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六韬》智慧,跟古人学习怎样立威

多读书,读好书,大家好,我是三平米书屋,带您阅读国学经典,学习古人智慧。

国学经典《六韬》智慧,跟古人学习怎样立威

作为主将如何给自己立威?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新进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只有树立了管理者的威严,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颁布的制度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安排的任务才能够更好的完成。

在《六韬》中第三篇章《龙韬》第五篇《将威》中,姜子牙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文如下:

国学经典《六韬》智慧,跟古人学习怎样立威

太公曰: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儿万人悦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在行也。

译文:主将要用处死地位显赫的人来树立自己的威严,通过赏赐地位低下的人来树立自己的英明,赏罚得当才能实现令行禁止。所以,处死一个人可以震撼三军,就处死他。赏赐一个人能够让万人欢呼,就赏赐他。处罚的可贵之处在于,不畏惧权贵,敢于惩罚地位高的人,赏赐的可贵之处在于,顾及到地位低下的人。

对地位显赫的大臣处罚,是刑罚通达的最上层了;赏赐施予像牛竖,马洗、厩养这样地位低下的人,是赏赐通达于最下层了。刑罚施予上至高官显贵,赏赐施予下及卑微低下者,主讲的威严就可以树立起来了。

国学经典《六韬》智慧,跟古人学习怎样立威

我们常听到的两句话是这样说的: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两句话就是作为管理者常用立威的手段。

在大秦帝国第一部之黑色裂变中,秦孝公启用商鞅变法。商鞅上任着手变法初期,在秦国支持商鞅变法的只有秦孝公,虽然得到王权的支持,但是变法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商鞅颁布新法后,其中法令必然与旧法不同,特别是其中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俘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严重侵犯到孟西白三族的利益,而且以甘龙、杜挚等人为首极力反对。

新法刚颁布不久,就发生了孟西白三族与戎狄因争抢水源私斗。这在新法中是不允许的,商鞅率卫队亲自捉拿要犯,且一律按照新法惩罚,没有因为老世族的势力而殉情枉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新法推广的力度,当然也得罪了老世族。

其后又发生了太子嬴驷杀人事件,这对于变法者商鞅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因为面对的是王室太子。但是商鞅为了维护新法的顺利推行,还是坚持用法制按律处罚。太子年少,废除人刑,流放四野,太子首傅公子虔被受劓刑。虽然秦孝公也不忍,但还是支持了商鞅的做法,公子虔虽说心有不满,但为了秦国的强大,也领罪认罚。这就是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

国学经典《六韬》智慧,跟古人学习怎样立威

在后来秦魏河西之战,老秦人苦战而胜,这本就为弱秦解了气,鼓舞了军心,但更让军心大震的是,战斗结束后,商鞅对军中将士,不分贵贱,一律按照杀敌军功封赏,一改往日士兵苦战不受赏,只封赏有爵位的贵胄。这一战,让很多勇于杀敌的战士都得到应有的赏赐,鼓舞人心,让三军更加有战斗力。这就是赏一人儿万人悦者,赏之。

就这样,商鞅在秦国树立了自己的威严,维护了秦法的变革,鼓励了秦人的斗志,也为之后秦国从弱变强铺好了道路,为了日后秦国东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学经典《六韬》智慧,跟古人学习怎样立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秦国   世族   令行禁止   封赏   军功   军心   主将   新法   赏赐   刑罚   威严   国学   美文   太子   管理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