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l 张顺富散文专辑:查干湖冬捕(外一篇)

《当代名人》l 张顺富散文专辑:查干湖冬捕(外一篇)

查干湖冬捕

《当代名人》l 张顺富散文专辑:查干湖冬捕(外一篇)


查干湖冬捕节每年12月28日都如期举行,全国各省市百十多家电视台和新闻媒体都来采访。我的新疆朋友热买提到长春开会,会后我陪同他去查干湖观光。12月27日,我驱车从长春奔查干湖去参加冬捕节。

为了让热买提更多地了解一些查干湖冬捕的情况,路上,我把前几年我采访查干湖著名冬捕专家石把头的记录,讲给他听。

查干湖方圆500平方公里,是一座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湖泊。它由松花江水、嫩江、洮儿河水、霍林河水和降雨后湖周边流来的雨水,这五股水汇聚而成。查干湖水少时,露出白色带碱性和湖底,碱蓬草疯狂地生长;水丰时,漫平的湖底生长着多种水草,即可做鱼饵料,又不影响冬季冬捕。水旺的年景,冰冻湖水一米左右,冰上可以行车,就可以冬捕了。历史上最多一冬天,出动六十趟冬捕大网。捕鱼最多时,一网打出八十多万斤鱼。鱼堆得如小山一样,一两个月拉不完。

查干湖捕鱼的历史久远。从青山头出土的捕鱼文物测定,早在一万年前,查干湖人就已经掌握了捕鱼技术。鱼是查干湖人最早的食物之一。现有文献记载,大辽皇帝天祚帝,就经常带群臣到查干湖渔猎。辽代之后,从皇帝到百姓,一代代延续着渔猎文化生活。查干湖人耳濡目染,世代传承,娴熟地掌握了捕鱼技术。无论是夏捞还是冬捕,他们都得心应手。丰富的渔猎生活,使查干湖一代代的鱼把头应运而生。这些鱼把头又把渔猎文化演绎得色彩辉煌。

冬捕网的是大网,一趟通常需要54人到60人左右。有二下手、打镩、抛锚、䠀水线、小套、看绦工、赶轮子、镩长、小套子长、车老板、核算工、更夫……各个工种的人手,不但要身强力壮,经得起零下30摄氏度冰上作业的寒冷。十冬腊月,在冰上工作,打一网,多则一天一宿,少则十多个小时,没有好的身体,别说是工作,就在在冰上待上这么长时间,也非一般人能经受得住的。

冬捕前,鱼把头要亲自收拾渔具。1999米的大网,要逐目检查。发现有破损的地方,立即补上。仔细查看网肚是否结实,翅网高度前后是否相同,网衣上部和下部的漂纲,底纲中浮子是否破损,底纲夹上的铁脚子绑没绑紧,大绦与水线之间是否系实……检查完网上的部件,还要按个过一遍辅助渔具,冰镩、冰崩子、穿杆、扭锚、走钩、大钩、小钩、双钩、单钩、卡钩、搬钩、捞子、压钢叉、刨斧、大爪子、马耳子、轮杠、压杠、别棒、旱绦、卡头棒子、螺丝转、马轮子、小吊、小拴、门把、水线、缝线、爬犁、草鞋、工具箱、更棚、马车、绦油子、大锉、网旗等。过目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方可出网。 鱼把头每年在查干湖冰封之前要细致观察风向:到东北风封湖,西南方向先封冻,湖水平稳、缓和,鱼都往西南方向游去。

冬捕时,冬网要先集中西南方向去下网。打上几网后,再看鱼花的情况,跟踪着鱼花下网。鱼把头对查干湖水,哪儿深,哪儿浅,哪儿草多,哪儿水域平坦,都了如指掌。鱼把头是冬捕的总指挥,一趟大网下冰湖之后,能否打出鱼来,打出多少鱼来,鱼把头是绝对权威。热买提一路上听我讲了冬捕的知识,很兴奋。到查干湖后,顾不上休息,非要让我领他细看看冬捕时用的渔具,我领他详细参观一遍。

第二天,为了看到冬捕全过程中,我们起了个大早,做好防寒准备,穿上厚厚的皮衣、皮鞋、皮帽、戴上手套,去参加冬捕节仪式。

冬捕节设在查干湖渔场总部,几十座冰雕,傲然屹立。冰雕里装上五彩冰灯,冰光闪烁,特别醒目。

冬捕节仪式举行的隆重热烈。冬捕节开始,喜炮声声,锣鼓齐鸣,喇嘛诵经,查玛舞跃动。用哈达敬网,用奶酒祭湖,一片欢声雷动。

接着鱼把头,挥手扬鞭,驱赶两匹骏马拉到马轮子,下网冬捕。大网从进网口缓缓入水,奔向查干湖冰湖下水晶宫。大网在水下走了两个小时后,我们奔出网口,观看出鱼。大网刚出水,岀得鱼小鱼少。随着马轮子的转动,大网出水有二三十米时,大胖头鱼、锦鲤、草根、红尾金翅、鲫鱼、青根鱼......在大网们拖动下,跳跃摆动。在阳光照耀下,鱼鳞闪闪,银光跃动。数不清的鲜鱼,被拖到冰上,零下30左右度的寒冷,用不了一会儿时间,鲜活的鱼被冻硬。

