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叔叔脸上的伤疤

散文:叔叔脸上的伤疤

文:杨晓光

2015年4月16日,叔叔走了。报丧电话是小妹打过来的。我冒雨赶往昌黎,大妹在家门口迎接着我。大妹打着伞,搀扶着我来到叔叔灵前,我跪在泥泞里,给叔叔上香,烧纸钱。

在我的记忆中,叔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憨厚人。叔叔的憨厚,在今天的人群当中,可以说属于几乎找不到的稀缺的道德品质。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在叔叔还没出生之前,我的爷爷就去世了。身为遗腹子的叔叔,顺理成章地迎头撞上了不幸的童年。如果把时光的胶片拉长,与今天小朋友们的童年进行比对,当年的叔叔原本应该在母爱的羽翼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刚刚处于上幼儿园的年龄,就帮着他的舅舅(我舅爷)放猪、放羊、放牛,从事着与他的体力和智力完全不匹配的力所不能及的劳动。对于叔叔那样的低龄儿童,他所干的每一项家务劳动,特别是牵着牛绳外出放牛,充满了巨大风险,是对生命安全的严峻挑战。

爷爷去世以后,奶奶无力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只好手里牵着一个,怀里抱着一个,从婆家回到了妈家讨生活,度日月。奶奶的母亲念及女儿的不容易,与我舅爷商量:你小妹在大嫂去世、后来的嫂子刚过门的“坎”上,带大了你的一双儿女。就为这,拖延到27岁才出嫁。如今她在难头上,遇到“坎”了,你当哥的帮她一把,容她个安身之所吧。

奶奶是个刚强的女人,虽说带着两个孩子,但是绝不吃闲饭。一天到晚忙里忙外,一个人做一大家的饭,帮衬着哥嫂把偌大一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我父亲天不亮就和他二表哥起牛棚、垫猪圈,冬拾粪,秋拾柴。我叔叔看到母亲和哥哥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有样学样,跟在哥哥身后,吸溜着清鼻涕,出达出达地跑东到西,忙前忙后。

我舅爷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把式,平时少言寡语,凡事干在前头,两天的农活恨不得一天干完,起早贪黑在地里修理土坷垃,回到家两头不见太阳。对他的小外甥也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打算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守寡的娘亲早一天撑起一片天。于是将耕牛的缰绳交到叔叔手上。这种莽撞而鲁蛮的举动,几乎等同于疯狂的冒险和赌博。牛不通人性,叔叔第一次牵着牛干活,当然也不通牛性。牛虻钉在牛身上,耕地的牛尥蹶子,抬起一蹄子,妄想着把吸血的牛虻踩死,牛哪里知道它会伤及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当牛甩一甩尾巴、晃一晃犄角的当口,叔叔已经被拖到牛蹄下,被踩伤了下巴。最要命的是,舅爷从牛蹄下抢着抱起孩子的同时,眼疾手快抓起一把土,揉进了叔叔脸上的伤口,嘴里念念有词:土土吃血。愚昧害人,愚昧坑外甥啊。

当奶奶闻讯赶来时,她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土孩子,仔细再看自己的幼子已成了个血孩子。奶奶肝肠寸断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心疼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啊。奶奶捂着叔叔血肉模糊、沾满泥土的腮帮子,她哇地一声哭得背过气去。

当奶奶冷静下来,立即恢复到遇事不慌、临危不乱的常态,奶奶抱着昏迷状态的叔叔,尝试着用调羹喂一些水米,可是喂进去的水米,从嘴角悉数地漏出了。叔叔的腮帮子是穿透伤啊。奶奶在第一时间决定:赶快上医院救孩子!她平生第一次骑着驴,舅爷赶着驴,赶往昌黎县城的医院。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奶奶抱着水米不进的叔叔,心急火燎,一再催促舅爷把驴赶得快些、再快些。当赶到了医院门口,抱着我叔叔的奶奶,已经无法从驴驮上下来了,她的大腿内侧,已经被磨得血肉模糊。幸亏奶奶当机立断,总算及时就医,保住了叔叔的一条命,但是在奶奶的心上,在叔叔的脸上,却留下烙印终生的伤疤。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牛性   土坷垃   叔叔   舅爷   大妹   牛虻   腮帮子   血肉模糊   乡愁   憨厚   愚昧   伤疤   美文   小妹   散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