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测试之攻击行为

两个多月前,看到中科院心理所多模态感知计算实验室的一则被试招募广告,是“阳光伴我行”项目的心理健康测评,施测内容大致是填问卷、完成电脑上的任务,关键是有120元的被试费,于是我说服闺女一起去挣了120元的零花钱,测试结束,当场结算。

历时两个多月,测评报告出来了,涉及情绪问题、成瘾行为、攻击行为、ADHD四个方面的内容。看完挺有收获,整理一下发给大家看看,估计大家看了会跟我一样有收获。

内容比较多,会按测试涉及的四个方面分别发出来,本次是攻击行为,以下是正文。

儿童心理测试之攻击行为


3 攻击行为

3.1 定义

攻击性行为,是指“导致另一个体受到伤害的行为”,是青少年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消极行为,属于反社会行为的一种。严重的攻击对社会的危害性甚大,如暴力犯罪、自杀、恐怖主义等。攻击行为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例如打架斗殴、相互辱骂、毁坏物品等等。这些不良行为不仅不利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而且不利于他们的学业进步,严重者甚至会危害当事人家庭、扰乱社会秩序。攻击性是人格特质中产生攻击的可能性,其发展状况好坏同时也是衡量青少年社会化成败的一个有力标准。


3.2 流行病学

研究表明青少年作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违法犯罪和严重攻击行为上升的关键时期。中国青少年犯罪学会2001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全国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到54%以上,其中15-16岁的学生犯罪案件占7.5%,以暴力性犯罪为主。


3.3 影响因素

3.3.1 生物因素

(1)激素

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不仅人类如此,在关于动物的研究中也发现,雄性动物在受到威胁或被激怒时,比雌性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男女儿童在攻击性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男多于女)。

(2)遗传

近期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所谓遗传,并不是说父母把打人、骂人这些具体行为遗传给了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的只是神经过程较强、情绪容易激动等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遇到适合的土壤,就会滋生出攻击性行为。有些兴奋、冲动和攻击性强的儿童常常是对他们的父母特质的继承。基因确实影响个体的兴奋水平,荷兰和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男人身上表现出的侵略、冲动和暴力行为的倾向可能因某种微小的基因缺陷而引起。我国有些调查结果也表明,攻击型幼儿父母的性格特征有73.7%具有好动、性急的特点,其中双亲都性急的占36.67%。这些攻击型幼儿,他们不是性急、好冲动,就是好动、暴躁、控制能力差,因而不能排除先天神经类型、遗传素质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有一定影响的。然而,基因并不是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决定因素,或者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并非完全由遗传因素所决定。比较合理的结论是,父母为儿童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表现或强化。

(3)个性特质差异

儿童期气质可划分出三种类型:易养型、难养型、缓慢型。具有难养型气质的儿童往往在学前期表现出较高的焦虑和敌对性,容易成为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国内外许多研究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个性特质中的友善性、开放性维度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呈负相关,神经质维度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呈正相关。回归结果分析表明神经质维度、友善性维度与开放性维度是影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证实,具有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能够预防、减少、消除不良情绪,能够适应应激环境和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情感与偏差行为。相反,神经质维度越高,越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应激状态下,负面情绪体验比较强烈,出现校园暴力的概率比较高。

3.3.2 饮食因素

一些研究显示,糖的摄入量过多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明显相关,但并不能由此认为,过多食糖对所有儿童,尤其是对无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然而,如果儿童有攻击性行为或多动行为,合理地限制其糖的摄入量是可取的。

3.3.3 家庭因素

关于家庭因素与儿童攻击性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早已表明,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1)教养方式

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大量的研究表明,惯于使用暴力惩罚孩子的父母,其孩子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2)父母的榜样作用

儿童攻击性行为常常通过模仿成人习得。父母的攻击行为常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有的研究发现,与离异家庭的子女相比,在冲突多的家庭生长的孩子表现出更大的攻击性。

(3)父母离异

研究发现,父母离婚比父母一方死亡的单亲家庭对子女的伤害更严重,这些孩子变得更压抑,攻击性更强。

(4)母子关系

有证据表明,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和睦关系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有显著的负效应,即具有积极的亲子关系的儿童具有更低的攻击性和破坏性,消极、冷漠和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进儿童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3.3.4 社会因素

(1)挫折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证实: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儿童也不例外。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受挫折有关,干扰或阻碍其达到目的或意愿就是挫折。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认为,挫折往往会引起侵犯性情感,挫折与侵犯有某种关系。

(2)儿童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欠缺

攻击性儿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际适应不良的一种表现。

3.3.5 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近年来,国外的一系列研究揭示了儿童的社会认知特别是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认知对儿童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当儿童把自己所面临的消极后果知觉为同伴有意造成的时候,他一般倾向于对同伴做出报复性攻击;反之,如果他认为同伴是由于意外或出于善意的动机而给他造成了消极后果时,他一般倾向于化释其报复动机。同时,攻击性与非攻击性儿童对他人行为意图认知存在着差异,攻击性儿童在他人行为意图不明时倾向于对对方做出敌意性归因。近年来,我国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3.4 测评工具介绍

