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家好月圆》,家族戏之“扬”,反衬感情戏之“抑”。

于素心与小好终究无法重现《溏心风暴》中常在心与程亮那段令人唏嘘的爱恋。

在殷红的反对下,于素心与小好绝交,她的初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就算小好一封又一封的情书不断地寄去,于素心都不曾回信,唯留小好一腔热情化作流水,黯然神伤。

人生最纯真的初恋在母亲的反对下结束,毫无抗争地结束,固然可以说于素心是个乖乖女,但很显然,她对爱情缺乏坚持。

很多年后,于素心学成归来,回香港做医生,重遇小好。

于素心看到原本应该是少爷的小好在街头送饼,而她自己却留学国外,带着四方帽毕业,她很痛苦,她哭着跟小好说“对不起”。

但是一句“对不起”并不能挽回什么。

只是善良的小好,接受了于素心的道歉,并告诉她,这些年他过得很好,唯一就是很想她却一直没有收到她的回信。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后来,于素心重新暗恋小好(此时小好亦喜欢她)。

就在于素心决意向小好表白时,就因为一辆货车隔住了视线,于素心就认为是天意难违,天意要她和小好没结果,随即转身而去。

如果没有凌至信的出现,就算中间有殷红的阻扰,于素心和小好的爱情也不会如此一波三折,毕竟他们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遇到凌至信,貌似于素心终于找到了最契合自己的另一半。

于素心在一个破碎的家庭里成长,父亲抛弃她们母女早已在她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她既渴望爱,又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

所以她的爱非常脆弱,一辆卡车就能让她对自己的爱绝望,因为没有安全感。

家庭对她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巨大而又充满悲剧的。

一个控制欲到了变tai地步的母亲足以泯灭一个小女孩所有的性格,于素心木讷懦弱的性格让她虽然反感母亲却没有勇气去反抗她,导致初恋的失败。

这个时候的于素心,她的人格其实是有很严重缺陷的。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于素心爱上凌至信其实是很合理的。

首先凌至信的条件是没得说的了,他们的爱情必然会得到殷红的认可也就不至于重蹈她和小好的覆辙。

其次,于素心非常渴望爱和一个正常的家庭,所以一旦她觉得不能和小好在一起,她潜意识多多少少会逃避自己对他的感觉,转向一个更为合适的对象。

现实地说,最适合于素心的男人绝对是凌至信,他们情投意合,地位相当,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关系是对等的。

小好那样不计回报地付出,在真正的恋爱关系中是行不通的。

如果于素心和凌至信在一起,必然是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晴天霹雳打来,原来她的挚爱凌医生是有女友的,于素心莫名其妙地成了小san。

于是,于素心痛苦、哭泣、羞愧、内疚,和凌至信玩分分合合的游戏,还不定序地重复以上各过程。

只是痛苦哭泣之后没多久,于素心居然又可以和凌至信眉开眼笑。

尽管小好不止一次地劝说过她,于素心自己亦曾彷徨过,但羞愧内疚之后的于素心因为无法割舍的“真爱”,开始坚定地走上了小san之路。

很多人不喜欢于素心,除了因为她是殷红的女儿,小时候帮自己妈妈和祖爸传信,间接拆散了荷妈的家庭之外,还由于她对感情的反复性以及缺乏原则。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要自私一回。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不久,于素心成功“上位”了。

不是因为凌至信主动选择了她,而是因为咏琳发觉自己得了重病,不愿拖累爱人,甘愿牺牲自己,甘心让爱。

一个为爱人而甘心让爱给情敌,一个为自己而做小三夺爱,在爱情里,孰高孰低,已经很明显了。

但很显然,于素心没有妈妈殷红那么“命好”,她遇到的男人到底不如当年祖爸那么绝情绝义。

当凌至信发现咏琳染上重病,终逃不过自己良心的谴责,选择了和咏琳在一起而弃于素心而去。

于素心在机场看着凌至信和咏琳离开而嚎嚎大哭的样子,实在很难让人心生怜悯,反而都在心疼一直陪在她身边,为她的痛而痛的小好。

在这一点上,我亦觉得于素心不值得同情。

若她值得怜惜,那咏琳又何辜?

七年全身心付出的爱人移情别恋,咏琳的痛苦不比于素心更深吗?

因为自己身染重病,不愿连累爱人而甘愿让爱,此情不伟大吗?

