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乡村月出


乡土散文:乡村月出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桂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教书。每当月亮出来,我便坐到门口赏月,放飞思绪。

无论是弯月还是满月,乡村的月儿是静悄悄的。她默默走出山头,不动声色把自己银粉般的光均匀地洒向山梁沟壑,洒向乡村大地,一路真真切切,明朗光亮。

在这月的柔静里,师范毕业典礼会上,校长深情的话语又断断续续涌入我的脑际:“同学们,你们翅膀丰满了,飞吧!飞向壮乡瑶寨,飞向苗山仡佬冲去编织理想,实现梦幻……在缺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对乡村教育负责……许多花开在没人到过的地方。”校长说得多好呀。和我一山之隔的另一复式教学点的黄老师,能很好地诠释这些话的内涵。我跟他那里都地处偏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不通公路,步行到乡政府驻地通常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当时交通闭塞,一学期也没几个领导下来检查工作,但黄老师认真教学,刻苦练功,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家的好评。在一次全乡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他技压群芳摘下桂冠,令同行惊讶。然而,有几个人知道他学校有多远?有几个人看到他学校有多简陋?那只是一间面积不大,缺门无瓦的“望天”木房,四周用小圆木围住,教室大门是一块竖着的篱笆,雨天上不了课。黄老师用粉笔挥写在教室“大门”两边柱子的那副对联至今让我难忘:简房无瓦月来盖,陋室缺门夜来关。横联是:惟吾德馨。

乡土散文:乡村月出

圆月之夜,静静看着月亮爬出山冈,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当月儿要露而未露山头之时,给人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等月亮完全跳出山头,山村大地一派光明,受光的山梁好像抹上了银粉,朦朦胧胧,秀丽迷人。此时,那些还背光的山谷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让人领略了“月出惊山鸟”、“鸟鸣山更幽”的诗境。

那时村里还没通电,娱乐匮乏,月夜,孩子们吃罢晚饭,常相约到学校来“闹”我讲故事。晚上备课批改作业照明用的是煤油灯,为不浪费火油,一般夜色欲临时我都把该做的事做好了。我给他们讲《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讲中外著名童话故事等,丰富孩子们的知识。这样的夜里,我也常坐在简陋的宿舍门口,对月吹笛、拉二胡。尽管吹拉不是很好,但那响亮的笛子二胡声常常引来村民,和我聊天,道出他们的喜怒哀乐。月夜背古诗也让我受益匪浅。为驱赶寂寞,我命令自己每天背一首古诗。我当时有一套《唐诗的故事》和一本《咏月古诗百首》。李白的《月下独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王建的《十五夜望寄杜郎中》等古诗都是我当时在月下背诵的,至今仍熟记于心。

乡土散文:乡村月出

如今居住县城,汽笛声、人流声、卡拉OK声下的月亮是喧闹的,明亮的街灯、霓虹灯、探照灯挤得月光逊色了许多。月光下的城市多了许多热闹,却少了真正的宁静。但我的内心,始终被乡村明亮、淳朴、清澈的月儿照耀着,一片澄澈。


审阅:北斗

简评:乡村教师在简陋条件和艰苦岁月中的坚守,在苦中作乐,在月下自我潇洒,却始终不忘初心,最是难能可贵,令人肃然起敬。


作者:陈玉明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月出   缺门   乡村   月下   银粉   山梁   月亮   鸟鸣   几个人   月儿   乡土   山头   古诗   月夜   简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