3.4.1 12-条目攻击问卷(12-AQ

12-条目攻击问卷(12-item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12-AQ)英文版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Rebeeca P. Ang提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博士翻译、并在国内建立标准化常模的。12-AQ问卷共有1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1~5分的5级评分,问卷结构为内部4因子和计算总分相结合的分等级的模型,4因子分别为躯体攻击、语言攻击、愤怒和敌意,得分越高表示越倾向有攻击行为。AQ-12问卷可以得出总分和4个分量表量表分。AQ躯体攻击分量表:由第8、10和11条组成;AQ语言攻击分量表:由第1、4和6条组成;AQ愤怒分量表:由第3、7和12条组成;AQ敌意分量表:由第2、5和9条组成。AQ总分=所有12条目得分相加。AQ量表的得分范围是15-75。

3.4.2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又称Achenbach儿童行为清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chenbach根据转诊问题儿童和健康儿童之间的鉴别点为基础编制而成。CBCL易于操作,在短时间内可以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我国在1980年引进适用于4~16岁的家长用表,在上海及其他城市作了较广泛的应用,并总结出了我国常模的数据,在国内应用较广。此量表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同时在制定治疗计划、临床干预研究方面也具有应用价值。在CBCL(6-11)中,男孩跟女孩的得分范围均为0-46;在CBCL(12-16)中,男孩的得分范围为0-46,女孩的得分范围为0-44。

3.4.3 竞争反应时任务

采用竞争反应时任务(competitive reaction time task, CRTT)来测量攻击行为。该任务被广泛地应用于攻击行为的测量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根据Giancola等改编的 CRTT 流程,编写被试与虚拟对手进行反应时竞争任务的程序,但用“噪音惩罚”代替“电击惩罚” 。程序预设被试赢或输固定试次,赢了可以施加噪音惩罚,输了必须接受惩罚。噪音惩罚分为6个等级,输的试次,被试接受随机的噪音惩罚。被试选择噪音惩罚的等级,体现了被试的攻击行为。计算机自动记录被试做出反应的数据。在报告中展示的指标是攻击强度,分数范围为1-6,分数越高表明攻击行为倾向越强。


3.5 测评工具得分总结

测评结果我就不发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给我,咱们单独交流。


3.6 干预建议

攻击性行为作为应对生活事件的一种方式,不仅反映出青少年在处理挫折时的一种消极态度,也显示出了青少年处理挫折能力的局限性,年龄尚小的他们生活经历少,对事物的看法不成熟,发生内心冲突时没有妥善处理的能力。所以,得不到及时的自我疏导和合理的外部宣泄,便会产生攻击性行为这一相对无力的处理办法,甚至造成令人惋惜的后果。

3.6.1 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

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移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利用移情来教育儿童,使其进行内在的自我调节,比一味地限制、要求这种外部约束要有效得多。研究表明,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有效地降低攻击性。小学生在移情能力上得高分,教师评定的攻击性行为就很少。而移情能力得分低的则表现出很高的攻击性。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供移情原型和采取一些约束方法来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强调指出儿童攻击性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引起儿童移情换位,培养其同情心,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地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想象受害同伴痛苦、难受的感觉和心情,产生对受害者的“感情共鸣”。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儿童攻击性的一种好办法。

3.6.2 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如谦让、帮助、分享、合作等,也是控制儿童攻击性的一种好方法。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成人可以“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好行为却大加赞赏。这种无惩罚的方法的最大好处是,不给儿童提供“反攻击”或“报复”的原型。要知道,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惩罚,实际上也是一种攻击行为,是一种“以牙还牙”,它可能使儿童在受到别人攻击时采取报复手段。而只奖励、不惩罚的教育方式则可以避免惩罚带来的消极影响。

3.6.3 教儿童学会宣泄侵犯性情感

烦恼、攻击、挫折、愤怒这些侵犯性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儿童来说,是点燃侵犯性行为的导火线。侵犯性情感聚集越多,其发生侵犯性行为的可能性愈大。若这些不良情绪能得以合理宣泄,就可以减小其侵犯性情感的强度,攻击行为也会随之减弱。相反,幼儿侵犯性情感受到过分压抑,会引起其意识障碍,危害其身心健康。因此,教那些受到挫折、攻击、干扰的幼儿学会宣泄的方法是必要的。比如教会儿童向父母、同伴倾诉内心体验到的侵犯性情感;引导他们在适当的场合大喊大叫一通或痛哭一场,以宣泄其内心无法排遣的挫折、愤怒与烦恼;教会他们迁怒于那些毫无生命与价值的“替罪羊”,如道具、模型等;也可以变换活动,让儿童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打打沙袋或信手涂鸦一番,转移儿童的侵犯性情感。

3.6.4 帮助儿童掌握解决人际冲突的策略、技能

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这就需要向儿童提供一些正常交往的策略,通过榜样的示范、解释和说明,帮助他们掌握减少人际冲突的策略,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减少攻击性行为。


声明:以上测评内容,版权归属中科院心理所多模态感知计算实验室。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就关注、点赞、转发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儿童   维度   攻击性   性行为   美文   问卷   消极   性情   得分   青少年   挫折   量表   情绪   父母   因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