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作文课上或师生交流写作时,常常听到学生的抱怨。

有的说“写作文没话说”,有的说“积累了材料也不知道怎样用”,有的说“读别人的文章,处处动人,而自己的文章总干巴巴的”,更有甚者说“好容易挤出来一篇文章,自己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透过这些话,不难看出,我们的学生打怵写作,甚至是畏惧写作。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写作能力,而是他们潜在的写作能力根本就没有被激活,换句话说就是学生的各种思维没有调动起来,如果能把学生的各种思维都调动起来,那将不是没有话说的问题,而是说起来就会滔滔不绝,甚至刹不住车。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事实证明我的训练是成功的,训练中和训练后的文章无论是记人、写景、状物,还是描写、议论、抒情,都很自然流畅,得体到位,而不再干涩生硬,牵强附会。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下面是我在训练中的部分做法,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些训练,计划在心里,训练却是随机的,随机抓住激活学生思维的机会,不受时间限制,机会来了,就进行。我用举例的方法总结一下:

想象思维——“无中生有”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或者说是无止境的,想象可以联想到宇宙间的万物,随你安排,它可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没有人阻拦你想象的翅膀,但我们在写作中往往没有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生也是如此。这样我们就要适时地刺激一下学生的想象神经。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那日接女儿放学的路上我们谈到了人的生死问题,我问了女儿一个问题:假如有来生,你愿意让爸爸、妈妈和你变成什么?必须说明理由。女儿竟一下子说出了好几种情况,而且都说明了理由,当时的我是感动的。我试着把这个问题带到了课堂,我首先提问了一个女同学,出人意料的是:她站起来刚说出“我希望我的爸爸妈妈是小草,而我是小草旁边的一棵大树”,便泣不成声。没想到这次随机的想象思维训练,竟也是一次情感思维训练。感谢这个小女生,她的发言激活了几乎全班同学的想象思维和情感思维,现在就写作吧,就写他们刚才的感受,这时的他们能没有话说吗?读读他们的作品吧,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情实感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多角度思维——异彩纷呈

“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得到凌空于别人之上的答案”。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更能打开,当然更能调动出不同学生不同的储备材料。那日下午最后一节课刚上了五分钟,外面鞭炮齐鸣,声音震耳欲聋,我们的课似乎难以进行下去了,我放下了本该讲授的内容,问同学们外面为什么放鞭炮,同学们大都不知道为什么,但很感兴趣,我告诉他们外面的鞭炮是为“财神节”而鸣——人们在庆祝“财神节”。听到原因之后,同学们便在底下议论纷纷,既然已经开始讨论了,那就开始吧!我告诉同学们,你们尽可以讨论,但请你把自己的想法用拟题目的方式告诉同学们,看看同学们的题目,真是丰富多彩:《财神真能来吗?》《招财还是毁财》《财神就是自己》《放鞭炮明智吗?》《鞭炮背后的悲剧》《现代社会的愚昧》《鞭炮与环保》《应不应该禁止放鞭炮?》……事实证明,提供一种环境,或适时抓住一种环境,在学生正处的环境下写作,是一种最切合实际的写作锻炼机会,读读这时的文章,你会发现学生的作品不再是七拼八凑,而是中心明确,有理有据。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双向思维——唇枪舌剑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这里所说的思维是说,同一事物包含着对立面,但不是完全对立,别人提出一个方面,你尽可以否定它;但否定的时候,必定要说出自己的理由,这在无形当中就锻炼了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多向性和广阔性,而且还可以使立意在此基础上富有创造性、新颖性。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那日我提前几分钟到了教室,转了一圈,我听到了同桌两个男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我没有惊扰他们,而是偷偷地听他们的辩论。上课了,我把每课前的五分钟给了这两位同学,我说,请你们两个起来论辩一下你们刚才的问题,让大家一起分享评判。他们一听评判,当然很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找到各自的同盟者,因为他们还没有辨出胜负。他们争论的问题是“要不要抵制日货”,话题一打出,两人一开战,我就知道这节课又应该是一节写作训练课,他们在论辩的过程中各自找到了同盟者,而论辩也越来越深入,这时我们还害怕学生论证不深入吗?他们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出来了,不信你看,他们为了说服别人,更知道旁征博引,让名人让典型例子帮自己说话。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物我合一思维——我是一切,一切是我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我告诉学生,不要以为写文章非要我是什么,我怎么样,我认为,我想……告诉自己“我是一切,一切是我”,这样你会发现全世界的一切——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甚至一粒尘土都可以是我的代言人,让它们说话,让它们站在某种角度上说话,你只是负责把它们想说的话记录下来,想想看,世界如此之大,各种事物都各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能让它们都开口说话,该有多少未知等你去采撷。那天我们课前阅读赏析了一篇散文《一只会思考的蜗牛》,赏析完之后,我告诉同学们,请你把“蜗牛”换成任何一种事物,写一篇文章,一定要用第一人称写作,你会发现你也是大家,而非无名小卒。作品交上来了,看看他们的题目,你便知道文章的内容有多么丰富:《一只笼中虎的思考》《一只会思考的狼》《一只会思考的癞蛤蟆》《吃不着葡萄的狐狸的思考》《一只会思考的蚂蚁》《一棵会思考的小树》《一粒会思考的尘土》……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以上是我阶段性的训练,但我已经收获到了甜蜜。我想如此训练下去,学生的思维将不再是一种单一化的思维,而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写作习惯,在写作中下意识地尽可能多地打开各种思维方式,任凭自己差遣;他们会尽可能地创造出一种新颖的思路、方法或程序。当然学生的语言天赋不同,有的可能写得珠圆玉润,有的可能质朴平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将不是无从下笔,无话可说。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当然这些训练并不能代表写作的全部,以后的训练将是在不断探索中继续进行,我想说的是,写作教学绝不是简单地布置题目,批改作文,讲评作文,而是教师费点脑筋,冷静选择,大胆尝试,真正地调动起学生写作前的思维,让学生的文章真正有血有肉,可读耐读。试试看,你会发现,学生的文章不再是言之无物,言之无味,言之无情,言之无理;而是恰恰相反。


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黑格尔   同盟者   财神   鞭炮   美文   题目   事物   思维   说话   女儿   理由   环境   机会   作品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