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务员前必须知道的100件事「全」

1、进来难,出来更难。大部分人考上一个单位,就在一个单位退休,公考就是一考定终身,报考岗位需谨慎。

2、调动难,难度不亚于你辞职重考。没有强大的社会资源,就不要想考上随便调动。如果行得通,大家都会选择偏远、分数低的地区,调动到发达、分数高的地区,这样不公平。

3、国考并不比省考高级,省考也不比国考高级。国考既有部委单位,也有中直机关派驻地方的单位;省考里有省厅、两办、组织部等核心部门,也有乡镇、街道、狱警、市监局等基层部门,不要笼统的说国考比省考好,也不能说省考比国考好。

4、考生可以同时参加国考、省考。两次考试并无隶属关系,可以同时参加,如果某些省单独招考,省考也可以多次参加。

5、考公不异地,异地不乡镇。尽量报考本地岗位,或异地大城市,即使选择异地岗位,尽量避免条件、环境艰苦的乡镇。

6、国考、省考考试内容基本一样。除了个别省份(广东、上海等)行测差异较大,绝大多数省份的行测、申论考试内容和国考一致,教材可以通用。

7、往年的网课视频、教材可以通用。公务员考试内容相对固定,大纲更改较少,近10年的书籍和视频可以拿来学习,大部分新版教材和课程只不过更换了新的真题。

8、把握好应届生身份。大四和研究生最后一年,是上岸的最好机会。一方面国考、省考有定向招录应届生的岗位,另一方面在校生学习时间较多,可以用来备考。

9、备考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但妄想随便学学就上岸也不现实。每个人知识基础不同,有的人基础好,运气也比较好,随便学一下、甚至裸考就能上岸,但如果你基础一般,报考岗位竞争激烈,请早点开始备考。

10、刷题不是越多越好,但题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推荐你们试试我说的刷题大法,三万真题+1000小时,向这个方向努力就行了。

11、刷题不及时总结,等于白刷题。不用特意做错题本,把错题为什么错、正确思路是什么搞清楚,然后再反复刷错题,保证不错就可以了。

12、行测分数和智商高低没有必然联系,请相信努力的重要性。不要随便怀疑自己的智商,既然大学考得上,你的智商足以驾驭行测题,缺的是努力和思考。

13、不要把所有希望寄托在遴选。通过遴选实现调动的人不多,大部分在同一个单位干到退休。

14、没有在报考岗位工作到退休的决心,就绝对不要报考该岗位。

15、系统学习一个课程就行,不必为了找课程资源浪费时间。大部分人把找到网课存在网盘里,却不认真学习,存了=我学了,学习视频长期积灰。

16、各家机构行测方法技巧70-80%的内容是重复的。剩下不同的内容,还有不少是换换名字,本质相同。如果有哪家有比较好的方法,会迅速被大小机构模仿。

17、报班重要,但自身学习更重要。考试内容和方法相同,比的是自身努力程度,和报什么班、学什么课关系不大,如果培训班可直接和授课老师沟通,效果会更好。

18、大培训机构注重课程标准统一化,小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知名培训机构会对培训老师反复磨课,保证课程的底线,但老师个性化授课缺失;小培训班老师个人风格差异性更大,但容易遇到质量差的课程,底线难以保证。

19、考公专业重要性大于学历。专业之于公考,恰如户口之于高考。相对于文科,理工科专业能够报考的岗位较少,即使能报,竞争异常激烈。

20、专业招考较少的建议大学期间读非全本科、辅修二专、跨专业考研。想好考公的,且专业招录较少的同学,一定要尽早换专业,建议读汉语言文学、法学、计算机。

21、为了考公务员而读研,建议本科就考公务员。除了为换专业读研、考985院校研究生走定向选调生等情况,如果考双非研究生,需要慎重考虑,是否应该本科直接考公。

22、研究生考公在面试环节没有特殊照顾。大部分国、省考是双盲面试,面试官不知道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不会因为学历高面试特意打高分。

