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国宝“骷髅画”,画风诡异无人看懂,元朝画家写歌点评

故宫国宝“骷髅画”,画风诡异无人看懂,元朝画家写歌点评

我们时常谈起宋朝的经济之繁荣,其实当时的文化发展同样是空前的,从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窥见端倪。这幅画卷长达5米,宋朝的风俗人情几乎尽收眼底。但宋朝的名画却远不只此,与《清明上河图》中盎然的生机不同,宋朝还有一副颇为阴森的骷髅图同样名传后世,如今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馆,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以国宝的身份展出,关于他的解读至今没有定论。

故宫国宝“骷髅画”,画风诡异无人看懂,元朝画家写歌点评

这幅画作有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名字《骷髅幻戏图》,作者同样当时较为有名的画家李嵩,因为一直在宫廷作画,所以民间对其相对张择端而言要陌生许多。虽然是宫廷画师,但对民间风俗画却情有独钟,其中较为有名的有《春溪渡牛图》、《西湖图》、《观灯图》等,但让后世记住他的却仅此一副骷髅图。

故宫国宝“骷髅画”,画风诡异无人看懂,元朝画家写歌点评

画面中的骷髅尤为突出,一大一小奠定了整幅画作的基调。大骷髅虽然枯骨,但其穿戴幞头纱袍显然是有深意,他盘着左腿屈着右腿的姿态与常人无二,手中丝线吊着的小骷髅无疑是其操作的傀儡,而右边的小孩则是其吸引的对象。

故宫国宝“骷髅画”,画风诡异无人看懂,元朝画家写歌点评

而大骷髅的身份也是显而易见的,旁边的挑担货物与走街串巷的卖货郎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其身上的打扮显然又不是普通的货郎。无论身份贫富,其傀儡戏显然是技艺纯熟,右边小孩似乎找玩伴一样快乐的模样不难看出。让人疑惑的是那位站在小孩身后的妇人,看其行为似乎要将其抱回,但其神态又似在微笑,这种颇为反差的形态也是解读的难点之一。她到底对眼前的情形的抱有怎样的态度让人百思不解,与之相反的是货郎背后的妇人,虽然神色颇有不安但却安静端坐。

故宫国宝“骷髅画”,画风诡异无人看懂,元朝画家写歌点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左边妇人的穿着打扮显然是一位贵族,一边喂孩子吃奶一边微笑着看着货郎,俨然一副夫妻模样。她复杂的发髻加上几许首饰,与右边的妇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货郎身上的穿戴,可以想象二人此前应当家境富裕生活比较美满,至于为何沦落至此则成了解读作者深意的关键。

作者在正常的风俗场景下置入了骷髅与常人,妇人与婴孩,使得本该安静祥和的画面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这也是后世至今认为其刻意如此无疑是在委婉隐晦地传递某种信息,正如《清明上河图》在展示繁华的同时还因暗藏危机被称为“盛世危图”。而骷髅图是否也在传递同样的信息呢,元代知名画家黄公望为其题了一首曲,取名《醉中天》:

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

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弄一个小样儿把冤家逗。识破个羞哪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单堠。

故宫国宝“骷髅画”,画风诡异无人看懂,元朝画家写歌点评

“一担的苦何愁”在画面若隐若现,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李嵩虽然自幼便被收养于深宫,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其画作却大多以民间田园风俗为主,对农家生活的热爱则必然对官僚的腐败痛心疾首。而作者身处宋朝末年,画中无论贫富皆与死亡共舞,民间疾苦自然有目共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骷髅   故宫   货郎   元朝   画作   宋朝   丝线   深意   傀儡   穿戴   国宝   后世   妇人   美文   画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