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老子最高深的智慧

《韩非子·喻老》中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楚庄王想发兵讨伐。庄子劝谏道,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在越国之下。

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由此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

这也启示我们,想要正确认识事物,有时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老子最高深的智慧

01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说一件东西,用秤称过,才知道它的轻重;用尺量过,才知道它的长短。

世间万物,也都是这个样子,要经过某些标准的衡量,才知道究竟。而一个人的心理,更应该如此,经常反省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

有位哲学家在他晚年的时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别人都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他说,我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上帝在每个人的肩上都挂了两个袋子,一个在胸前,一个在背后。前面的袋子装着自己的优点,后面的袋子则装着自己的缺点,结果,每个人只要一睁开眼睛,看见的就是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所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最优秀,而别人最愚蠢,因而对别人总是求全责备,对自己总是肯定赞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老子最高深的智慧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一个人,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而能认识自己才算上真正的聪明。

何谓自知之明?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圣人都有自知之明,无非是因为他们都留着一只眼睛审视着自己。

王阳明说:“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莎士比亚曾说,“愚者自以为聪明,智者则有自知之明。”

许多人自以为自己已经看穿了一切,高人一等,实则不过是自娱自乐的小伎俩罢了。

做人万不可自以为是,要懂得反求己心,认清自己的不足,坚持学习,不断成长。

卢梭的传世经典《忏悔录》中,开篇说道:“深知自己,也知世人。”一个深知自己又知世人的人,想必是很难迷路的。因为无论走了多远,他们都始终记得自己的坐标在哪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老子最高深的智慧

02

童安格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唱到: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你说我像梦忽远忽近,你说我像迷总看不清......说明作者对人与人交往感悟之深,才会写出优美的哲理性歌词

事实上,读懂自己很难,塑造一个好的自己更难。在我心中,读懂自己就是要用纯洁的心去塑造自己。读懂自己,就是要不断地与自己谈心,要与自己过意不去,在成功的时候总结失败时的教训,在失败的时候查找成功时的经验。

只有读懂自己的人,才能真正读懂人生大书,因为这部书的作者是自己,读者也是自己。

很多哲学家都说过,每个人无法了解另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确我们连自己都不了解,何况是别人。“我是谁”也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

看人如看己,责人先问心。他人是己心的一面镜子,世人是自己的一个比照。

长于自检,短于责人。凡事要留有余地,话不说绝,事不做绝 。笑话别人之前,先检查自己,人人都有可笑之处。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有境界,能看远;有肚量,能看宽;有涵养,能自持;有锋芒,能内敛。

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多一些观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

有位家庭主妇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她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中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当她送花到佛堂时,碰巧遇见智闲禅师从佛堂出来。智闲禅师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鲜花供佛,根据佛典记载,常以鲜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闻言十分欣喜,又有几分疑惑:"我每次来您这里礼佛时,觉得心灵就像被洗涤过一样,清凉无比,但回到家中,很快就心烦意乱起来。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我该如何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凉纯洁的心呢?"

智闲禅师反问道:"你以花礼佛,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这一截花梗已经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花就容易凋谢!"

智闲禅师说:"这就是保持一颗清凉纯洁之心的方法。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像瓶中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通过不停地换水,即不停地自省、检讨,改掉陋习、缺点,才能净化我们的心灵,不断吸收来自大自然的养分。”

信徒听后,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老子最高深的智慧

智闲禅师的话说得对,我们的心灵在复杂的环境中,难免要沾惹灰尘,使灵性被掩盖,因此要时时清理。只有善于自省的人,才能真正明心见性、把握自己的人生。

因此我们要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看住自己那一颗狂野的心和无限的贪欲,你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谁,你才能明白这世间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你才能看清人的本心,从而看清别人。因为你所思正是别人所思,你所欲正是别人所欲,你所苦正是别人所苦,这样推己及人,既看清了自己,又看清了别人。只有这样,才能明白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获得内心的自在和宁静。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那些认真审视自己,时刻反省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觉悟。反省是一棵智慧树,只有深植在心中,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老子最高深的智慧

03

1962 年,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顿将一家零售店开在一个小镇街角,后来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发展成了全球知名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

有人问山姆·沃顿为什么能成功。山姆·沃顿十分坦然地说: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没有钱。如果我们有钱,我们可能走出小镇去办公司,也可能直接做大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了。因为没有钱,我们只好龟缩在街头拐角的小店里,每天跟邻居做生意。但这样做的好处是,你知道每家每户的情况,他们都不宽裕,你要为他们精打细算。这样我们就与我们的客户成为了一个整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商业优势。

所有的成功都是偶然与必然的碰撞,而清晰的自我认知永远是必然因素中的重要一环。

成功的人都自知自身优劣,懂得团结身边的力量,实现最大的价值。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人都有许多美好的梦想,人人都希望寻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但世事无常,美好的梦想有时会在瞬间被无情的现实击打的粉碎。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成千上万个对手,如每一次赛跑、每一次竞争、每一次争斗、每一个利益……数也数不清。

人生最大的敌人、最难对付的敌人是谁呢?其答案就在眼前,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每个人匆匆忙忙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走,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知识,有人追求快乐,而这些追根究底都是人与自我欲望的较量。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人生漫长,与其羡慕,不如奋斗;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与其战胜他人,不如战胜自己。

可以说,真正的修行,就是先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无论怎样都要谦卑地低头向下,就像一棵饱满的麦穗。知道了自己的迷惑,才能学会谦虚,谦虚地做人做事,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老子最高深的智慧

参考文献:南怀瑾:留一只眼睛,看住心中的狂野与贪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佛典   楚国   山姆   花梗   佛堂   什么事   知人   知者   禅师   自知之明   信徒   高深   袋子   美文   清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