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依依|杜深付原创散文,老家老屋话沧桑


乡愁依依|杜深付原创散文,老家老屋话沧桑

老家老屋话沧桑


文|杜深付


八七年四月,第二次高考预选的落榜,彻底击垮了我的求学梦想,六月份,难得的机遇让我走上了教育战线,成为一名代课教师。


按乡俗,我足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每有媒人上门,年龄、身高、学历、工作、家庭等综合指标考量都能过关,唯有砖房院子这个硬核门槛挡住了婚姻的去路。


本来家中地势低洼的旧院子遇到阴雨连天时的排水,就是多年来困扰全家的一块心病,进而婚姻大事豪院挡前,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促将旧院翻盖新院这件凡人的平生大事就被逼上了日程。


一、贵人助推促筹备


每当回顾当年建房的前期筹备,一份份动人心弦的温暖就不由自主的涌入心间,是淳朴,是善良,是义举,是浓浓的乡情和亲情,更是地冻天寒时的雪中送炭,而这一股股暖流的汇集者都是我们家的贵人。


筹集用砖时,本村五队的杨付路大叔,时任沈堂机窑厂会计,在他的鼎力相帮下,我们买来了廉价的用砖单子。在那个建房热的年代,不仅买砖开票难,排号发砖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几经努力,找到了本乡郅辛村同学的父亲周连升大叔,时任窑厂副厂长,择麦前出好砖坯时机,一次性签发运回了货真价实的砖块。


筹集钢材木料时,本乡温庄村在德州木材公司上班的温付明表弟帮了个大忙,为我们购置了计划价内的钢筋和圆木。另有温庄村时任生产队长的二舅,在他们村的石灰窑上赊来了建房所用的白灰。还有同事杨玉生哥哥,帮助联系他家在水泥厂时任妇女主任的王爱菊大嫂,按出厂价购买了建房所用的水泥。


家有大事众人帮,这是村中乡里乡亲一直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家增高房基调运土方时,我和父亲先做了计划,联系亲戚、庄乡、还有我的同事,定准了十几辆地排车,准备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个大概。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运土刚一开始,乡亲们“志愿者”车辆渐次加入,后来一度增加到了二十几辆,自村里南河的使土场,到房基的卸土处,几百米的路程,地排车来来往往,绵延不断。


看到年愈六十患有慢性气管病的曹文奎大爷赶着自家牛车运来满满一车土时,父亲赶忙上前客套。大爷气喘吁吁道,自家盖房,我要是不力所能及的帮点忙,真是从家里坐不住啊!朴实的言语,诚挚的举动,这就是俺庄乡人!


原计划一天差不多的土方调运,一上午就超额完成任务。


再就是夯实房子基础时,善集乡靳庄村为我们运送砂石料的司机张新运师傅免费用他的大机车头对房子地基进行了震压。紧张筹备期间,问题摆上日程时,亲戚更是显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建房筹备差不多,为施工队伍预定犯难时,本乡温庄村的小姨夫出面,帮助联系了他院中“瓦匠头”哥哥建筑队,即提前了工期又保障了质量;当木工比预定时间提前,为所用材料没有破解犯难时,善集乡杜桥村木匠小姑父,开上自家拖拉机装满所有破解木料,找到他朋友的带锯,以成本价锯解成各种型号用料。


他件件往事,片片真情,汇聚成源源不断的动力,令人振奋,催我前行,知难而进。

乡愁依依|杜深付原创散文,老家老屋话沧桑

二、期期铭记施工队


粗略算起,自一九八九年三月到二〇二一三月年的三十二年时间里,家中老院翻建、维修合计达十几次,每每回顾如数家珍。困难自不多说,而每次建设竣工后的欣喜深深的烙印在记忆的深处,一期建设,一盏明灯,点亮了心灵的光明。


还是先从老院的四期翻建工程说起吧!


一期建设,八九年三月份开工,建设者是本乡镇温庄村温友士工长施工队,自家的六间北屋厦房在前后断续的三个月时间里竣工落成。二期建设,同年的十月份开工,建设者是善集乡任庄村刘春泰工长施工队,自家的两间西房,一间大门房和一道影壁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竣工落成。三期建设,一九九二年五月份,建设者是本乡镇梁庙村的梁安星工长施工队,自家的东房还有墙头、猪圈、卫厕等配套设施是在这一期工程里完成的,而这期工程主料砖块是从韩高村岳父那里借来的。第四期工程是在二〇一一年四月份,将原有的影壁墙往东后移了两米多,影壁墙的南端和大门房的南墙建一道新墙连上,工程量略小,因这次施工主要的工程是维修加装修。


