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拾草

乡土散文:拾草

拾草的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人不只是吃不饱饭,连烧火草都少得可怜。

我七八岁时就开始帮家里拾草了。秋收过后,野外一片荒凉,沟壑间只剩下些萋萋的枯草。我和小伙伴带上镰刀,扛上筢子,挑着篮子,到坡里拾草。因为大队里不允许到山上去,再加上看坡的老头儿太“凶恶”,所以,我们只好在河岸边、堤堰上拾一些毛毛草。最初的日子,一会儿工夫就能拾一大篮子。但拾草的人太多,几天后一天也拾不了多少,我们只好到花生地里去搂草,花生地里的草一点也不好烧,烟多火焰小,谁都不愿意用它烧火做饭。不过,我倒觉得挺好——除了能搂到草,还能拾到一些花生。休息时,大伙儿聚在一块儿烧花生吃:找一条小沟,撮几捧干草,将花生从兜里摸出来倒在上面,划根火柴点燃。小伙伴围成一圈,趴在地上,歪着头、鼓着嘴,用力吹几下,火苗便呼呼地燃了起来。草烧尽了,花生也烧熟了。扒开火堆,散开花生,剥着吃过,我们就高高兴兴挑着草回家了。

冬天到了,野外光秃秃的,几乎连草茬子都看不到,家家户户烧火做饭也成了问题。晚上,生产队里开完社员会后,几个青年人一商量,回家带上干粮,拿上镰刀,推着小推车,趁着夜黑便悄悄出发了——他们要到离家二十多里的外村山上“偷草”。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急急忙忙来到山上。由于不了解地势,谁也不敢莽撞。找个地方先坐下来,烟也不敢抽,只低声说些闲话。天蒙蒙亮,大伙开始忙了。松树枝是万万动不得的,一旦被捉到,那就会被定为破坏“植树造林罪”,送进派出所。大伙只好割那些硬实的草,像山草、荆条、野芝麻之类,一上午就割了满满的一大车。白天不敢下山,吃饭时也不敢生火。寒风中,大伙捧着又冷又硬的玉米饼子,就着大块盐粒慢慢咽下去。吃完饭,到山涧里找水喝,涧水早已结满了冰。找块大石头,砸碎厚厚的冰,抓起冰块来“嘎嘣嘎嘣”啃着解渴。饭后,找个避风的地方蜷缩着晒太阳。

乡土散文:拾草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满天的星光似乎更加清冷。好不容易熬到半夜,这才推上满是柴草的车子,深一脚浅一脚急匆匆地往家赶。大伙心里念叨着:千万别被看坡的捉到啊!能不能顺利地回到家,还真得看运气。要是看坡人心地善良,他会装作没看见,甚至指挥着你走哪条道可以安全回家。遇到难说话的,你递给他九分钱一盒的“葵花”牌香烟,他也放行——毕竟是庄户人,过日子都不容易,哪怕是有一点办法,也不至于大老远起五更爬半夜来偷草。要是遇上两个结伴看坡的,那就只能认倒霉了。无论你怎么哀求,无论你递什么烟,都不可能放行——他们都怕对方向大队干部出卖自己。

人要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偏偏这次,大伙就被两个结伴看坡的捉住了。没办法,只能像犯人一样被押送着来到人家村的大队办公室。一直等我们村的书记出面,进行了一番教育,并保证以后坚决不再来“偷”,这才留下草,推着空荡荡的车子回家。

我们村的西面和南面有一片很大的芦苇塘,芦苇塘里长年积水,芦苇长得特别壮实。秋天收割后,生产队将芦苇卖掉。大雪过后,水面结了厚厚的冰,冰面上露出了高高的芦苇茬。

我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那时候都还没有成家。每天早晨天不亮,父母就把我们喊了起来。母亲在家做饭,父亲给我们每人一张铁锨,领着我们去芦苇塘铲芦苇茬。 一出门,风便把人推了个趔趄。冷气一个劲儿地往袖口里、裤腿里钻,上牙和下牙不停地磕碰。每个人都只穿一件棉袄、棉裤,连副手套也没有。

芦苇塘里已经有了几个人,他们都弓着腰很卖力地铲着芦苇茬。我们一家八口一字形摆开,用腋窝夹住铁锨柄用力往前推,刀子过后,芦苇茬一堆一垄散乱地堆在了我们的身后。 远远的 ,有两个人吵起来了,吵声越来越大。两人一边吵一边往前凑,甚至拉开架势抡起铁锨准备拼命了,都说对方抢占了自己铲过的芦苇茬。父亲扔下铁锨,一边跑一边厉声喊着:“都把铁锨放下!都把铁锨放下!大清早吵什么吵!嫌少的话到我家那里去拿!为这点儿草值得吗?” 父亲的话把他们镇住了。他们不再吵吵,又各自干自己的活了。


乡土散文:拾草

忙了一早晨,浑身暖暖的。 接着,大家又一齐动手,用大篓子、小推车将铲出来的芦苇茬推到场园里去晾晒,然后才回家吃饭。 第二天,冰面稍稍融化,芦苇茬又露出来了,我们还得去铲。就这样天天如此,一直忙到过春节,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茬被全村人铲得干干净净。自然,我家的芦苇茬也晒了小山似的一大垛。

时光荏苒,一切都成了回忆。如今,谁还再去砍柴拾草呢?谁还再为吃穿发愁呢?毕竟,一切都好了。不过,每每想起那些拾草的往事,我的心里就阵阵温暖。


审阅:北斗

简评:拾草的故事发生在特殊年代,留在记忆里,温暖又感慨,让人更加懂得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

终审:严景新


作者:郝志亭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筢子   堤堰   大石头   庄户人   荆条   铁锨   镰刀   芦苇   乡土   篮子   美文   大队   野外   花生   寒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