了,“肉食者”、“食菜之人”都爱吃野菜粗粮,返璞归真,忆苦思甜?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乡土散文:咬春儿

暮春,老榆树挂满圆小如铜钱的榆钱儿,人们爬树,架梯,拎筐,钩摘回家,洗净混合少许玉米面,蒸榆钱“餔䉿”,贴榆钱饼子,讨个“吃榆钱,有余钱”的喜儿,漫画一幅农家咬春儿图。

香椿,刺菜,羊犄角,猫爪蒿,水芹菜……随手采摘,简易加工,则成一盘春菜,满满野味。

咬春儿,让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想唱席慕蓉的诗: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审阅:郭笑非

简评:咬春儿是指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作者把北方的咬春儿写得活灵活现,说起田间道旁的野菜更是如数家珍,用优美文字描绘了一幅幅乡间咬春图,充满了思乡爱家的可贵情怀。

终审:严景新


作者:刘国琳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车前子   水儿   苣荬菜   榆钱   柳丝   柳条   嫩芽   河面   乡愁   立春   野菜   诗经   肉食   乡土   叶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