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l 张文革:母爱

《当代名人》l 张文革:母爱

母爱

文/张文革


随着岁月的流逝,不觉间我已到花甲之年。

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我都会想起我最亲爱的母亲。母亲虽然已故多年,但她老人家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仍不断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在我儿童时代,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年,还属上个世纪的1962年。那年,正逢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一月上旬的一天,由于父亲因病突然离世,让我们原本幸福、温馨的家庭,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家里的顶梁柱瞬间就没了,同时也没有了经济来源。那时的我才10岁。母亲每天望着可怜兮兮的我们姐五个,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围在她身旁,愁得她每天只能以泪洗面。

这不,刚刚过完春节,母亲便急着去找父亲单位领导要求上班。当时正赶上1962年全国各厂矿实行人员精简时期。领导对母亲说工作暂时安排不了。还好,父亲去世后,单位给结算10个月的抚恤金还有丧葬费,生活暂时还能维持。

等到1963年开春,父亲单位领导这才把母亲安排在公司所属木工厂做临时工,每天工资1.32元。至此,母亲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当年木工厂的旧址,就是现在的长春北站。

母亲在木工厂做力工工作,每天上班乘坐3路摩电车,在终点站长春站下车,还要走20多分钟才能到单位。母亲每天的工作是在制材车间大锯旁分拣废木料,抱在外面再给垛起来。

早年间,母亲在4岁时,姥娘就给母亲裹脚。母亲长到6岁稍微懂事时,就成天和姥娘哭闹,要求把脚给放开。给姥娘闹得实在是没办法,就提前把母亲的脚给放开了,所以母亲的脚长得是“苞米脚”那种。因裹脚,脚趾头基本都断了,走起路来照正常人比很是吃力。

那时,母亲每月工资才30多元,一家六口人,自然是入不敷出。

为了能多挣些工资补贴家用,1964年元旦后,母亲便向单位领导提出要去油工小组做“计件工作”。经领导研究同意后,便把母亲安排到油工小组。

自从母亲到油工班组工作后,因实行的是“计件工资”,母亲的月收入也大幅提高。但是,由于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身体瘦弱的母亲每天都在超负荷地工作。

那时,母亲每天上班,就带俩窝窝头和几块老黄瓜咸菜,或咸芥菜疙瘩,这就是母亲所吃的午饭。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连蔬菜都吃不上,更别说买营养品了。母亲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为养活我们姐五个,为了支撑这个家,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拼命工作。

母亲自从参加工作后,家里的饭菜都是由大姐来做。那时,大姐才14岁,刚上初中。我年龄虽小,但很懂事,做饭的事情帮不上忙,我只能做些粗活,比如每天早晚到锅炉房附近捡拾煤核、倒垃圾、倒脏水、劈劈柴等,帮母亲分忧。

因家庭困难,我们姐五个在学校都给免去学杂费,母亲在单位常年享受特等困难补助金。为此,母亲在家经常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报效祖国。

古人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每当晚饭后,母亲便会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戴上老花镜,十分专注地在做针线活,每天都要熬到午夜时分。那时我们穿的棉衣、棉裤、布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母亲是一位刚强的人,逢年过节我们姐五个都要更换新衣服和新鞋。

由于家庭困难,每年的大年初一和初五这两天,我们全家人才会吃顿饺子。其他节假日,母亲便会用发好的白面,给我们做猪肉芹菜馅的麦穗大包子。

虽然母亲每天上班工作很是辛苦,但她却舍不得吃一口细粮。因每月粮店供应的粮食不够吃,所以母亲便用家里的全部细粮,跟厂里的同志兑换成粗粮。即一斤细粮兑换二斤苞米面,各花各的钱。

一天,母亲在粮店买了十斤挂面,准备和厂里的同志兑换苞米面。几天后,不知啥原因,那位同志和母亲说不换了。母亲下班后回到家里,望着挂面沉思许久才说道,留着咱们自己吃吧!

那时的我还不懂事,听母亲说完后,乐得我手舞足蹈,心里特别高兴!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能吃顿挂面,那简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多少年后,每当我回忆起这件往事时,仿佛还会嗅到那挂面的余香。

由于母亲长时间在艰苦的环境下高强度工作,身体严重透支,每天下班她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里。再加上缺乏营养,身体相当虚弱。时间一长,母亲就患有各种疾病和严重的肝炎病。但她仍带病坚持上班,从不敢耽误一天工。在单位,每当弯腰干活时,肝部疼痛难忍。当领导得知母亲的病情后,便把母亲安排在工人休息室负责做烧开水工作。(当年我已下乡插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因母亲身上的疾病没得到很好的根治,最终积劳成疾,于1988年7月24日这一天永远地离开我们,享年71岁。

母亲用她的生命诠释了对子女们的爱。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母亲的一生,一点都不为过。

母亲用毕生精力,呕心沥血把我们抚养成人。其中,我们姐弟四人都是中专毕业,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又相继入党。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就是对母亲的最大回报。

在母亲的身上让我深深体会到:母爱是伟大的,伟大的母爱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反映出来;母爱是无私的,无私的母爱是因为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孩子;母爱是真挚的,真挚的母爱在母亲的叮嘱、唠叨和牵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母亲虽然已远离我们多年,但她老人家身上那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和勤俭持家的高尚品德,无时无刻地激励并感染着我们。可以说,没有母亲当年辛劳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要将这份母爱作为精神遗产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永远记住:母爱的无私,母爱的高尚,母爱的伟大!


【张文革:笔名老革,1952年3月15日出生。长春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长春日报》副刊发表过多篇散文、曾在吉林省政协文史委创办的刊物《读史》发表过数篇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母爱   细粮   裹脚   苞米   挂面   单位领导   长春   木工   文革   美文   当代   家里   身上   父亲   名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