可以说咏琳唯一的错只是凌至信不爱她罢了。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于素心在凌至信离开后伤心欲绝。

但幸运的是,她旁边有一个小好,在小好的开解、支持、关怀下,她渐渐情伤愈合。

之后,于素心主动暗示小好,重新送出当初小好向她求爱时的爱情蛋糕。

自然地,于素心和小好又开始恋爱了。

然而,凌至信此时又回来了,一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于素心”,让于素心即刻扑入旧爱怀里。

如果不是小好电话打来,恐怕她都忘了自己是别人的女朋友这一事实了。

到此,我倒不知该如何评价于素心了。

一种情况是旧情复燃,身为别人的女朋友,又爱上前男友,那就是脚踏两条船。

另外一种情况就可怕了,她根本就没忘记过凌至信,小好只是她沉沦情海的救生圈,如今上岸了,救生圈自然没用了,所以就被抛弃了。

当然,无论哪一种,于素心本意无心伤害任何人,只能说她对爱情不够专一,摇摆不定。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前面说了于素心在这个时段的人格是不完整的。

影响她行为的主要有两派,一是殷红所代表的欲望派,为了自己的欲望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称得上是自私。

二是荷妈所代表的道德派,遵守道德、自我牺牲。

于素心深受两者的影响,所以在和凌至信的关系中也就饱受这两种观念的折磨。

她并没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处理这种道德与欲望的关系的时候两种观念发生了严重的矛盾。

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到底是顺从心里的欲望还是遵守社会的道德。

往小的说,于素心不够坚定,往大里说,她的道德观念薄弱,明知是做小san还一头扎进去。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凌至信出现的时候,于素心其实还是很喜欢小好的。

之后凌至信两次“拐带”于素心吃东西,于素心也只是把他当成好朋友。

于素心开始喜欢上凌至信是因为殷红和小好两家人的矛盾确实太大了,自己和凌至信在一起时也有儿时和小好一起的感觉,就顺利地移情到了凌至信身上。

诚然,最后于素心是和凌至信是假装在一起,演一场戏给殷红,但你能说她的心不曾动摇过吗?

未必。

只是小好不离不弃地陪伴于素心,甚至帮助她解开对当年抛弃自己和妈妈的生父的心结,使得于素心真正被感动了,知道谁才是真正值得自己爱的。

这是剧情需要,让于素心的爱情,经历波折后,在她说出“知道了自己要什么”后,她拥有了完整的独立的人格。

她成长了,蜕变了,终于不再受殷红的摆布。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曾经,于素心大部分的选择都是殷红给她做的,小部分也是受殷红的影响做的,她就像一个木偶,任殷红摆弄。

可是在故事的最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不是一个好的或者不好的于素心,而真正成为于素心本身而已。

对于于素心来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知道自己应该要什么,自己可以要什么,珍贵和重要得多。

因为这不仅是她人格完整的体现,也代表她相信了爱情,相信自己是能够得到幸福的。

无论《家好月圆》有多少让人诟病的地方,也无论于素心这个角色有多么不讨喜,这对于我来说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于素心的爱情,我看到了她个人的成长,而她的成长其实是有着重要的启发性意义的,比单纯的爱情更现实与深刻。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于素心无疑是幸运的,一生所得,都是她妈妈殷红为她挣得,所有的骂名也都由妈妈替她背负,她只需要做一个乖乖女,富家女,再加上漂亮一点,善良一些,温柔一切,她就是人生赢家。

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她也是一个大写的“惨”字。

在亲情上,于素心夹在两个妈之间。

于素心并不相信殷红所有的话,但她同时又知道妈妈很爱她,所以不能反抗,又不愿苟同。

于素心相信荷妈的为人,但又知道不能和自己的亲妈对着干,所以她在做很多事情时,只能瞒着殷红。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于素心内心很纠结痛苦。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比如去荷妈家陪外公吃中秋饭,这些事情于素心都好想去做,就像小时候一样。

有一次荷妈为了帮莎姨向殷红求情,争吵中,说出了很多真相,殷红对小中的种种放纵,但是对于素心很偏心。

在楼上听到真相的于素心冲下来对着殷红吼道:

这四百万我帮荷妈还,我跟同学借也好,这钱算我的,你们不要再逼荷妈。

于素心她太清楚,殷红一直对自己教育得很好,但是对荷妈的孩子教育都不好,所以她真的很内疚。

从楼上冲下来的于素心内心很煎熬,她所有得到的一切,都是在讽刺她踏在荷妈一家人的痛苦之上。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在爱情上,于素心又夹在两个男人之间。

