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赞臣新妈妈读本:宝宝语言发展中的这个大坑,妈妈记得绕开

众所周知,宝宝们“比拼”的“起跑线”,越来越靠前。为了让宝宝们尽早“开发潜能”,不少爸爸妈妈不可谓不用心:

宝宝还不会说话?那也不能闲着,先增加一下“输入”吧。英文动画片、英语童谣、古诗词的音频先开起来,让宝宝“磨耳朵”。而且,当宝宝听到有趣的音频时,好像也很感兴趣,挺高兴的。

那么,如果爸爸妈妈是不是可以让孩子多听这些音频去学说话,而自己也乐得多一点“清闲“的时间呢?

确实,现在不少孩子都有从非常小的年龄段就有听电子音频的经验。很多时候是爸爸妈妈忙得转不开,就打开这些绘声绘色的声音频道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受到听觉的刺激,就安静下来不再吵闹。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可以通过这些电子音频学习语言。事实上,这需要孩子对语言有一定的基础。作为启蒙来讲,这些电子音频是不合适的,用它们替代成人和孩子的语言互动,是会妨碍孩子口语的发展。

你的声音,有特别的意义

当孩子出生后,成人的声音是不同于环境背景音的特别的声音。

一方面,孩子在子宫里有一些间接预备,他能同时感受到妈妈的声音和情绪;另一方面,出生后成人的声音也会和他的切身感受紧密相关。比如说,他听到“妈妈抱”,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身子腾空起来,视野也跟着改变;他听到“给妈妈亲一下”,就会感觉到自己脸上突然有一些触觉的体验。

正是这些感受,赋予了这些声音特别的意义,帮助孩子和环境中的其他声音区别开。

在语言启蒙的阶段,如果人类的语言通过电子音频的方式给予孩子,并且大量替代了成人和孩子之间语言的互动,那么代表语言的声音将变得没有意义。孩子听到这些声音,的确会受到吸引而安静下来,但是因为缺乏场景可以联系,也就不能参破其中的意义。久而久之,人类的语言就会沦为背景音,和环境中的火车隆隆的声音一样,被孩子忽略掉。

美赞臣新妈妈读本:宝宝语言发展中的这个大坑,妈妈记得绕开

孩子需要观察、模仿发声动作

而且,孩子学习语言,是需要锻炼自己的发声器官的。他需要观察成人脸部的肌肉、嘴部的动作。所以,理想的环境下,我们最好让孩子有充分观察的机会,这样孩子才能够去模仿和练习这些说话所需要的生理部件。

所以,仅仅是提供电子音频给孩子,而不给孩子参与真实的语言活动,孩子就没有模仿的对象,也没有路径去练习和发展口语。

当然,大部分孩子,其实生活中还是以成人真实的语言互动为主、电子音频为辅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了解到电子音频不能作为语言启蒙的工具的原因,才能主动避开孩子语言发展中的第一个大坑。

等到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经验,可以理解大部分音频内容的时候,我们再去提供这些,才是有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语言   妈妈   宝宝   大坑   读本   口语   成人   安静   音频   爸爸   说话   意义   人类   声音   环境   孩子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