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刨过疙瘩

我曾经刨过疙瘩

啥叫“刨疙瘩”?就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在冬季,通过割柴火、搂柴火之后,再也没有柴火可弄了,山上光秃秃的了,再用镐头刨地下的柴根、树根。这些柴根、树根俗称“疙瘩”。

刨嘎达最好刨的是荆条疙瘩。那时的荆条没有多年生长的,差不多一年或三两年就连根刨掉了,疙瘩不大,根也不深,比较好刨。同时,荆条疙瘩火硬,做饭烧起来时间长,是当时蒸白薯、熬玉米粒粥的好燃料。

有年冬天我跟长我三五岁的家门兄长去山上刨疙瘩,路途离家很远,因为近处已经没有什么可刨的了。这个山坡比较陡,坡度至少有六七十度,站在那里,有点头晕。那个兄长力气大,他来刨;我走得快,我来捡。二人配合比较默契,进度比较快。由于他在山坡的上面刨,刨下来的疙瘩往下一咕噜,我看准了捡。刨着、刨着,他刨出来一个大疙瘩,大疙瘩比较重,滚的快,上面的根须、木杈扎手,我没抓住,疙瘩的木杈划到了脸上,当时就弄了几个血口子。那个兄长吓坏了,赶紧下来看看咋样。还好,就是表皮划伤,用衣袖擦擦,收拾收拾就回家了。想想当年,弄点柴火,真是太不容易了。

如今的山村,山青水绿,为保护环境,别说割柴草,连剪下的树枝子都不烧了,粉碎后做成有机肥,回馈给果树,人们用电、气做饭、供热,山里的孩子再不会像我们一样,为了弄柴火,无意中破坏生态环境。美丽的山村,成为城里人向往的桃花源,山里人自豪的安乐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疙瘩   桃花源   镐头   荆条   血口   水绿   扎手   柴草   白薯   根须   柴火   树根   兄长   山村   山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