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散尽,萧萧荒尘

书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此时此刻,又是在相似初冬的黄昏里。

窗外,木叶苍黄,天空阴郁。从北方吹来的风,带来坚硬的寒意。

远方朋友微信问候,最近过得可好?我列举了种种自认为幸福的事,诸如读书,看球,下棋,听音乐,上网,晒太阳,散步,或者是偶尔的一次小酌......

然而,让我在享受独处的安闲时光之际,也有自以为是的欣慰,我选编了部分近10年来的一些诗作,结集命名《尘与雪》。暂时没有出版的打算,权且当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儿念想吧。

岁月沉浮,时光苍凉。这10年间,我遭遇了生命里的很多变故。职业生涯的挫折,漂泊不定的生活,亲人的离散……都在我的心里留下或深或浅的创痕。

为了生活,我们一路奔波,满面风尘。不停地行走,不停地告别。不知不觉,生命虽然已不再色彩斑斓,而所经历的每一处难以割舍的记忆,都铭刻在生命的旅途。

回望无数个飘雪的黄昏,仰望天空,我在寻找,我到底是苍茫时空里的哪一朵雪花?

那些一一闪过的沧桑岁月,沉淀着生命中所有的悲欢离合;那些伴随岁月走过的深情,犹如一缕不绝的烟尘,飘散在遥远的时空尽头。

10年前,仿佛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我在位于内蒙古赤峰东北部的阿鲁科尔沁,当时我所在的公司项目停了,只留下我和一位同事留守处理一些后续事务。那个漫长难捱的冬天,难免陷入一种消极情绪。

那是一个雪天的午后,我独自溜达到小镇的边缘,一片冰封雪舞的荒原,远山蒙蒙,一望无际,偶有几只麻雀点缀其中,愈发显得凄清。那一刻,我的心与天地连成一片,分不清心在天地还是天地在我心中。

就这样,静静地伫立于白雪覆盖的荒原,直到所有的思维封冻,把所有的一切,都袒露给苍天大地。

从那时起,每逢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习惯于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小屋里,在昏昏灯火下,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与沧桑的心灵作一次深情的对话……

有人说过,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卷河山”。也许,是为了自己心中的这“一卷河山”,我重新拾起荒芜了多年的诗心,起了个网名“雪舞清尘”。

记得小时候,懵懂的记忆,面对老屋前横亘的红道粱山,总勾起无数幻想,山那边究竟是怎样的世界呢?及至上了大学,才第一次看到山外的世界,开始书写自己这一生的“一卷河山”。

大学期间,开始学写诗,也说不清是什么动机了。我有一个诗人气质十足的同学史远钟(在10年前出版了自己的诗集《霞外天香》),课堂上,我们偶尔会互相传递分享自己的即兴诗作。有一次,他看过我新写的一首短诗,给我传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我坚信你已进入诗的地界。那时候,还不好意思公开写的东西,也基本不与人分享。三年下来,居然也攒满了厚厚的两个日记本,它忠实地记录着我大学时代的气息。

几天前,接到北京寄过来的一个获奖通知。我的一篇散文《潇潇苦雨忆父亲》获得第五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通知12月初去海南参加颁奖大会。我在犹豫,有没有必要去呢?

因为这一篇得奖的文章,忽然想到,季节变换,母亲和父亲的坟头该是怎样的荒草凄迷?

突然怀念一场雪。尽管,我知道,在南方,这是一种奢侈的想法。我还是想去旷野透透气。

我从小农村长大,对乡村的初冬有着特殊的记忆。地里的庄稼已经尽数归仓,只有空旷渺远的田野,青青的冬麦,黄褐的田垄,安详闲适的村庄,仿佛淡淡的水墨画。

微凉的初冬,少了些躁动,多了些静谧。我心也随落叶没入了尘埃。想起小时候冬天的某个场景:有阳光的午后,黄狗在墙根下上打盹,父亲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嗮太阳,慢条斯理地磕着长长的旱烟管(北方叫烟袋),母亲则趁着难得的太阳天,在打布壳(把旧衣服剪成一块一块的,然后用浆糊一层一层粘上,晾干后用于纳鞋底)。半生半世,恍然如梦。

路边的树穆然肃立,风卷着落叶在不经意间滑落,摇曳着初冬的寂寥和孤独。这一棵树的姿态,有一些沧桑,有一些倔强。

而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天地万物无尽轮回的流转。当我们终于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的一切境遇,你会发现生命的空间在延展,内心的宁静在悄然滋长。

是啊,有谁不是伴着自己的身影,步履蹒跚地行走于尘世?

那年在北京禅修,友人送我一幅字:天地独往来,逸世逍遥客。

余生,也许我将继续享受这“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孤独,而缪斯女神的圣光将一直照耀我们高贵的内心。

风雪散尽,萧萧荒尘风雪散尽,萧萧荒尘风雪散尽,萧萧荒尘风雪散尽,萧萧荒尘风雪散尽,萧萧荒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科尔沁   赤峰   诗作   河山   初冬   荒原   风雪   美文   北京   午后   沧桑   父亲   岁月   记忆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