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家

屋后是一脉青山,门前是一片青翠的竹林,一条小溪从竹林中穿过,淙淙的流水声在无休无止地诉说这一个千古不变的梦。阳光打在斑驳的土墙上,像极了一段破败不堪的岁月里的古船,昭示着岁月无情的力量。故乡依旧是故乡,却越来越像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似乎总有一天会在这个世界消失,让人牵挂却又无奈地只剩下了一串叹息。

这就是我的老家。沿一条小溪溯流而上,二十余里的山路走到尽头,老家就在这尘嚣之外与世隔绝了千百年,故乡唯一出产的就是封闭落后与寂寞。那一年,十八岁的我刚刚经历了人生最为关键的抉择,从充满青春的梦想的校园落榜回家,我像一只向往蓝天的鸟儿,刚刚展翅欲飞却被命运的暴风雨折断了稚嫩的翅膀,狠狠地跌落在现实的尘埃里,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绝望。而老家依旧像是一个神情木讷的老人,默默地接纳了我,用波澜不惊的态度包容着我的颓废。常常是身边所有人都对我失去了耐心,只有满头白发的奶奶无声无息地为我做着一切,上过几天私塾、略通文墨的爷爷一边吧嗒着旱烟一边开导着我,教我各种农活,他的意图我当然明白,就是做不了读书的料,就老老实实地当一个农民。爷爷的叹息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常常看着自己吐出的浓浓的烟雾说,娃儿呀,无论是心比天高还是命如纸薄,来到这个世界,就得实实在在地活下去啊。


散文:老家


那时的我,却是如此地厌恶长辈的唠叨,甚至憎恨他们把我生在这样一个连梦想都无法生长的地方。终于,我义无返顾地逃离,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从此离别老家十多年。如今,我似乎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不再整日困在老家的土地上和庄稼打一辈子交道,但我在城市里的生活却也因为远离了老家而越来越感觉虚无得不真实。

最近一次回到老家,却是生离死别。我那八十三岁的爷爷,一辈子从未离开过老家,却在一个暮春的夜晚终于离开了他一生钟爱的庄稼和亲人。带着妻儿回到老家,在爷爷丧事期间,我那生长在城市里的女儿无时无刻不抱怨着老家的偏僻与落后,一如当年的我,对老家除了怨恨就是逃避,以为生长在这里就是命运先天的不幸。


散文:老家


我跟女儿说起我童年的快乐,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竹林里是那么安静……可女儿却说,你小时候真可怜,没有动画片,没有肯德基,连厕所都是露天的,你的快乐在哪里呢?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给女儿说清老家的好在哪里,在她小小的潜意识里,这里只是我的老家,对她来说,除了有熟悉的亲人,与她似乎毫无瓜葛。但我对老家的那种思念,却也是在离开老家多年以后才变得越来越强烈起来。

如今,老家和许多的中国乡村一样,除了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在向城市逃离。他们宁愿在城市里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也不愿守着老家的土地生活。这是生活的无奈,也是精神的背叛。但生之所在魂之所系,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依然记得那片竹林掩映的老家,它永远在我的梦里,日日夜夜。即使是有一天,老家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中永远的消失了,那也是我灵魂永远的栖居地。(原载2014年7月11日《自学考试报》副刊)

散文:老家


明晓东,男,陕西柞水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高中未毕业即辍学打工,先后当过建筑工地农民工、打工记者、中学教师、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目前已有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1500余篇散见于全国各地文学期刊,出版小小说集《雨中奔跑》,作品数十次入选各种权威选本、高考中考试题及教辅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柞水   老家   竹林   散见   实实在   陕西省   庄稼   小溪   美文   故乡   散文   落后   爷爷   生长   亲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