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街亭”谈起

作者 杨晓龙

从“失街亭”谈起

三国演义中《失街亭》一回常是文人墨客讨论的话题,期间不免要对孔明、马谡叹息一番。街亭失守使蜀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损兵折将,甚是惨重。这是谁的过错呢?马谡的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固然是战败的直接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孔明。如此一个神机妙算、一生谨慎的军师,在街亭一战中却犯了三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从“失街亭”谈起

首先,不该派马谡去守街亭。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孔明自知马谡自命不凡,言过其实,以至在将令发给他后仍旧放心不下,再三叮嘱不要轻敌。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派不放心的人去守要害呢?当时蜀军中还有赵云、魏延等并不比马谡差的将领,为何不派他们?这使我又想起关羽败走麦城,孔明同样对他不放心,却偏偏让他去守荆州。孔明虽然十分重视人才,却常常用了疑人,从而酿成似乎意料中的悲剧。

从“失街亭”谈起

其次,不该让马谡写军令状。马谡虽有骄傲自大这一致命缺点,但他仍是一位深通谋略的天下英才,平日才气过人,好论军事,颇有独到见解,故受到孔明重视。可以说,马谡是一位好参谋,而让他去守城夺地,则决非良将。孔明误用人之短,又轻易让他写下军令状,以为这样就能稳操胜券,而没有从客观上分析一下获胜的可能,没有想一想后果的严重性。

从“失街亭”谈起

其三,不该斩马谡。当时,蜀国迫切需要人才,许多老将相继去世,而后继乏人,况且正当战争用人之际。斩马谡是蜀国的损失,孔明可以让他戴罪立功,降职受罚等,或许能让马谡吸取教训,变得慎重老练,而不该将他斩首。更何况马谡自缚请罪,又有蒋琬劝阻,不要“戮智谋之臣”,但孔明一意孤行,杀了马谡,正了军法,却失去了一个左膀右臂。

从“失街亭”谈起

由此可见,孔明在用人上一错再错,事前轻率决定,事后又过于求全责备,容不得他人失误,听不进别人劝告。可以说失街亭是蜀国灭亡的前兆。为什么呢?因为从整个战斗部署到最后斩马谡,均由孔明一人决定,这虽然可看出他深谋远虑,却反衬出他手下的谋士似乎没什么用,他们对孔明达到了盲目迷信的程度;而孔明为了报答先主三顾茅庐的恩德,“事必躬亲”,无论大小事务都由他一人决断,一人独揽了蜀国军政大权。蜀国由昌盛走向灭亡,由一个人才济济的强国变到举国上下找不出一个能代替孔明之位的人,根本原因就在于孔明。第一,他独揽大权,使得蜀国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孔明在,蜀国在;孔明亡,蜀国亡。第二,他“事必躬亲”,使一些贤能之士无用武之地,更无机会锻炼治国的能力,这就必然埋没大批人士,使得蜀国后继乏人。第三,孔明保着一个无能的阿斗做皇帝,却不让他学着怎样治国,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当时,没有一个圣明皇帝,再贤的臣子也是无用的。孔明越是事事操心,就越对其他人不放心;越是不放心,就越不肯将大权交给别人,如此恶性循环,蜀国哪能不早亡呢?

从“失街亭”谈起

孔明是一位千古难得的聪明人,在治国上却“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虽自比管仲,却不如管仲那样知人善任。此外,孔明还缺乏自知之明,陈寿就曾指出:“孔明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因此,孔明虽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使蜀国演出一场悲惨结局。

从“失街亭”谈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管仲   阿斗   才气过人   后继乏人   荆州   戴罪立功   街亭   败走麦城   军令状   事必躬亲   蜀国   大权   自大   美文   用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