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清明时节雨纷纷,好像也为追念逝去的亲人,添上一抹忧伤的情怀。

扫墓和祭祖是很多中国人在这个时候会进行的活动,有些是出于心灵的一种寄托和信仰,有些是尊重传统习惯,大家这样做也就一起学着做了。清明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教育的好时机。

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清明节常被学校和家长当作迷信给忽略

扫墓这件事,其实在不少家长眼里,并不愿意子女去做,学校对这个节日向学生传播的教育也不多。

原因一,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难得有假期,要么补课要么休息。中学阶段面临升学考试,学生们的课业压力自然是不必说。而小学生也并不轻闲,各种补习班排得满满的,腾出半天时间都很难。

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原因二,认为扫墓是封建迷信,不应该让学生参与和了解。我们是无神论国家,所以清明节的一些习惯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是纯粹的迷信活动,因此很不愿意自己家的学生参与。不过换个角度,如果这些仅仅是蒙蔽人们思想的迷信活动,或许无法一直延续至今,它们的存在也是传统文化里孝敬的一种表达方式。

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原因三,有些场所需要登高和远足,怕累到学生。还有一种情况,家长们或许并不排斥孩子参与追念先人的仪式,但这些场所里有不少是在山顶及郊区,需要长途跋涉和登高。学生平时学习已经很累,也缺乏锻炼,这样一次远足担心会累坏学生,影响回家后学习及上课,所以不让学生参与。

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参与扫墓的人往往长大后更孝顺也更尊重生命

与其说清明是迷信,不如说它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子女。我们发现,每年愿意陪同家长给逝去的长辈打扫陵园、诚心参拜的孩子,往往和父母的关系比较亲近,长大后也会更愿意孝顺父母和拥有更好的家庭关系。

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这是因为在一次次面对阴阳相隔的无奈,看到自己父母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时间的概念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然也会更懂得珍惜与父母团聚的时光,并且把这种对长辈、对生命的尊重延伸到所有亲近的人,能与他人也建立互相关爱的良好关系。

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尝试这几个方面,利用好教育的时机

首先,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生命。古人有句话叫“死生亦大矣”,生死这样的大事,其实是我们很多人避忌,不愿意拿到台面上与家里的学生谈起的事情。一方面觉得学生们年龄小,另一方面传统里也觉得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情。

建议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个时节,跟学生正面讨论关于死亡的话题,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生命规律,接纳生命里的悲伤,这样才能更加理性,也能更加懂得感恩生命赋予的一切。

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其次,鼓励学生及时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恩和关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是很多人对于没有及时孝敬父母而发出的感慨,在这样的节日也是用它教育子女的契机。

家长们可以在追念先人后,问问学生的感想,并鼓励他们要珍惜与亲人一起的时光,鼓励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关爱。比如帮下班回家的母亲揉背,给父亲亲手制作一个礼物等。

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再次,告知学生文明的追念方式,还能引导学生多面思维。追念先人的形式有很多种,并不局限于传统的那些。家长如果不喜欢自己家的学生参与传统祭祀,依然能通过改变形式的方法完成一次教育。

比如让他们自己去查找相关的诗句抄下来表达思念,或者自己亲手制作一些祭祀用品表达真情,DIY自己动手设计一束鲜花搭配,不仅完成了对生命的教育,也培养了多角度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最后,鞭策学生珍惜时光、自我鞭策,认真完成学业不辜负家长的苦心。追念先人,孝顺父母,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最直接的方式的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青春,在能力范围内用更好的成绩展现给父母,用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业。

扫墓的孩子往往更孝顺,只把清明当迷信,你可能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笔者寄语】个人认为清明的教育意义还没有受到普遍的认识。不过相信我们祖国会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以及中国节日在生活中的地位。家长们可以有意识地在祭祀中进行教育。不过参与扫墓也要因情况而定,不要为了教育子女孝顺刻意勉强一些确实不适合去的孩子。

今日话题:你会跟子女直言不讳谈生命吗?

感谢阅读,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更多信息可以点击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迷信   清明   鞭策   先人   祭祀   美文   长辈   子女   亲人   节日   家长   时光   父母   传统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