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效应,是激励还是魔咒?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

在这个大信息时代,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人和事都是以标签化进行检索的。

你浏览网页的时候会让你先根据自己的兴趣标签选择自己的偏好,“电影”、“旅游”、“宠物”、“读书”等等。

你的朋友圈里的好友,你会根据你对他们的了解贴上标签“爱吃奶糖的贝贝”,“不苟言笑的刘老师”。

我们经常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标签,不仅仅是发生在孩子身上,成年人的生活里也是,可是这真的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哪怕是一个好的标签。

标签效应,是激励还是魔咒?

如在网上经常看到别人说,上海人就是很排外啊!河南人都是骗子!广东人什么虫都吃呢!我的天?东莞?那是歌舞升平,红灯绿酒啊!

大家都很理想主义,希望自己不被定义不被贴标签,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被充分尊重。但社会的运转就是需要给人贴标签的,贴标签确实是我们最快认知世界的方式。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现象被称为“贴标签效应”,也叫做“暗示效应”。所谓贴标签效应具体是指,当一个人被某个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自动进行自我印象管理,从而使自己的言行与所贴的标签相一致。就像有人被贴上了慈善家的标签,从此便越发高调地做慈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层出不穷一样。

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贴上的标签,无论是“好”是“坏”,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标签效应,是激励还是魔咒?

01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

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

标签效应,是激励还是魔咒?

在社会学领域,“标签效应”都得到了验证。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罗森汉恩博士于1972年进行了著名的罗森汉恩实验(后来也被称为“假病人实验”)。罗森汉恩博士招募了8个人(三女五男)扮演假病人,他们分别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学家,一位儿科医生,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画家,一位家庭主妇。

所有的假病人都告诉精神病医院的医生,他们幻听严重。但是除了这个症状以外,他们所有的言行完全正常,并且给问诊者的信息都是真实的(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职业外)。结果,他们8人中有7人被诊断为狂躁抑郁症。

罗森汉恩的研究有力地揭示了诊断标签的危险性——标签效应:一旦医护人员认定某一个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会把他的一切行为和举止视为反常。

其实,有时,“病人”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倒是“医生”的眼力和判断力。

后来,罗森汉把这项实验及其结果写成一份研究报告,发表在赫赫有名的《科学》杂志上,论文的名字就叫做《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

标签效应,是激励还是魔咒?

02

人们常常会依据自己的第一印象给遇见的人和事贴上标签,进行分类,然后再按照所贴的标签下定义,作判断。

标签这种东西,一旦被打在身上,便很难消除外界的看法。

它代表着你就是这样的人,对那些没有真实接触过的人而言,标签成了他们了解自己的一个途径。

最怕别人没有真实接触过,就以标签作为衡量一个人好坏或者品质德行的标杆。

叔本华曾说过:人们通常关注的是世俗常规给予一个人的角色和位置。所以一个人就像商品一样地被贴上标签并受到商品式的对待,至于这个人的自身是什么,根据其个人素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只是随意地,并且只是意外地提及。

人皆有错,我们都在某些时候犯错误,做傻事,世上总有一些事情我们并不擅长。我们有时候举止失态,有时候信口开河。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能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们可能在工作中碌碌无为,我们可能忽视体格衰退的症状,我们还可能做出不明确的财务决定,或者达不到向往的目标。

如果我们给自己贴上标签,把自己看作白痴、坏蛋、蠢材、懒骨头、失败者、丑陋的人或者无能的人。我们就对自己整个人做了大错特错的过度概括,这种概括的根据是非常有限的。

结果,我们贬低了自己的价值观,并且体验到其他让人衰弱的情绪,例如内疚、羞耻、焦虑、抑郁和憎恶自己。

当一个人的思维受到局限的时候,那么他所创造的成果也会受到限制。

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如果没有麻雀告诉它天地之大,它永远也不知道,也不会想着从井底跳出来。

人也一样,受阅历和认知的局限,不可能全面了解事物,如果有一群人各抒己见,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毕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还有些人喜欢给别人贴标签:“那家伙很讨厌”;“我老板是个怪物”;“我嫂子是个泼妇”;“那个政客不受欢迎”。

给别人贴标签,就像给自己贴标签一样不合理,因为这都是仅凭一两个行为或者一两个特点就概括了整个的人。贴标签还是一种自我挫败的做法,因为它对你的愤怒和憎恶火上浇油,浪费你的精力,还使你跟别人难以相处。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神和极少数圣人才没有问题,而我们人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对于显而易见的心理病人,我们当然能觉察到,但对于一般情况下正常但又潜存问题的众人,我们是处于一种无知状态的。

所以,撕下别人给你贴上的标签,也撕下自己给自己写上的标签,摆脱标签的束缚,做回真实的自己。

标签效应,是激励还是魔咒?

03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家长,要警惕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

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坏孩子”“差生”“笨蛋”等符合某个心理条件的标签时,那个标签将掩盖他的所有其他品质,甚至优点。

无论那个孩子做什么,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那个孩子“差”“坏”“笨”。人们歧视性的眼光和态度会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向着人们的偏见——标签所指的方向发生偏转。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标签”态度不及时转变,最坏的结果就会发生:我们对孩子的负面看法(或者说,负面期望)可以变成孩子的自我确定,导致一个当初也许并不坏、并不差的孩子真的会成为一个“差生”或“坏”孩子。

成长中的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犯些错误正常现象,家长一定要就事论事,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禁锢了孩子的一生。

标签效应,是激励还是魔咒?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我们看到:“既然我们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首先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来自他生活环境的影响。

成人说话的语气和语言直接表达了成人话语背后的真实感觉。如果成人带着愤怒,嫌弃,不尊重的感觉去管教孩子,那么孩子就只能体会到来自成人的这些感觉。

从而容易否定自己,或影响对自己的认识。

不要让标签掩盖了孩子本来的真实面目,也不要让标签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扎上永不磨灭的伤痕。

需要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我们成人。只有成人改变了引导的方式,才能保护孩子健康地成长。

人不是商品,不能简单用一个标签归类。但我们无意中脱口而出的评价,以及其他类似的负向“期望”,会变成标签,甚至变成钳制孩子思想和行为的魔咒,影响他的一生。

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正如你我一样,身上一定会有好的标签,也会有坏的标签。

我们应该多多利用它积极的一面。

面对消极的一面,我们可以反思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状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千万不要让消极的标签真正的附体,成为一个消灭自己的魔咒。

我最喜欢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说过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标签效应,是激励还是魔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效应   实验者   标签   举世   贴上   美文   负面   慈善   病人   结论   成人   印象   身上   家长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