第一网出鱼后,现场拍卖头鱼,2019年12月28日,头鱼以299.99万元拍卖成交,创下了头鱼拍卖的最新纪录。

沐浴严冬的阳光,望着湛兰的天空,呼吸着寒冷的空气,我们坚持看完冬捕第一网的全过程。

由于我的详细讲解,热买提对冬捕现场观摩,他比较详细地了解冬捕的内容。晚上,我们回到宾馆,饱尝了刚刚出网的铁锅炖大胖头鱼,喝上查干湖高粱酒。这位新疆朋友激动万分,当时唱起维吾尔族歌曲,跳起维吾尔族舞蹈,来赞美查干湖鱼美酒香!热买提一再表示,明年我要带更多朋友,再来观赏查干湖冬捕,品尝查干湖大胖头鱼和查干湖美酒! 查干湖冬捕吸引着全中国、全世界的目光,查干湖冬捕有着无限的魅力……

2020年1月12日晨写于长春


“德惠”市名真儒雅

《当代名人》l 张顺富散文专辑:查干湖冬捕(外一篇)


40多年前我到德惠时,叫德惠县;1994年7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1977年,东北师范大学在德惠市黑坎子有“学农基地”。我们入学半年后去“学农基地”,种稻子收稻子住进了黑坎子。黑坎子在饮马河边,闲暇时,我们一群大学生们都到饮马河边去玩。饮马河水奔涌,河两岸稻谷飘香;河中有渔民撒网捕鱼,时不时能看到鲤鱼在河中跳跃;饮马河两岸水肥粮丰,是适合居住的好地方。

当时我们中文系六个班,近300位学生,我负责全年级学习和生活工作。年级书记让我去德惠县城为全年级办伙食。黑坎子学农基地离县城八里路,每天我赶着牛车去县城购买食材,每次去都拉回一牛车。在学农基地劳动两个多月,我天天去县城,德惠市的大街小巷,让我赶着牛车走个遍,我对德惠的市场和食品商店记忆深刻,德惠县城是我一生中最熟悉的城市。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大学教学。是德惠人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丁仁堂看中了我,非得到大学把我调到《绿野》杂志社当编辑。从此走上文学道路。巧合的是:1980年,丁仁堂副主席在大安县当副县长体验生活,隔了18年后,1998年省委又派我去大安市挂职副市长体验生活;又过32年,我在省作家协会又成丁仁堂副主席的接班人。上大学时,熟悉德惠市;大学毕业,又得到了德惠人的推荐。一生中我对德惠市和德惠人心存美好,念念不忘。

德惠有“德润四方,惠泽天下”之意。德惠市位于长春市、吉林市、哈尔滨三各大城市之间。幅员3435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是中国十大产粮县之一。德惠市水域丰富,松花江、饮马河、沐石河、雾开河、伊通河,一江四河,在这块宝地上奔涌......德惠市名字与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相得益彰。

德惠市区“一轴双核”八大片区,构建中部体现繁荣繁华;南部体现融合互动;北部体现创新高端;西部体现内涵提升;东部体现生态宜;城市格局层次分明。德惠市区32平方公里,35万人。都市气息与历史文脉相融合;山水为伴小桥流水与楼宇林立商阜遍地相互应。文化公园、惠民公园、迎宾公园、德惠公园、植物园为市民文化娱乐休闲提供丰富的场所。

德惠是全国绿色食品城,食品远销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德惠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有耕地21.4万公顷,年产43亿斤粮食,其中水稻面积8万公顷,年产水稻10亿斤。

德达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出栏肉鸡3亿只,肉牛110万头,生猪240万头,肉羊20万只。德惠二氧化碳气矿探明储量64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油页岩储量434万立方米,德惠市物阜民丰,自然条件优越。

德惠人文荟萃,中国著名乡土作家、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丁仁堂出生于德惠市;德惠市作家协会主席袁凤山,副主席初明、赵欣等各自以小说、散文、诗歌走向中国文坛;德惠市女作家金国芳已出版长篇小说三部;德惠数十名农民作家屡屡在国家、省、市文学大奖赛中获奖;德惠市农民作家杨成军诗集《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远行》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传播后,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德惠市文联李主席书法,王主席的作曲,为吉林省文学艺术增光添彩。

德惠市名既儒雅又吉祥,今日德惠市正向着更富裕,更繁荣的新目标迈进!未来的德惠市会越来越美好!

2020年12月12日于长春


张顺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第八届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德惠市   德惠   维吾尔族   东北师范大学   坎子   胖头鱼   吉林省   水线   大网   牛车   冰上   轮子   湖水   美文   把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