接下来,俺要说的就是与翻建穿插进行较大的六次维修了。


第一次维修,为北房东边的两个明间加了一道里间墙,同时堵上了原来两明间与东端挎耳房的里间门,这次工程俺请来的是在禹城施工的夏津水建公司李善文经理施工队。第二次维修,修整了北房内墙的脱皮,院子里铺上了砖面,还对未修建南房的地基加上了花墙,这次工程俺请来的是本村的贾维河工头建筑队。第三次维修,是将家中所有房子的外墙抹上了砂灰硬皮,本次细活俺请来的是市二建公司訾宪泉经理施工队。本次施工发生了一件感人至深的插曲,至今记忆尤新。


施工队伍进入现场后,第一天,按计划刚好扎完脚手架。傍晚,村里的广播喇叭下了个通知,因每家每户更换电表,自明日起停电三天!老墙抹皮这个活洇墙是个关键,好不容易请来了施工队伍,没电抽水,这活可咋干啊!百般焦急之时,本家的青军叔提供了一个信息,村东头褚洪义粮食加工点有个自设的变压器没有停电。事不宜迟,马不停蹄就找上了洪义大哥,说明情况后,爽快的得到了准许。紧接着,200米的电源连接线又成了新的难题,一番煞费苦心,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单位的供应科长谭君国通了个电话,令人惊喜的是这根“救命稻草”十分灵验,电话上就明确了第二天一早安排人送来两捆电源线,难题破解。次日,施工得以正常进行。


第四次维修,是几次维修中规模较大的一次。在一个月的维修期间里,对家中北房的内墙、地面除旧建新,厦子内墙、柱子贴砖,院子地面找平换标准花砖,墙内线路布设,屋内吊顶装饰,大门口增高扩宽,影壁墙后移等进行了彻底的除旧固新建设。对这次理想的维修,俺要衷心的感谢高唐县李集村的李俊才工长施工队伍;俺更要感谢的是善集乡杜桥村的刘克水表弟,施工期间,他一直盯着,跑前跑后,替俺指导着施工现场和物料供应。第五次维修,主要是对西房的内墙、地面除旧固新,屋内电路布设、吊顶装饰,这次帮助俺完成工程的分别是市方圆建筑公司的张俊祥经理施工队和本村的齐满丰装修师傅。第六次维修,也就是今年三月份的这次维修,主要是对北房的厦子顶上加了一层彩钢瓦、顶下吊顶装饰,东房门和西挎耳窗子换成了铝合金的,为北房的西边三间内墙安装了集成板组合墙面,所有的门窗粉刷油漆一新,这次维修俺要感谢的是辛寨镇辛寨村的刘延国师傅装修队,另外,还有俺自己一个月辛劳付出。


每一期工程都包含着建设者们辛勤付出和努力,更有诸多的帮助包容期间。对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一家人倍加珍惜,所以,守好老院、管好老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几十年来,电改、水改、日常维修、宅基税、室内卫生、夏日杂草、秋日落叶、冬日水暖保温等样样不敢怠慢。

乡愁依依|杜深付原创散文,老家老屋话沧桑


三、建设历程多忧慰


几十年一路走来,在建设、维修、管理的漫长日程中,有辛酸,更有欣慰,不经意间,常常旧事重现难以自拔。


实力不够,凑合迁就。当年北房上的檩条不够,无能所为的情况下,“掌线的”想法在山墙上放块木板托住两边不够长的檩条;后来,也曾打破了槐木不能上房的禁忌,致使今天北房西挎耳的一间屋顶严重下垂变形。等到西房蓬顶时,更是难能可为,刚刚从院子里锯下来未达标的檩条冒着水硬挺腰杆就上了房,所以,今天的西屋房顶下垂变形,自房脊向两面呈对称的弧形之势。


实力不够,面子难撑。温庄石灰窑长的女儿上门结算所欠的石灰款时,家里几次都拿不出来,又解释不通,她硬是要拿着袋子装家里的小麦口粮顶账。


还有,西房门是从北房替下来的变形们,将就着用上了,一开始就关不严;西房窗是就地取材未干透的杨木做成的,安装后不长时间就成了不能开关的死窗户了。这两处胎里病,我在县城上班十多年后,分别换上了松木门和铝合金窗。


