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自古以来,生活难免充斥物欲,要不然范仲淹也不会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物质带给我们的快乐到底有多大?当看到别人富甲一方时,我们失去某些东西时,我们的心是否乱了?我们是不是以物喜了?我们有没有以己悲过?

不以物喜”不仅仅是指不为物质名利所累,还有一层含义,即得到的已经得到了,何必沾沾自喜,现在的财富和名利只是证明了过去的价值,在任何时候都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无论你曾经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就算是站在了辉煌的浪尖,依然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千万要记住,我们的路还很长,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压在我们的前头,如果我们只会欣赏现在的“物”,那么我们就可能会失去更广阔、更美好的未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不以己悲”,说的是人只要活着,在任何时候都别把自己不当回事,不要在看到自己的弱点或是失败的时候就轻易否定自己,让自己陷入沮丧的情绪中,这样也许就完全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心境,完全埋没了自己。

晋迨禅师酷爱种植兰花,视兰花为友。一日,晋迨禅师应邀出去讲经说法,行前让弟子好好照看兰花。

弟子知道禅师钟爱兰花,因此看护得十分仔细。然而越是仔细越是出错,在浇花时他不小心将兰花架子撞倒,瓦盆破碎,花叶零落。看着一地的残花烂泥,弟子吓坏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晚上,禅师回来,弟子报告了此事,以为禅师一定很生气,就请求师父惩罚自己。没想到晋迨禅师竟然平静地说:“你不是故意的,又晓得毁坏东同不是一件好事,以后会更小心做事,我还惩罚你做什么?我的确喜欢兰花,视兰花为友。但我种兰花的目的是为了香花供佛,美化禅院的大众心境,不是为了生气烦恼啊!”

禅师之所以如此淡定,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并没有将兰花视作自己毕生的牵挂(因为“牵挂”是丧失淡定心的“障碍”),因此,兰花的有无,并不影响他心中的悲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我们总是容易被外物所影响自己的情绪,心情好的时候制定决策会产生一种认知偏见,偏向积极的方向,作出勇敢、大胆的决策。心情不好的时候制订计划或者决策会偏向消极的方向,作出害怕、过度警惕的决定。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心中的那份牵绊,得不到与放不下。对于我们得不到的事物,心中的那份渴望与失落积郁于心,造成我们郁郁寡欢。放不下是对于我们已得到过的事物,又将不再属于我们而恋恋不舍。而不舍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失去已成必然。而大部分人不愿面对现实,就像溺水的人想要抓自认为是救命的稻草。结果都是徒劳的。

能做到以平常心对待得不到与放不下的人,不是说这些事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他们同样会经历郁郁寡欢与恋恋不舍。只是他们不会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些已成定论的事情上。他们清楚地明白要得到就要先付出,不想失去就要有掌控事物的能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付出一定不会有收获。而付出与收获,是不在同一个季节的,中间隔着一段时间,叫做坚持。相对来说,创业易于守业,古语有言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就是我们得到一些高于自身价值的事物相对容易些,但要守护好这份得来不易的事业,就需要我们有与之相配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一夜暴富,或短时间获得财富的人,但是能长富久安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这就是得到的与自身价值不相匹配的结果。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得到财富的同时,不要忘记初心,得到的越多需要付出的就越多,就像我们成功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一样,需要我们持续的输入,并让输入转化为输出。

就像黄渤说过的成名之前身边坏人很多,而成名以后身边都是好人。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价值,自身足够强大,我们就能守护好我们所拥有的。当我们一文不值时,我们极力争取的地位与面子都是镜中花与水中月。知道这些道理就足以,可怕的是我们自欺欺人得执着。

就像论语十则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也有自己的快乐,而不想懂的人就像装睡的人,我们是叫不醒的。致努力中的你我他,愿我们早日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香花   瓦盆   讲经说法   江山   郁郁寡欢   禅师   恋恋不舍   兰花   名利   美文   弟子   心境   事物   心中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