于素心曾经很喜欢小好,但是因为时间的错失,她又遇到了凌至信。

无奈凌至信又是一个有女朋友的人,她迷糊陷进去,虽然她很想自己醒过来,但是又一次次在爱情里迷失。

直到后来,凌至信选择了离开,她在小好的帮助下走出来。

很多喜欢讨论于素心的真爱是小好还是凌至信。

其实,真爱并不是只有一种形式的,而且不同阶段一个人对于爱的认知也不尽相同。

于素心和小好从小就互相暗恋,长大重逢,有点像家人一般的存在。

于素心开心不开心第一时间都是想到小好,失眠时打电话给小好,要小好哄她,有什么事也都会和小好说,需求他的安慰。

不可否然,于素心对小好的依赖感多过爱情,因为小好从小就像哥哥一样存在,她知道小好只会帮她绝不会害她,有求必应。

这种依赖感+亲切感+安全感是一种爱情,而且是极为稳固的细水长流的爱情。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就像凌至信对咏琳,也许爱情的成分很淡了或者干脆说没有了,但最后他还是选择咏琳而忍痛弃挚爱于素心,也说明了男女结合,感情是否牢固,并非纯粹看男女之情的。

而于素心对凌至信,可以说是更为纯粹的爱情,是相处时的怦然心动,是一点点了解后的崇拜感、是宁愿低到尘埃里做第三者只为不离开他的眷恋。

凌至信很容易被定义成一个脚踩两条船的负心人,你会恨他的犹豫不决,恨他的拖泥带水,恨他一个人导致了三个人的悲剧。

然而恨着恨着,突然有一天,你又会发现这个男人并不是那么可恶,他的悲剧只不过是因为他的不忍心不够狠不够自私。

凌至信终究是做不到彻底背弃咏琳。

因为他永远没有忘记,当初在英国,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是咏琳和他一起吃苦,一起流泪,一起成就了今天这个事业有成的凌至信。

他可以忠于自己的心去爱于素心,也可以在情感上背叛咏琳,但他终究无法像当年祖爸那样不爱了就果断转身,抛弃“糟糠”。

因为他心底的良知不允许他这么做,他欠咏琳的不仅仅只是爱情。

所以即使于素心和凌至信再相爱,从遇见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结局就注定了别离。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以为爱可以排除万难,其实呢,人生中有很多比单纯的爱更重要的东西。

凌至信最后想与咏琳一生一世的心愿肯定是真的,本来就对她充满了愧疚,现在更是无以弥补。

所以他肯定是希望用一切去交换咏琳一生健康,愿意与她白头偕老。

此情是真。

但,请注意,请清醒,如果咏琳没有病,凌至信是绝对会离她而去而选择真爱于素心的。

七年时间那么长,中间也是有过承诺的。

你说过会和我永远在一起,但始终你都要抛下我。

咏琳说出这样的话也不能挽回凌至信的心。

所以,在爱情里,承诺算什么?永远算什么?后悔算什么?死又算什么?

因为即使在咏琳死后,凌至信最难过的一段时间里,他心里始终还是牵挂着于素心。

哎,我发现,每每我把影视剧中的角色人性剖析地太过透彻,自己也跟着哀伤、叹气。

果然还是那句“太阳与人心不可直视”绝对经典。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于素心是最后故事的重大转折人物。

在这个故事的前期,于素心在对自己母亲殷红进行道德评判这件事上一直是回避的。

她喜欢荷妈一家,认同荷妈的为人,但她对自己的妈妈也没有太多非议。

但她也不会和母亲一起去和荷妈作对,也是因为她从小不缺吃少穿,一帆风顺,所以是非观很简单。

她最后和凌至信假结婚,为的是从殷红手里骗取“家好月圆”的大部分股份,然后转到荷妈和祖爸的名下,

她说了让所有人都唏嘘的说话:

荷妈,这份文件,还给你们,我知道这些文件不能补偿这些年来你们家人流的眼泪,但是希望你们能够收下。

最后这场家产大战风波有了不一样的结果。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当然,于素心最后为了所谓的人生道义背叛一路呵护自己的母亲,真的想不到,不过又在情理之中。

她就是这么心地善良,这么地“不食人间烟火”,这么伟大的“雅典娜公主”。

这或许就是电视剧想传达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无助,连自己女儿都要反你,正义高于一切。

我在写殷红的时候说过,她这一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教出一个三观极正的女儿,即便中间走错过路,也会在痛苦之后挣扎着要醒过来的人。

于素心面对7个亿而面不改色地立马归还荷妈,若是现实世界遇到这样一个人,我一定把她当神来拜。

因为她的那句“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应该拿”,是很朴实却极难执行的真理。

《家好月圆》:于素心的自我“找寻”之路

~END~

(图/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到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家好月圆》殷红:她是真小人,也是伪君子

《家好月圆》荷妈:人生是一个循环,善良是所有快乐的基础和根源

《家好月圆》祖爸:过于完美的结局,反而提醒我,这更似童话故事

《家好月圆》祖爸:过于完美的结局,反而提醒我,这更似童话故事

溏心鲍鱼,外表坚硬,内在软糯,做人就该这样,既坚强又柔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月圆   素心   重病   美文   人格   善良   家人   爱人   痛苦   道德   欲望   母亲   自我   妈妈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