更有令人发直的事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院刚刚修缮落成不久,村里有“能人”站出来,借势要推翻三十年前既成事实的队委会决定,将本家的一间宅基地归公。面对突袭而来的荒诞不经举动,一段时间里全家曾陷于纠结和忧郁之中,幸亏本家大哥们和家人的通力协作,变故得以平息。每每想起旧事,常常热血沸腾,忧愤难耐 。


忧郁难免,而相伴期间更多的是令人温暖的慰藉。就在我们家为新房顶上的苇箔和铺草多次纠结未定准取向时,本家时任生产队长的大哥哥提示,这个问题可申请到队上割苇子解决,并强调这是队里对每个盖房户的特殊照顾。还有一件另人激动的事是,在安仁乡造纸厂上班的二姨夫路过我们家,顺便关心一下建房的进度,刚好赶上我们在为房顶缺少的一半瓦找不到方向而犯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二姨夫现场就明确的表示垫资,并于两天内送来县域出名的赵集窑厂瓦片。在北房施工过程中,本胡同嫁入空河涯村的王桂英大姐来娘家串亲,路过闲聊时,告诉俺她那里可帮忙提供屋内打墙底的优质沙土。像这样许许多多的曲折坎坷都是在侥幸的机缘巧合中轻松化解的,在这里,俺要感谢上苍保佑,感谢贵人相助!


每当为老家的修建历程深感欣慰之时,那项令人自豪的民心工程就不由自主的跃入眼帘。


到老家去过的人,不经意间就会对穿行其间的胡同毫不吝惜地发出赞叹!这里是新农村建的标准化示范缩影。我常常给外人介绍称作“四化”、“三通”、“风水地儿”。


所谓“四化”也就是硬化、绿化、净化、美化的四化,还有自来水、雨污水、电信线的“三通”。说起老家胡同“风水地儿”俺自有深刻见解。


顺应自然北高南低的走势,中间高两侧低的鱼脊拱面,南段两侧低处镶嵌着对应的“龙眼”(雨水井),粉红花砖铺设,脊背面上黄色嵌边的正方形相间设计,远处眺望俨然巨龙蓄势潜伏。路面与绿化带有规则的路沿石相间;雨水自大门前的路面低侧和路沿石形成的两个弧形水道自北向南自然分流,不言而喻,恰好就应了走明水、拦门水、南流水和常青路的易学之道。种种迹象,一言概之,就是俺所称道的“风水地儿”。


往来于“龙脉”之上,欣赏着叶绿花红相间、层次错落有致的樱花、紫薇、黄杨、冬青等四时应景,呼吸着清新自然的新鲜空气,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好不惬意!穿行其间或有美轮美奂之感,这就是大自然赋予辛勤劳动者的馈赠。


而这一示范景观的建设,是深江大哥二〇〇六春季年的统筹和安排。在这里,俺要再次对亲爱大哥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亲自督导建设的这项精品工程表示衷心的感谢!


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迈不过的坎。多年来,每当困难来临或陷于纠结束缚难以自解之时,父母那些年逾越艰辛生活的沟沟坎坎,顽强、坚毅、积极向上的生活历程就随时在脑海中浮现。那是俺取之不竭的财富,更是俺人生的良师益友!


就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说起吧!自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〇年的四年时间里,父母人生巅峰的诸多大事多集中发生在这段时间里。八七年,先是奶奶生病、病故;同年,哥哥完成人生大事——年底结婚。八九年,家中变化最大的一年,建了六间北房,两间西房,一间大门房,还修了影壁墙;同年底,完成了我的婚姻大事。九〇年底,爷爷生病,去世。


为防将来不测只需,而在此前的时间里,父母还为在德州工作生活的哥哥一家购买了老家东邻的一处两间平房和院子。


父母靠耕种七八亩粮田和承包队上的果园艰难维持生计,起早贪黑,节衣缩食。供哥哥上完大学,供我上完高中,供妹妹自费读完了在职卫校,患有脑血管病的爷爷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靠药物维持生活自理,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每当看到父亲消瘦驼背的透支身躯,母亲满头银发忙忙碌碌的身影,无名的心酸常常袭我泪下。

乡愁依依|杜深付原创散文,老家老屋话沧桑


四、坚守初心心无悔


生我养我者父母。感谢父母给予我强健的体魄,感谢父母让我上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学习,这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的动力和源泉。


更要要感恩的是二老将我养育成人又要给我成家时的慷慨。在那个院子挡前的订婚年代,如果不是父母的一诺千金,如果不是以自家的砖院相许,订婚结婚于我恐怕是难以通关的障碍。


我常常责怪自己无能与贪婪,我是滚滚红尘的追随者,我也是一个世俗间懂得感恩的平凡人。事实上,我的自私只是一念之想,而真正的为这个家扛起责任才是我真实的初衷和坚毅的信念,因为我知道我已成人,是该回报父母的时候了!


