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名扬海内外的瓦房台——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七)

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七)

七十年代名扬海内外的瓦房台

文/崔金山 搜集整理



七十年代名扬海内外的瓦房台——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七)


熟悉灵寿的人,都知道该县有个景区叫“三梦山”。该景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48米,森林覆盖率90%;景区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3座小水库波光粼粼;景区内果树成林,梯田平铺,小桥流水,田园风光让城里人倍感新奇。

但你可知道,这些风光可并不都是老天赐予的,森林、水库、梯田、果树,都是这里一个小山村的农民们“战天斗地”的成果。这个小山村,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名扬海内外的全国学大寨典型——瓦房台。

瓦房台村地处灵寿县西北深山区,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太行山脉,与阜平县相邻。据灵寿党史记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瓦房台村共有18个小山庄,12个生产小队,171户,740人,241名劳动力;耕地601亩,分布在220道沟和360面山坡上,石多土薄,生产条件极差,粮食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困难。1964年,副大队长牛岐山随县里参观团参观了山西昔阳大寨,被大寨精神所震撼。回来后,向全大队村民传达了大寨事迹,干部社员受到很大的鼓舞和启示,决心向大寨学习,向大寨看齐。他们以大寨为目标,以大寨精神为动力,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下苦功夫,大打硬仗。全大队240名劳力,十冬腊月,起早贪晚,冒着寒风,爬上山头,开山劈石,整修梯田。年轻人一马当先,老年人也不示弱,80多岁的陈录,每天打着灯笼上山,披着星星下山,搬石运土,修整梯田,腰部受伤后,也不下火线,不能担土就用筐背。100多名妇女社员也不落后,纷纷要求上山,和男社员一样干。她们携儿带女一齐搬石运土,磨破了手也不肯下山。运石头没有绳索,社员们就将自家绳索拿来,不够用就用藤条代替,一年来磨烂了成百条绳索上万条葛藤。几百把镐头磨短了,就在山上盘了四个火炉,自己锻打钎、锤、镐。为节约炸药,大石头搬不动就用木杠撬,几百根木杆被折断,自制的几十副抬石架被用破。在工程艰巨、条件差的情况下,没向国家要一分钱,一个个困难被克服。


七十年代名扬海内外的瓦房台——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七)


1964—1965两年间,瓦房台大队在山坡上挖鱼鳞坑25万个,栽树76万棵,绿化荒山7800亩:综合治理了24条沟,垒了624道谷坊淤地坝,五分之四的耕地修成大寨式梯田,三分之一的耕地变成了水浇地;粮食产量连年增产,1964年亩产713斤,1965年战胜了四次风灾和两次冰雹灾害以及长期干旱,粮食亩产达1044斤,总产量达到50.2万斤,交售国家4.8万斤,储备3.1万斤,社员平均口粮490斤,总收入707万元,每人平均70元。1965年1月和3月,县委连续召开两次会议,总结瓦房台学大寨经验,并在全县进行宣传和推广。6月22日,县委在瓦房台村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决定定期组织大队干部或公社书记到瓦房台学习参观,把瓦房台的经验随时传播到全县各地,掀起学先进赶先进、学大寨、学瓦房台运动的热潮。1965年,瓦房台村被河北省授予农业生产红旗单位。

1966年至1969年,瓦房台村没有因为“文革”而影响开山造田。据《灵寿县志》载,1970年1月23日,河北省山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会在灵寿召开,瓦房台正式成为全省典型。5月上旬,当时疏散在石家庄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携夫人张茜到瓦房台参观。6月30日,《人民日报》对瓦房台事迹进行了介绍:“六年前,瓦房台还是一个山秃、水恶、地瘦、产量低的穷地方。从1964年开始,瓦房台贫下中农学习大寨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治山治水活动,在昔日的穷山沟里,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新图”。“六年里,瓦房台的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在大小一二百面荒山坡上,一镐一錾,挖凿了48万个鱼鳞坑,栽植了近248棵树,每人平均植树3000棵,有林11亩。全大队90%以上的旱地变成水地,粮食产量由1964年的每亩480斤上升到1969年的1131斤,同年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和大批干鲜水果。 7月18日,《河北日报》以《农业学大寨的一曲胜利凯歌》为题介绍了瓦房台事迹,并以”农业学大寨的好榜样“为题配发了评论。9月,河北省革委会批示,瓦房台村作为接待外宾参观、考察的开放点。

七十年代名扬海内外的瓦房台——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七)


国内有多少批次人参观该村无从知晓,《灵寿县志》仅记载了国外的考察团。在成为开放点之前,与我国关系最好的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记者马纳奇于7月3日率先到瓦房台采访。从1971年到1977年,先后有罗马尼亚、卢森堡、英国、加拿大、柬埔寨等国家12批99人到瓦房台采访、参观;1975年4月,旅美台湾同胞3人在瓦房台参观4天,瓦房台的名声逐步传播到了海内外。

与此同时,新华社发行了瓦房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新闻图片展,1972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发行了“大寨花开瓦房台”连环画(见插图),1971年中国共产党灵寿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瓦房台召开,一首歌颂瓦房台村劳动模范老陈录的《太行山上有棵不老松》歌曲也在全县中小学生中传唱。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随着时光的流转,当年的英雄们大都已经作古,笼罩在瓦房台头上的光环也早已消散,但英雄们的奋斗成果却成了当地的旅游资源。现在去三梦山的人们,大都会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幽幽的松林、清澈的山泉、如画的田园,那有闲功夫去考证树是谁栽、水库是谁修、梯田是谁建的呢!

我没有去过三梦山,也没有去过瓦房台,更不知道瓦房台有没有瓦房,但我却一直铭记着瓦房台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现在的社会所缺少的。

不知道现在的瓦房台村,有没有这个精神展呢?


七十年代名扬海内外的瓦房台——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灵寿   瓦房   灵寿县   鱼鳞坑   大寨   河北省   社员   梯田   荒山   景区   绳索   县委   耕地   美文   大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