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 初读景德镇

【日更第673天】

去了“一天”餐厅

翻开菜单

居然是平常都市有的

逃离

换到“世外陶源”

心满意足地吃到本地菜

碱水粉

鱼香茄子煲

萝卜苗

满足了


旅行 | 初读景德镇

景德镇,就像是一本半旧的好书,初看,纸张略旧,不那么干净,字体也偏小,甚至生僻,它不是一本精装的新书,但它是孤本,每一页书写它历史的内涵,都是如此独一无二,从千年前,绵延至今日,依然有人在它的故纸堆中,书写属于景德镇人的传奇——包括那些来到了景德镇就不想走的,归乡人。

旅行 | 初读景德镇

【一推再推的行程】

本打算每个地方只停留一日,就换一个目的地,来景德镇之前,想想不过是一个城市,应该大同小异,一天逛完,应该就可以撤了。


结果延了一天,又一天,还舍不得走,说起来就觉得好玩。


它很好看,且很好玩,但不容易看见,好玩的是人,人也要偶然遇见,不然只能遇到一把锁。


来景德镇,对我这种毫无攻略随心所欲的人,是神奇的缘分。


因为景德镇在周六和周日,是最热闹的。


而我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星期五刚好到,看见了星期六,星期天的热闹,平常隐匿在工作室埋头做事的诸多手工艺人们,在这两天会出现在各个集市里。

旅行 | 初读景德镇


【大略而过】

第一天,三宝吃了个饭,雕塑瓷厂逛了一家店,陶溪川玩了一会,走马观花,略有收获。


但因为一夕的碗,兴起了寻找陶碗的念头,又得知第二天雕塑瓷厂有集市,还有美食,于是第二天就是:吃,淘。


结果第二天的集市,还是走马观花,小摊子是看完了,第一遍意犹未尽,又逛了一遍,回来翻翻照片,觉得很多好东西都没有了解到,于是还想再看看,就有了第三天的雕塑瓷厂之行。

旅行 | 初读景德镇


【探店】

问在集市加了微信的可爱妹纸,有没有推荐的?发来一篇长长的攻略,大多集中在雕塑瓷厂,少数分布在陶艺街。


所以,第三天的行程,主要在雕塑瓷厂,慢慢地逛,看人家工作室的好物,遇到能聊的,聊两句,遇到好店,淘到好物,又能深度聊的,坐下来,品一品好物,再遇到本就在聊的,厚着脸皮凑上去,也能聊得开心——好有意思!


兴许是来探店的外来旅行者诸多,那些好客又爱聊的店家,奉上一杯茶,就能天南地北跟你神侃,又兴许都是设计界,喜欢的东西皆能堪堪擦边,所以也总能扯到一块去,再不济,表达出你的热爱,虚心求教,淳朴的景德镇人也会回以略显腼腆带着真诚的笑容,轻声细语回答你。


如果遇到实在不愿开口只会对你微笑的店主,那就没办法了,可能你尚未打开他的话匣子——我就狼狈地溜了,但没关系,总有愿意跟你侃一侃的。


所以认识了好几位有意思的朋友,算是朋友了吧,下次熟悉熟悉,就更好了,本就是一个圈的——我厚脸皮地挤进去了。

旅行 | 初读景德镇


【思】

手艺人不太外向,更多时候是沉默,内心却丰盛安放万物,习惯沉静,于是内心沉静——也许会在物质中浮躁一段时间,最终还是会回归沉静。


和刚认识的朋友聊到这个,很有感触,那些曾经外放的繁华的风口的都去尝试过,也加入很优秀的圈子,认识很优秀的人,但却始终都没办法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不是不能,是不想。


我觉得自己更想做一个安静的手艺人,做自己擅长的喜欢的事情,过自己简单的生活。


尤其是随着年龄逐渐丰盛,就更加想要纯粹,内心无所恐惧和挂碍地生活,不要有亏欠,痛苦,执念,阴暗,远离这些负面的,不与人为恶,简单一些生活——纯粹地生活,不为物所迷,也不为人所累地活着。


它是我想要的状态。


在这里我能看到一些人确实是这样生活的。

旅行 | 初读景德镇

【自我】

又和朋友聊到关于“自我”。


陶瓷,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具有存在感的器物,它的存在,在天地之间,自有气场,设计是一个阶段,出窑后会呈现什么,又是另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阶段,能否始终坚信自己的作品?坚信自己本身?


“自我”也是如此,人生如果是窑火,那对自我的要求,最后的出品,是否能够符合预期,如果不符合预期呢?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有一个想法,但在诸多外因的压力下,表现出来会是另一个想法,另一个自我,可能不敢表达出真实的自己,因为内心恐惧,害怕,害怕真实的自我不被爱,不被肯定,不被接纳,所以我们学会察言观色,把自己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久而久之成了一个双面人——真实的自我和假装的他我。


然后生命出现拐点,意识到要让自己活得舒适自在,还是要遵循真实的自我,开始挣扎,痛苦,寻找,不断挖掘那被淹没的本我。


也有些人,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伪装成他人肯定的自己,逐渐迷失了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然后一旦有人胆敢冒犯自己,胆敢跟自己唱反调,不肯定自己,拒绝自己,就变得面目狰狞——为了得到“肯定”,太过用力地伪装,反而失去了自己,他已经不敢揭下这层皮,他能做的,就是让身边的一切都尽量合乎自己心意。


我模糊地想到以上。


我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我”,我想遵循我的内心而活着——一直以来我都是人群中最不和谐的,总是有自己想法的,格格不入的存在,以前我会努力呈现我的独一无二,不愿随波逐流。后来发现其实无需这么用力,其实这个世界很包容,它不是总对自己有敌意的,不要像个刺猬一样,放柔软,收起来,学会微笑,承认自己不懂,不足,不会,然后,然后一切都变得很简单——我感觉自己越来越自由自在地存乎于世间,既不需要抗争,也不需要痛苦,它们在,我在,一切都在,我遨游于心空,一切的好与坏,都像水流,温暖流淌着,我置身其间。


既不用刻意挣扎,也不用拼命证明,仅仅只是接受,放下,微笑,那些曾觉得拼命挤压而来的让人窒息的,就像泡泡一样消失了。


我想到这些,我似乎又穿越了一段生命历程,它是长长的黑暗,此刻,阳光明媚。


我也开始接受自己这个半成品,一切结果未知,而我可以尽情雕琢,且,我之存在,如此期待,很是欢乐。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景德镇   手艺人   瓷厂   走马观花   丰盛   集市   美文   沉静   雕塑   内心   想法   痛苦   自我   真实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