最早,我先是在工作的学校收获了爱情。婚后,又在学校安了家。再后来,发生了改变人生历程的事是,我到县城上班了,慢慢的在县城有了自己的家,而跨越出这一步的心酸一直深深镌刻在我人生历程的艰辛中。


九三年,借债的辛酸是我一生的痛。我扛着农转非户籍增容费、企业招工工作保证金,跨过企业招工入用考试那道门槛,走进了当时的禹城市人造板总厂,成为一名企业正式职工。彻夜难眠时,家中建房、结婚自己承担的部分债务还有走进县城时的身被重负常常困扰着我,面对工作和生活,饱尝了负重加压的困苦。


九八年,生活稍有好转,父亲的突然离世又给我刚要放缓的心态以沉重的打击。悲痛之余,在老家让母亲一个人种地生活的现状,是那段日子我放不下的牵挂,为了了却对母亲的那份牵挂,为了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经多方努力,我转让出老家的责任田,在县城,为母亲买了两间老旧平房。凑巧的是,不长时间,老旧平房规划拆迁建楼,我因此搬进上了楼房,母亲搬进了我原住的平房院子,自此娘开启了她人生城镇居民的悠逸生活,那些年发自内心的自足和幸福一直挂在老人的脸上,直至年老病危还乡。


我感恩父母的养育,更要感恩父母委以老家传承的重任,将老家这副寄托着无限期望和责任的担子交到我的肩上,我一定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守好老家,做好传承!


同时,我还要感恩当年订婚宴上两位明辨事理方向的贵人。


感谢当年引导我走上工作单位的第一任领导、婚姻媒人、致爱的表亲富存大爷。您在订婚宴上的谆谆教诲我们牢记于心,“房子一定要有老人住的!”我和爱人没有辜负您老的嘱托,我们以真实举动践行了诚挚的信条!房子有爷爷住的,有父母住的、有妹妹住的、也有哥嫂回家时住的。


感谢我的订婚特使,本家的深海大哥哥。您在订婚宴上重审富存大伯的教诲,称赞未来弟媳的褒奖美言,几句话,几十年,在家庭、亲属、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共同的认可。我敬佩亲爱的大哥,您慧眼识人,独具眼力!


老家像一位尊贵的老人,平日里每半月或二十天回家探望一次。那是我们家说走就走的乡村一日游。见一见乡亲,换一种环境;做一次义工,改善一下心情;喝一杯茶,吃一餐大铁锅蒸的包子。秋季里还有核桃、柿子、石榴、银杏等果实回馈,回家真就是满满的收获,满满的知足!


老家是我的根,老屋是我的魂,那里记载着先辈们维艰生活步履的家史和家训,那里有讲不完的故事,那里铭记着装在父老乡亲心中的点点滴滴趣事。


听村里老人们讲,因1966年3月22日下午4时地震,老村里的部分旧房受损;加之1957年新开徒骇河南面河坝后续的几次搬坝南延摊土,老村庄面临压占。两方面内因所致,于是,在国家优抚政策的助推引导下,村庄于1966年整体搬迁至现在的位置。从迁占安置算起,到1989年旧房翻新时,我们家在援建住房里生活了23年时间。感情至深,难以言尽!

乡愁依依|杜深付原创散文,老家老屋话沧桑

亲爱的老家老屋,我一直与您携手同行,我深知您今天的来之不易。您凝聚着先祖的心血和汗水;您承载着父辈的努力、嘱托与期望;您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化身;您是力量的源泉;您见证着世代前人艰辛生活的足迹;您激励着后人们生生不息勇往直前斗志!


此时,念物生情,忧心释然,让我想起了那句赋予人生哲理的散文诗句。


——故乡是我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


——故乡是我年老时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


是的,故乡那是我一生的牵挂!那里生活着忘不了的父老乡亲;那里有装在记忆里的乡间小路和儿时的游戏伙伴;那里的徒骇河碧水是我的天然浴池;那里的杨柳林河堤我的天然氧吧……


那里有我眷恋的老家老屋!


二〇二一年六月(草拟于禹城市水木清华小区家中)


注:作者杜深付,男,中共党员,系禹城市某局机关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禹城市   平房   老家   檩条   影壁   工长   施工队   内墙   本家   乡愁   美文   院子   沧桑   散文   家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