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我:你在盲盒上花的钱有超过1万元吗?

小七:???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最早的泡泡玛特玩家

广州万菱汇地下,放着几台泡泡玛特盲盒机器。这个早上,小七在匆匆上班的路上,眼看着快要迟到了,她也会在机器前驻足停留一段时间。

“今天还是没有上新啊~”

小七是个95后女孩,玩盲盒已经有5年了,是第一批泡泡玛特的玩家和买手。泡泡玛特,是一家2010年成立的潮流玩具(艺术玩具)公司,亏损7年推出“盲盒”后才转亏为盈,并在三年内年净利润突破4个亿,因其消费人群多为年轻人,所以有人称其为“割年轻人韭菜”。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小七收集的玩具,大部分泡泡玛特玩家们家里都会有一个柜子放收藏的玩具。

“几年前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大家都是通过线下实体店购买,然后和其他玩家互相加好友、拉群,那时候如果抽到重复的大家就可以在群里询问是否有人愿意交换。如果是抽到稀有的,群里的人甚至会直接叫价收二手。”

小七有个外号“盲盒神手”,像她这样的高级玩家,因为抽的次数多了,能达到通过“捏盒”“摇盒”的方式猜到里面是哪一款,这也是她能成为群里买手的原因。虽然现在很多泡泡玛特机器,但是小七还是一定会去线下实体店。她说她手感好的时候抽到想要的概率是90%,虽然盒子偶尔会被捏变形,一旦捏准了马上就能在群里挂出去,按群里最高价转售。

“我2016年左右就开始买了,那时候还在读书,一周只能买两三个。”说到这个小七还是觉得很可惜,她觉得当时因为钱不多,很多已经绝版的玩具都没买到,“16年底有个款式下架才几天,马上群里就有人问2000块钱有没有人出”。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除了放在家,小七还把玩具放进透明的书包变成日常搭配

小七说自己并不缺钱,“开盲盒时有一种不可预知的感觉让我觉得很兴奋,喜欢这样刺激和惊喜的感觉。”如果抽到自己喜欢的款式,小七会先考虑自己收藏,然后再继续抽第二个、第三个,再拿出去卖。“隐藏款并不代表一定卖得好,有时候还会有同款的稀有颜色,每个人口味不同,有人喜欢丑萌的但就是抽不到,或者差一个集齐一套,这个时候他们都会高价去收。”

玩家们在交换、二次转卖的时候也很讲究,要求盒子不能撕得过于破损,玩具内袋更不能撕掉。不然这些都会在二次转卖的过程中折价20元左右。

“我知道这是赌博啊,但总有人愿意买”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上市,价格过千亿。上市不到20天,股价下跌20%。社会上开始有很多媒体洗了不同的文章,认为泡泡玛特是割年轻人韭菜,有人直接点名“盲盒经济”的本质是赌博。

“我知道这是赌博,但是有人愿意买有人愿意卖,两边都高兴,那还有什么问题呢?”面对这种报道,小七并不在意。准确的说,是玩泡泡玛特的年轻人们都不在意。2020年双十一活动,泡泡玛特当天在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42亿元,成为第一个进入双十一亿元俱乐部大玩具行业品牌旗舰店。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泡泡玛特招股书中提到自己的IP商业模式

根据2020年泡泡玛特的招股书提到,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分别为160万元、9950万元、4.14亿元,根据招股书推算,它2020年的盈利应该8亿上下。这种增长速度,可少不了小七他们为泡泡玛特的贡献。

小七说,现在她玩的少了,以前都是花钱怼。她说现在二手转卖相比前几年理性很多,大家想要的款式都有了,喜欢隐藏的人可以直接砸钱买一整盒了(一盒里未必有隐藏款,需要多买几盒,大约花费3000到8000元不等),所以玩具也没有以前贵了。当然这种理性只是从“59买入3000出”变成了“59买入1600出”。

“你看折价了一半,大家都理智了”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小红书等平台有许多博主教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辨别玩具真伪

除此之外,盲盒的真伪也成了玩家们特别看重的地方,小七说她基本不会去闲鱼平台买盲盒,因为假货太多,退货之路又遥遥无期。毕竟盲盒这种东西成本比较低,很多热销款式都有假的,盗版、祖国版(手办圈专用词汇,指的是国内未被授权的厂商或个人,擅自生产手办作品)。“如果摸过真的,拿到假的还是挺容易分辨的,一般假的制作粗糙,细节比较差,脱胶、断裂什么的瑕疵比较多,但是对于想入盲盒圈的新人,这就是一个大坑。”

小七还给我推荐了一款盲盒二手转卖小程序,首页中有近期的新款和热销款转卖信息:18人在卖·634人想要;1731在卖·4000人想要;3.2万人在卖·4.8万人想要......基本上所有的款式的需求买家都比卖家多。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潮流玩具的“需求”总是大于“供给”

经过一番对比,我找到目前平台最贵的一款《隐藏-美人鱼》的款式,目前价格为1727元,成交记录大约60件,价格变化从1050元开始,半年翻了约70%,最高的价格为1758元。

“你看的这个,我也卖过,59买的1200出的,嘿嘿~”小七看着我的手机说道。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隐藏-美人鱼》2020年在平台上的价格变化

盲盒会跌价吗?