23、硕士考公基本不能够定级实职副科长。除非有特殊政策,一般硕士只能定级四级主任科员,非实职副科长。甚至县区级以下只能定级科员,享受副科级基本工资。

24、双非研究生在考公方面优势不明显。双一流名校研究生可以报考中央、定向选调生,双非研究生不能报考。

25、国、省考仅限研究生学历报名的岗位占比不多。虽然岗位相比本科较好,但狼多肉少,分数不见得比本科更低。

26、大多数研究生最后和本科生竞争同一岗位。报考本科及以上岗位。因为仅限研究生岗位少,又有其他限制和自身情况的考虑,大多数研究生最后选择和本科生竞争本科及以上岗位。

27、专业不好建议跨专业考研,尽量报考双一流研究生。生化环材、机械、土木等专业,想读完研考公,建议跨专业报考法学、计算机、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最好考名校研究生,获得央选、定选资格。

28、研究生上岸很难定级四级主任科员。大部分研究生报考单位是省级以下,因为受职数限制,县区级以下单位基本没可能定级四级主任科员,市级要看单位名额。大部分是定级科员,享受副科基本工资。

29、没必要担心学历贬值去读研考公。十几年前就有考研机构忽悠,学历贬值,将来公务员要求研究生学历。现实需要看,大部分岗位是基层公务员,本科学历即可,部委、省厅的确需要有一定研究能力,限制研究生学历,但岗位较少。

30、为考公读研,需要考虑时间成本。读研2-3年时间,损失做公务员的收入,另外提前进入单位,资历对于以后提拔晋升也很重要。如果享受副科基本工资待遇,一个月比本科多几百块很难收回读研的学费和生活费。

考公务员前必须知道的100件事「全」

31、经济越落后的地方,越看重研究生学历。想要把学历优势在体制内最大化,受到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重视,最好去经济落后的地区,因为研究生少,来个高学历的都当宝贝培养。

32、研究生进入体制的路径很重要。从央选、定选进入体制的,对干部培养的政策已经写入招录公告;从国、省考进入体制的,干部提拔上一般和本科没区别,关键看单位是否重视学历。

33、为考公读研,也要重视专业。研究生考公也有专业限制,不是说只要有研究生学历,所有岗位就不限专业了,特别是定向选调生也有专业要求。

34、体制内学历内卷,清北之下皆普通。要想让学历在提拔晋升中起到立竿见影的帮助,建议考清北两校,在组织人事部门眼里学历就两种,一种清北,一种其他。

35、研究生、博士生进入体制需放平心态。尤其是考入基层部门,看到身边同事不少是本科生、甚至大专生,有时候会产生心理不平衡——“我学历比他们高,为什么和他们一起工作”。既然选择了基层单位,必然面对这种情况,这是考试前需要想清楚的。

36、遴选中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一般以全日制为主。虽然非全研究生认可度逐渐提高,但近几年凡是要求研究生的遴选岗位,大多以全日制为主。

37、研究生就读期间在企业打工,企业缴纳社保不影响应届生身份认定。只要保证拿到全日制学历、学位证,手中有派遣证(报到证),不要怕有社保记录。

38、部委、银保监、证监、审计署驻地方等非双盲面试,研究生学历有一定加成作用。因为非双盲面试,考官有考生资料,学历也是考虑因素之一,但部委更青睐985名校研究生,双非研究生在学历上比较吃亏。

39、河南等地普通选调生,研究生分配在县区或市直。普选不一定都分配到乡镇,要看各省普选政策,比较重视学历的省份研究生分配会好一点。

40、研究生一般以最高学历专业报考,但部分省和国考单位可以用本科专业报考。需电话咨询报考单位,以报考单位说法为准。

41、考研和考公哪个更难无法直观比较,各有各的难。仅从招录比看,考公竞争更激烈,但部分岗位也会出现没人报的情况;考研因为招录人数比考公更多,更看重努力程度,但考公不少岗位仅招录一两个人,运气成分更大。

