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带民奔富路——记利川市谋道镇中坝村党支部

全媒记者 张宝训 蒋姮 通讯员 陶辉

连日来,气温骤降,平均海拔1350米的利川市谋道镇中坝村,山林间薄雾缥缈,小山村若隐若现。朦胧的山、树、房屋,构成一幅水墨丹青。

跑企业,谋划来年旅游思路;访村民,动员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像屋内燃烧正旺的炉火,中坝村党支部和驻村“尖刀班”满怀激情,奔波在山村每个角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火车头”带领下,中坝村撕掉“软弱涣散”标签,摘掉贫困帽,带领村民实现小康。

今年,中坝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员当先锋

“告别按部就班的机关生活,回村里过上简单生活。”10月26日,中坝村党支部书记冉顺祥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时间回到2008年,此前任重庆市酉阳县人武部政委、酉阳县委常委的冉顺祥,放弃留在酉阳担任县级干部的机会,回到中坝老家当农民。

无论到哪里,冉顺祥时刻铭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回村后,看到村民的蔬菜瓜果出不了山,冉顺祥便自掏腰包修路,解决了3个村民小组30多户出行难题;四组村民吃水难,他花钱架水管,让一管清泉进农家。

“你有领导经历,为人正直、有魄力,希望你站出来带领大家干。”2018年,村“两委”换届大会上,村里26名党员把票投给了冉顺祥。

“火车头”带民奔富路——记利川市谋道镇中坝村党支部

冉顺祥(右二)带领村民栽种茶苗

冉顺祥没有拒绝。此后,中坝村有了“领头雁”。

说干就干!冉顺祥从抓好班子建设入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此改变村委会软弱涣散的状态。

村委会班子成员每天按时上下班,每星期组织一次学习。村党支部按“奖勤罚懒”要求考评相关工作。很快,村干部积极性增强,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建好党支部班子还不够,还得发挥村里党员的作用。在村党支部带动下,村里许多党员主动站出来,支持并参与村级事务,不少进步村民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89岁的杨永德老人有70年党龄。村里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热心肠的他主动请缨帮邻居打扫卫生。

十一组老党员张可华种植大黄获得可观收益。当村里因地制宜发展大黄时,他主动站出来,不仅给村民提供种苗,还免费教大家种植技术。

……

产业发展、矛盾调处……处处都能见到共产党员的身影。一名名共产党员,就是深山飘扬的鲜红旗帜。

发展有思路

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中坝村海拔高,土地贫瘠,绝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全村1317人,常年在家仅500余人,且以老人小孩为主。

如何找到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带领当地村民发家致富,是村党支部思考最多的问题。

考虑到村里劳动力不足等实际,结合该村资源优势,村“两委”确立“长短结合多面开花”发展思路,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山桐子作为长线发展,种植大黄、贝母等中药材作为中期发展,发挥与苏马荡临近的区位优势,种植蔬菜、甜玉米等,鼓励村民喂养鸡鸭猪等家禽、开办民宿,多渠道增加短期收益。

因发展茶叶周期长、见效慢,许多村民起初并不赞成,仅二组当时就有40户投反对票。“如此平坦的土地,拿出来栽茶苗,不划算!”

“火车头”带民奔富路——记利川市谋道镇中坝村党支部

村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

“茶叶对劳动强度要求不高,不仅可流转土地得到收益,还可以在基地打工挣钱。”“采摘季可以采茶,淡季依然可以出去务工……”村党支部通过小组会、院坝会给村民算细账,并积极引入市场主体,与村民签订销售协议,免除村民后顾之忧。

没有做不通工作的群众,只有不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村干部三番五次登门,细心给村民讲政策、谋远景。

“钉子户”向智是二组最后签下流转协议的村民。土地面积那一栏,他主动写上全部10亩当家田。

村党支部引入市场主体——利川市新联达农业旅游发展公司。村干部帮助企业流转土地发展茶叶,争取补贴措施,为产业市场化铺路。

“火车头”带民奔富路——记利川市谋道镇中坝村党支部

村里办事大厅

三犇肉牛养殖场几名合伙人都是中坝村年轻人,在村“两委”号召下,他们返乡支持家乡发展,合伙发展养殖业。用电问题是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知晓情况后,村党支部主动联系电力部门,帮助养殖场安装三相电,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村党支部带领下,中坝村共发展山桐子1200亩、优质大黄450亩、贝母200亩,建立茶叶基地600亩,解决村民就地就近就业80余人,全村人均收入达12021元。2019年,中坝村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湖北省集体经济发展奖”。

治理出新招

近年来,中坝村日新月异,全村道路硬化,建起安全水池,有了百姓广场。“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中坝村又提出“创全市最干净村”目标。

人居环境整治之初,许多村民不理解。“管天管地,还管我屋里卫生?”

院坝会、小组会、支部主题党日……村“两委”抓住机会宣传政策,做村民思想工作;党员“一对一”帮带小组环境卫生落后户;选出17名保洁员,负责村级4.8公里主干道和22公里组级公路保洁;评选“中坝之星”,设置曝光台,制订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环境整治行动。

乡村之美,美在人居环境,更美在乡风民风。

“火车头”带民奔富路——记利川市谋道镇中坝村党支部

中坝村航拍图 陈小林 摄

为化解村民纠纷,中坝村成立调解委员会,发挥党员和乡贤力量,确保矛盾处理“不过夜”。

冉顺祥清楚地记得,他上任之初就被老上访户老邓堵在了村委会。

老邓在外流浪20多年,2011年回村。无房无地的老邓一边靠捡垃圾为生,一边不停上访。

冉顺祥召开村支“两委”会,分析政策,研究解决办法。最终,老邓被纳入易迁户喜迁新居,村里还安排他当护林员,同时负责水池水源管理。

“小问题不出组,大问题不出村。”这个昔日矛盾纠纷多、民风彪悍的村落,如今变化惊人。

“几年前,一个星期要调解六到七起纠纷,现在一年遇不到一件扯皮事……”冉顺祥感慨,有了村党支部这个“火车头”,中坝村村容整洁、民风向上、产业兴旺,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傅小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利川市   党支部   院坝   小组会   桐子   大黄   全村   村委会   民风   共产党员   村里   村民   茶叶   党员   主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