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73~1619),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1654-1722),这两个不同朝代但都文治武功兼具的皇帝历书上评价却大为迥异。让我们抛弃一切偏见将二人作一番比交较。两个人的经历极为相似.在位时间长,最初都是有极强势的辅政大臣,有着堪称盛世的年代,有着辉煌的胜利,同样的后期倦政,也有着同样的失败.万历皇帝最大的失败是不断被满清宣传的萨尔浒之役,损失四万;康熙最大的失败是康熙五十六年六万军队全军覆没于准葛尔;而对应万历帝的矿税,康熙年间的国库有着骇人听闻的四千三百万亏空.两个轨道非常相似的皇帝一个被大肆宣传其缺点错误,甚至推论明亡于万历,真是天下奇闻. 看一下他们的大臣班子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四大臣辅政 康熙初年,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受顾命奉幼帝玄烨嗣承大统,为辅政大臣,史称“四辅政时期”。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周培公:康熙帝少年时代之良师益友--虚构角色伍次友向纳兰明珠推荐其进京寻求功名。然周耿直,不屑曲于权贵而望殿试入朝参政。终因试中未避讳康熙之名"玄"字而被赶出考场,却在流落街头时得康熙偶然发现并举任,成为康熙身边最重要的谋臣,立下诸多功勋。最终康熙因满臣不满将其调往盛京,多年后因病身故。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清代康熙年间权臣,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孝诚仁皇后叔父,世袭一等公。出生年代推算当在崇德元年(1636年)前后,生于盛京。康熙八年(1669)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索额图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陈廷敬: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其中诗歌二十卷,还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陈廷敬在家乡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姚启圣(1624年-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绍兴人。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姚启圣为政带兵执法严明,曾随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平定耿精忠叛乱,在收复台湾战役中功勋卓著,历任福建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1683年病逝于福州。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人,清朝著名清官、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曾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张廷玉:康熙末年,吏治松弛铨政不清,张廷玉时任吏部左侍郎,坚决摒除请托行贿之风,并严惩了奸胥滑吏并顶住各方压力严惩了吏部舞文弄法的蠧吏"张老虎",被时人成为"伏虎侍郎"。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率军渡海统一台湾。由于“背郑降清”,后人对施琅颇有争议。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由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张居正接任首辅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万历元年(1573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 ),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称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年五十。死后,朝廷追赠少保、宁远伯,赐谥"忠烈",并为其立祠。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张四维(1526-1585年)字子维,号凤磐,汉族,蒲州风陵乡人(今属芮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编修。隆庆间,张四维以熟悉边防事务,促成与俺答议和而为内阁首辅高拱器重,历官翰林学士、吏部左侍郎。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起用一些反对派人士,以迎合时议,收拢人心。次年,以父丧离职,卒谥文毅。著有《条栗集》等。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申时行 : (公元一五三五年至一六一四年)字汝默,号瑶泉,长洲人(今江苏吴县)。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嘉靖四十一年(公元一五六二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张居正。万历中,累官吏部尚书,继张四维为首相,政务宽大,世称长者。然专承上意,不能建树。内阁疏请建储,首列时行名,时行方在告,又密疏否认。言官乃劾其巧避首事,排陷同官,求罢官。神宗万历四十二年卒,终年八十岁。谥文定。时行所著诗文,有《赐闲堂集》四十卷,《四库总目》留传于世。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沈一贯(1531-1615)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龙江,又号蛟门。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人。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及诗人。当时著名诗人沈明臣的从子,具有较高的诗文造诣。

突然发现这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极为相似,但历史地位却相差甚远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综合以上俩位皇帝的大臣班子对比,你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神宗   宁远   大臣   辽东   皇帝   明朝   时行   总兵   吏部   大学士   尚书   历任   万历   班子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