42、考研更看重学科深度,考公看重知识面广度。从命题上看,考研题目都是大学知识为主,考公题目不涉及大学知识,行测知识点大多是中小学知识。

43、整体上看,考研题目难,考上不难(招录比高);考公题目简单,考上很难(招录比低)。

44、不要说考研都是努力学习,考公都是裸考打酱油。凡是考试,都有努力学和打酱油的存在,考研里也有不少裸考打酱油的,甚至交了报名费不来考试的。

45、考公招录环节多,考研相对较少。考公进入面试,意味着下一轮淘汰的开始,一般是1:3或1:5,竞争比考研复试更激烈。考公体检和政审比考研更为严格,淘汰更多。

46、考公可以多次考试,考研一年一次。国省考至少提供两次机会,还可以多省巡考。

47、考公相对于考研不歧视二三本学生。因为大部分是双盲面试,考官不知道你是985还是三本学生,考研据说更看重本科学校。

48、考公时间短,题量大,考研时间相对充足。思维敏捷度高的考生更适合考公,性子慢的考生更适合考研,可以充分思考。

49、考公运气成分比考研大,但不努力两个都考不上。

50、仅限本科的岗位,研究生不能报考。

51、研究生和公务员可以同时备考。如果打算两门考试同时备考,建议大二、大三早点开始学习,有朋友大三开始学,大四同时通过研究生、公务员、司法考试。如果自身能力不够同时驾驭两场考试,建议选择一个就行。

52、本科上岸公务员,如果精力、财力允许,建议读非全研究生提高学历。

53、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可以在就读期间,以本科学历报考。但近期江苏等省出现不允许报考的情况,建议笔试前打电话咨询。

54、非定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档案在学校,保证拿得到派遣证(报到证),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

55、考研失败转战考公,需要比考研更努力才能上岸。因为时间短,省考竞争激烈,不要以为考公很简单,可以随便乱杀对手。

56、有人考研没考上,考公随便学一下考上,有人读完研,考公没考上。每个人都有更适合的考试,因人而异。

57、在国外读研专业不太符合国内专业分类,一定要电话咨询报考单位。

58、好的行测模拟题也不如差的真题好。尽量刷行测真题,更接近实战和命题老师思路,模拟题不少粗制滥造,起不到更好的效果。

59、真题命题成本决定了题目的高质量。公考命题是专家在规定时间、地点,花几十天时间反复推敲研究出来的,模拟题大部分是机构新手编写,大牛讲师不屑于干命题的苦差事。

60、年代久远的真题也比新的模拟题效果好。模拟题再好,也只是模拟题。

61、其他板块可以做模拟题,申论、言语理解必须做真题。

62、好的题目解析非常重要。推荐某笔app,搜索真题题目查找解析,质量差的教辅书,解析可以不用看,避免误导。

63、各省真题互相参考,做多了真题有可能碰到做过的历年真题。

64、大多数教辅书的解析质量不好。大部分是培训机构新手写出来的,甚至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不要被误导。

65、题目只看答案,除非蒙对,否则做对的真题不要看解析。一是解析写的不好,二是浪费时间。

66、把做错的题目反复刷,争取做到全对。

67、不要见到做过的题目“秒选”。至少过一下脑子,想想当初为何做错,正确的思路是什么。

68、不必为了考前模拟而节省真题。真题有好多,不要怕浪费,放着真题不做,考前再做发现成绩差,也没有用。

69、真题不是一次性筷子,完全可以反复刷。会发现做错的题目仍然错,以前做对了现在反而做错了,这都说明没掌握好方法技巧,偶然做对很可能是蒙对的。

70、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把参加省份的近15年的行测真题反复刷3-5遍。

71、题目纠错,建议使用费曼学习法。即纠正做题思路——教给他人(或自己复述)——反复刷题、发现不足——及时回顾思路——将知识点进一步简化、通俗易懂——反复刷题直到做对为止。

72、如果你加入了微信、QQ学习群,可以积极参与错题讨论。我的一个学生很喜欢在培训群讨论错题,该生广东省考行测考了93分(19年广东省考)。

73、公务员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读完一般可以和全日制一样享受相应待遇。但具体要看各地政策规定,有的没办法享受,有的无法定级四级主任科员,享受副科级基本工资。

