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原创:吴文贵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航拍贺兰山西沟五十八团团部 赵青拍摄

我在大西北从戎13年,其中贺兰山11年,从战士报道员一步步走过来,最后成为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的编辑记者,是贺兰山的水土养育了我,是贺兰山指战员们的精神鼓舞着我,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倍感亲切。

1974年底入伍后,我从新兵连分到五十八团七连,先后从事营建,到师黄羊滩农场劳动,于1975年9月底借调到团政治处当业余战士报道员,从此开始了在贺兰山部队的报道生涯。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吴文贵在贺兰山西沟五十八团团部留影

我第一次外出采访,还是个新兵。一个人来到连队,找指导员、连长自报家门,他们对我十分热情,安排住单间,和他们一起在连部吃饭。连部的通信员还把洗脸水洗脚水打好,牙膏挤在牙刷上,让我这个新兵蛋子感到十分不自在。我给连里说要住到班里去,他们说什么也不肯,说你是代表团政治机关来我们连的,说什么也得把你照顾好。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吴文贵(左)与刘钰在贺兰山西沟五十八团团部留影

我从来没写过新闻稿件,对写部队新闻更是一窍不通,只能通过收音机里播放的新闻,报纸上刊登的文章,照猫画虎、咿呀学语。虽然我语文功底比较好,作文在初中高中几乎每篇都被老师在班上作为范文宣读,但毕竟距离写稿上报刊还有差距。好在我爱看书、爱学习,但当时也没有什么书可看,也没有什么书可买,尽管如此我还是尽可能地到处搜书看,每天的报纸都是一字不落地全部都看完,因为那时的报纸种类也不多,杂志也只有《红旗》可读。记得一次我去书店买书,发现新出版的《古兰经》,当我拿着这本书去结账时,售货员十分惊讶,觉得我一个来自南方的解放军,居然买了这本只有穆斯林信众才会购买的书,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那时,我的学习热情真是如饥似渴。当时师里团里都办新闻学习班,请地方报社的编辑记者来讲学,我都参加了,逐渐懂得了新闻报道必须紧跟形势,要报道别人还未做到或做得不好的事情。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驻守贺兰山的官兵以苦为乐。图为假日机关干部在西沟窑洞前放声歌唱 吴文贵(右三)提供

我第一次发表文章是在1976年,当时我在营里当广播员兼报道员,我采写的6篇稿件,全部被宁夏人民广播电台采用。也巧,早上营区的高音喇叭里宁夏新闻广播在中央新闻联播后播出,全营指战员都听到了,几乎每个连队都有我为他们写的稿件。一下子我成了全营的议论中心,这年全营被评为团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我被评为团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1978年春,我参加了宁夏军区组织的创作学习班,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创作作品。我先后创作了小说《责任》,被小说集《进军的战鼓》收入,散文《林海涛涛》,被收入散文集《六盘山上》。我第一次收到稿费110多元,当时一个排长的工资才62.5元,这笔稿费对我来说真是不少的收入。我用稿费购买了两斤大白兔奶糖,在营党委会上散发的时候,正巧党委要讨论我提干的问题,我作为营部代理书记,当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党委记录本上记下了全体党委成员一致同意我提干的决定。

1979年初,我调到团里任新闻干事,在我和各营报道员的共同努力下,团里的新闻工作逐渐从比较落后的位置成为全师上稿第一名。师里几次要调我,团里都不放,我也不想离开我早已熟悉的58团指战员们,因为他们都非常欢迎我到他们那里写稿、喝酒。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八·二六”演习期间,二十师新闻干事吴文贵(右)、邓益权在某航空兵部队采访留影

1980年,团里终于顶不住师里的压力,通知我到师宣传科报到。全师的新闻报道工作在史汉玉干事的努力下,逐渐有了起色,排名为兰州军区中间行列,为此,他还提前晋升了职务。在师里搞报道工作,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大了。我花了几个月时间,跑遍了全师每个团、营和几乎所有的连队,感到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我觉得应该把报道骨干组织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吴文贵在参加兰州军区“8·26”战役演习的坦克上留影 吴文贵提供

于是,在我的建议下,科里组织筹办了新闻学习班,全师每个营派一个报道员来,每期30到40人,开始请报社的编辑记者来讲课,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战士报道员都听不太懂,仍然不清楚怎样写稿件,我就毛遂自荐,自己当教员,从新闻的导语、开头、正文、结尾等一点一点的灌输,效果还不错,但还是出不了几篇成品。

后来,我又改进工作方法,下办学习班的通知时,要求报道员每人必须带3至5条新闻线索来,由我讲两天课后,让报道员汇报自己的线索,然后组织讨论,对有价值的线索进行梳理,然后再让报道员回去补充材料,把初稿写出来,最后由我和几个团的新闻干事修改。这样一来,每期都能上30到40篇稿件。当时虽然条件艰苦,我们还要自己搬桌椅板凳,组织炊事班,但每年举办两期学习班,有80至90篇稿件被刊用,基本奠定了全师上稿的基础,再加上我和各团新闻干事采写的重点稿件,使稿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保证。办学习班虽然辛苦,但能够出成果,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就这样,师里的新闻报道在兰州军区逐渐有了起色,并名列前茅。1982年,我因此而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1983年10月,兰州军区政委萧华(前左)视察驻守贺兰山的兰州军区守备一师,吴文贵(右)随首长视察

