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

有一句俗语说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意思是说如果家中的老人长时间患病乃至卧床不起,那么他的孩子很难长久做到孝顺。


孝道不是理应遵循的传统美德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不过是人性使然。


一个孝顺的人会对他的父母好,会为他们的养老和医疗付出,父母急病时也能辛苦奔波,可是如果父母并没有大的危险,但又无法自理,那就会成为家庭中的隐形累赘。


这句话说出来令人寒心,但事实就是如此。


“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


父母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总是为孩子着想,因此,成为了父母的孩子会更加关心自己的儿女,他们也有自己忙碌的生活,上一代的父母就会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不辞辛劳地哄着入睡,甚至不在乎他们无法自控的排泄,但当父母老了以后,成为了白发苍苍的“孩子”,长大成人的儿女却会计较他们日渐丧失的记忆力和行动力,当然也会嫌弃他们卧床后排泄的问题。


“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


这个问题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在血脉传承的过程中,人们的爱单向地向下一代传递下去,就像老树将所有的养分给予幼苗,自己却日渐干枯,人们不会在意苍老的枯木,眼中只能看到郁郁葱葱的新木。也正是因为这样,生命才会传承不息。


好在现在医疗和养老制度日渐完善,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请来护理照顾病人,所以“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魔咒还有机会打破。


不过,这句俗语其实还有下半句更加扎心,也同样的经典:“久贫家中无贤妻”。


“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


这句话很好理解,因为还有一句俗语:“贫困夫妻百事哀”。


虽然有些姑娘嫁人的时候不在乎对方的家境和经济状况,但这种一味追求爱情的婚姻,很容易在婚后激情消退后爆发出各种矛盾。


如果是一时的难关,妻子或许可以咬牙相携度过,但如果她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只会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性情大变。


生活是最沉重的打击,妻子作为持家之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


她只能学会牙尖嘴利地同小贩讨价还价,尖酸刻薄地挖苦丈夫没有作为,自己心里也积着一腔怨气,觉得当初看走了眼才会嫁过来。


更有甚者会直接离开,你可以怪她没有良心,但她只是想做过正常的普通人,这本没有错。


归根结底,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虽然这两句俗语十分悲观,但也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又何愁不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孝子   老树   百事   家中   无米之炊   卧床不起   巧妇   不辞辛劳   贤妻   俗语   美文   儿女   不在乎   妻子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