74、不要怕真题不够用,放心去刷题。从1999年第一次国考开始,20多年的国省考真题累计加起来应该超过15w,2009年联考之前,各省是独立命题,甚至选调生也有独立命题的真题。

75、一些省份有时参加联考,有时独立命题。如果确定不参加联考,一定做独立命题的申论真题。因为出题人的命题思路不同,联考是一个命题老师,独立命题是另外的命题老师,复习的时候尽量延续一个老师的思路。

76、部分省考真题有命题规律,建议多总结。例如陕西省考言语真题,正确选项多为色彩强烈、用力过猛的词汇,浙江省考申论独立命题,更侧重本省省情考察。

77、公务员在职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没办法报销学费。前几年国家有文件规定,不得报销在职研究生学费,当然各地规定也有不同,如果单位可以报销,千万不要声张。

78、备考国考,可以做省考真题。差异部分可以跳过,如广东省考的科学推理部分。

79、备考省考,可以做国考真题。

80、国省考行测每年命题难度会有波动。例如2019年广东省考特别简单,也有某一年特别难的情况。要难一起难,无非是分数线高低不同。

81、近几年国考行测难度系数相对稳定。想考发达地区的竞争激烈岗位,行测至少保证65+。

82、公务员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每个人报的时候,主观目的是找可能分数最低的,至于最后是不是最低,这就是运气了。

83、限制条件多的岗位不一定进面分数低。进面分数高低,取决于岗位有多少大神报名,即使6个考生报名,个个都是大神,那也能卷到太平洋。

84、报名人数少的岗位不一定好考。不少情况表明,人数少的岗位,进面分数可能会更高。

85、报名网站的报名人数存在滞后性。不少地区不公布最后两天的报名人数,实际上看,前期报名人数少的岗位,反而因为“少”的假象,导致最后反超前期多的岗位。

86、70%以上的人选择最后两天报名。前期人数少只不过大部分人在观望,报考大军还未赶到罢了。

87、不要在最后一天报名。因为一旦审核不通过,就没有补救的机会了。

88、岗位有某些限制条件,并不代表好考。例如限制女性报考,越限制分越高,反之限制男性则一般分数较低。

89、进面分数线低不代表好考。有时候分数线低会造成假象,很有可能岗位第一名超分数线10-20分,笔试分数超过20分以上的,除非守擂人员面试出现重大失误,刚过线的考生很难翻盘。

90、实力强不要选择只招一个的岗位,实力弱可以报个只招一个的岗位博运气。只招一个人的岗位或者分巨高或者分很低,遇到大神分数线就很高,也有可能大家都不敢报,分数线很低。

91、公考报名就是几万、几十万人的大型博弈,实力菜是原罪。

92、不要过于纠结哪个限制条件效果好,分数线更低,分低不低主要看命。

93、限制党员的岗位不一定好考,有可能都是大神。

94、岗位条件艰苦、长期出差,适合男性报考的岗位,女生可以报,不要怕性别歧视。大部分省考、国考是双盲面试,不会特意打低分。

95、适合男性的岗位,录用女生,报考单位会有一定照顾,但如果不照顾不要怪单位。毕竟人家写清楚了,适合男性,条件艰苦,考了就要有心理准备。

96、材料岗位不招女生真的不是歧视,熬夜写材料的苦,可能部分女生没办法承受。

97、岗位收入往往和当地经济有关,发达地区钱多房价也贵,落后地区收入低房价也低。

98、每年国省考招录岗位和条件变化较大,往年招考的今年很有可能不招。可以参考近三年公告,有时候某些单位不招人,或者不招该专业,之前公告只能作参考。

99、三不限岗位往往大神辈出。

100、适合大专生的岗位很少,建议尽快升本。

欢迎收藏、点赞、转发、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公务员   科员   分数线   美文   命题   分数   题目   岗位   学历   本科   研究生   单位   建议   时间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