“会!”小七毫不思索的回答我,“抽到特别丑的就是跌价,59买入10块钱卖出去都不一定有人要。”

颜值就是真理成了买手们在圈内市场的信条。好看的总是有人高价收,不管是绝版还是在售的。“有手感就是赚,没手感的靠运气,就是赔。”

有人分析,泡泡玛特的客户人群是在14岁—39岁的青年女性。在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强调的最多的就是IP,Molly、Pocky(毕奇)成为了它最重要的IP形象和竞争壁垒。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Molly出自香港知名设计师Kenny Wong(王信明)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Pucky(毕奇)出自香港设计师毕奇,作品灵感是莎士比亚剧作《仲夏夜之梦》中的一个精灵Puck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左:Kenny Wong(王信明)

右:Pucky(毕奇)

那这些IP都是从何而来呢,除了泡泡玛特特供养的一批设计师之外,他们其实还会主动根据一手的市场反馈和专业的判断,寻找那些符合市场导向的艺术家,也会和迪士尼、环球等大的IP是供应商合作,将这些IP商业化、再创作进一步销售。

也就是说每一款玩具的新形象在进入市场前都已经被策划好了,包括玩家们心中的“丑”款式。

就这样,通过艺术家挖掘、IP运营、线上线下多平台的销售,泡泡玛特完成了全产业链一体化。他们的目标就是Z世代有消费能力、热爱生活、又爱分享的年轻人。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泡泡玛特招股书中自主开发的玩具类型

“没钱的嘲笑有钱的,本来买的就是设计,爱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再说,明明炒别的更多,男生炒鞋,中年人炒酒、炒茶,哪个不比盲盒赚钱?”小七一直这样认为。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几乎所有潮设计展、流玩具展中都有泡泡玛特身影

盲盒+潮玩”被泡泡玛特玩坏了

泡泡玛特的本质就是盲盒+潮流玩具(艺术玩具)

盲盒是现在年轻人的一种娱乐方式,它里面既能装普通的商品,也能装潮流玩具、文创周边、艺术衍生品等等。它是新潮的销售模式,让年轻人更容易去接受它。

潮流玩具(艺术玩具)和传统玩具不同,艺术玩具更多地融入艺术创作元素。艺术家可以对自己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再创作,使得本来没有故事、没有表情、没有主题的玩具造型赋予了更多新的概念,并体现其不同的风格和思想。它的制作过程很复杂,对一个艺术家来说,玩具所赚的钱与他的一幅画相比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大家仍热衷于潮玩这个新概念。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2019年在香港春拍加入亿元俱乐部的KAWS

但是这样的方式却被泡泡玛特玩坏了。

潮流玩具商泡泡玛特刚开始很多盲盒其实很有个性,但是一年又一年的量产,它就已经变了味道:加入不确定机制产生上瘾性、人为控制稀缺产生饥饿效应、搭建平台提供二次销售提高品牌等等。泡泡玛特热的“盲盒”,更像是在变相刺激消费者盲目消费。而它的艺术价值也变得越来越没有诚意,以前一盒潮流玩具商会找上十多位不同的设计师或艺术家,而现在的泡泡玛特只是俩个形象,在外形上做变换,花鸟鱼虫星座太空,设计感和艺术价值没有以前高了

社会报道开始把一切的矛头指向了“盲盒”,认为“盲盒”是割韭菜、没有灵魂、畸形消费。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2018年北京潮流玩具展

但盲盒毕竟只是一种商业模式,还有很多盲盒其实是有灵魂的,比如河南博物院2020年底就推出一种考古盲盒, 盲盒内部装有随机“宝物”: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银元、玉器、纪念牌、刀币、陶杂件等文创产品。为了还原考古现场体验,商家还用到了河南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土壤将“宝物”藏起来。玩家只需要用“洛阳铲”一点一点的把土刨开,既有开盲盒刺激又能体验到考古的乐趣。这样的盲盒既有灵魂,还有文化。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创产品,土块中藏着“宝物”

十年前国内潮玩市场处于灰暗时期,即便是当时最热的设计师,也不一定能卖出自己的玩具作品。泡泡玛特的“盲盒热”,让潮流玩具从小众市场变成大众流行,但商业化的同时也让潮流玩具的界限变得模糊,让潮玩的价格变得廉价,甚至让人开始怀疑潮玩收藏是否还有价值?但泡泡玛特并不是唯一一家做盲盒的潮流玩具公司,市场上还有很多优秀的独立艺术家、设计师,他们仍然保持着初心,保持着童趣,打磨着自己的艺术作品。他们做的潮玩具有个性,并且稀缺限量,才具有溢价空间。

玩盲盒追求的是刺激,收藏艺术玩具追求的是个性,后者才是年轻人真正的“玩家”精神。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潮玩设计师TON打他的作品《磨避役星人》模型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位于广州的奇点艺术节每年都会提供平台给世界各地的独立艺术家、设计师提供交流平台

THE END

编辑|里木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万元的泡泡玛特玩具”

SELECTED

精 选 推 送

豆瓣8.9分,这些传统色彩点缀了故宫,惊艳了时光

人与人的关系也能产生艺术吗?

翰墨情深,与姚北全的忘年之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泡泡   玩具   都会   二手   美文   艺术家   款式   设计师   潮流   年轻人   玩家   艺术   作品   价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