当新闻干事,不吃苦不行,不动脑筋更不行。在贺兰山做新闻报道工作,外出采访就是个苦差事,当时交通条件差,到连队都是搭顺车,有时要在沙海里走10多里路,特别是冬天坐在卡车大厢里,冻得浑身发抖,鼻子发酸。在采访兰州军区政委萧华来师里视察时,我三天四夜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萧政委白天视察各点时讲话录音,我们要连夜对着录音机整理出文字稿和材料,第二天清晨就送到萧政委床边。特别是他在官兵同乐会上的讲话,整理出了近7000字,我们一夜没睡整理出来并打印好,第二天早上就送到了萧政委手上,他连说好,好。那时的办公条件都很原始,没有打印机,稿件基本是手抄写出来的,是件苦差事。抄写要用复写纸,最多复印10份(层),要用圆珠笔使足劲,才能写透,我的右手第一节中指都被磨出了老茧。战士报道员们都争着要替我抄稿件,我一般都婉拒了,因为我边抄还可以边修改。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兰州军区政委萧华(前排右四)在守备一师二团视察时,与部分师、团领导合影。后排左一为吴文贵

当新闻干事没有敏锐的嗅觉是写不出好新闻的,而敏锐的嗅觉是靠学习和积累逐渐沉淀起来的。1984年初,当我偶然听报道员说,五十九团六连战士王强探家在重庆抢救车祸伤员不留名的事后,立即向政治部领导汇报,力陈远赴重庆采访,得到领导认同后,又向领导建议购买了小型录音机。

随即,我与五十九团组织股长包守义赴重庆采访。经过慎重的调查了解,当一切得到证实后,马上采写了稿件《是他!没错!》的稿件,刊登在1984年5月10日的《人民军队》报头版头条。后来,王强荣立二等功,被授予边陲英雄儿女奖章。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前排左起陈明山、龚述则、韩春龙、杨泉麓、范立东、吴文贵;后排黄海、x、王义祥、龚建科、杨天寿、x、吴杰

1985年8月,全师已经接到精简整编撤销的消息。当我听说五十八团在国防施工中出了事故,并亡一人的事件后,立即赶到现场,向所有知情的人了解情况。原来,已经宣布复员、第二天就要离队的老班长张录,夜里又到坑道里自己班的工作面,干最后一次活儿,突然,坑道上方落下一块大石头,关键时刻张录将战友推到一边,自己被落下的石头砸中牺牲。我马上向团领导汇报了情况。团领导还没从事故的阴影中走出来,我给他们说,这不是事故,张录是舍身救人的英雄时,他们惊讶得不敢相信。随后,我就详细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他们才半信半疑地说,真是这样的吗?我说是!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后来,师里为张录追记二等功,宁夏军区批准他为革命烈士称号并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吴文贵等采访撰写刊登在《人民军队》上的《没错,是他!》的报道

驻守在贺兰山边陲,消息闭塞,搞新闻报道没有什么优势,我们就结合当时的特点写稿件,特别是中央级报刊,我们要上就很困难。我就反复琢磨,我们部队驻守在贺兰山的特点,针对特点写稿,先后采写了《石嘴山驻军身在煤山自觉保护煤炭资源》《五位回族青年抢救13名落入黄河的解放军干部》《宁夏军区树立傅作权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热情帮助牧区发展文化事业》等稿件,通过兰州军区新华分社、宁夏新华分社播发,收到很好成效。在贺兰山搞新闻报道的日子里,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不但为十几位报道员争取荣立了三等功,还培养了一批新闻骨干,并提升了十多名新闻骨干为干部。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吴文贵在三医大第三附属医院任副师职政治协理员留影

1985年,我调入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任编辑。1986年,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1988年,调入第三军医大学。回顾我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贺兰山精神鼓舞着我,磨炼了我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贺兰山磨练的11年,永生难忘,终生受益。

我爱你,贺兰山!

我爱你,在贺兰山战斗过的所有的战友们!


本刊独家原创 抄袭剽窃必究


我在贺兰山军营的新闻报道生涯——从战士到大军区报社记者

吴文贵在桂林

作者吴文贵 四川安岳人,1953年9月出生,1974年12月入伍,历任陆军第二十师五十八团三营七连战士,团宣传股新闻报道员,团三营营部书记、九连排长,团政治处新闻干事,师政治部新闻干事,兰州军区守备一师一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兰州军区政治部《人民军队》报社编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学员,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庆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政治部宣传干事,院政治部政治协理员,院副局级政治协理员等职。文职三级,大校军衔。退休后曾返聘到院政治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公室工作。


原文编辑:曹益民

本文编辑:徐建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兰州军区   新闻报道   报社   协理员   战士   人民军队   团里   连队   学习班   宁夏   干事   军区   军营   美文   政治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