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名字而被耽误的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叫益肾化湿颗粒,之所以称其为被名字耽误的中成药,是因为此药大多时候被用来辅助治疗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

并且很多中医并不知道这个药,但这个中成药可大有来头,治疗范围也很广阔。@快问中医

因名字而被耽误的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

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做过尿常规检查,其中“尿蛋白”一栏的结果可以提示是否小便中有蛋白。

因名字而被耽误的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

患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的功能会减弱,便导致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透过肾小球,从而形成蛋白尿,所以尿常规检查时,呈阳性反应。

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正确,是会发展成肾衰竭,影响生命。

因名字而被耽误的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

中医理论认为,我们摄入的食物,通过胃的腐熟纳化后,可转化成“水谷精微物质”,而这些物质需通过脾的运化,输布全身,充养机体。

如果我们脾胃虚弱,便无法运化食物,导致湿邪内生。而中医对"蛋白尿"的认识,其中有一种理论便认为,是这些湿邪进入肾脏,从而引起“蛋白尿”。

所以针对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湿邪困肾而引起的“蛋白尿”,治疗思路应该以健脾去湿为主,可以选用益肾化湿颗粒治疗。

因名字而被耽误的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

益肾化湿颗粒说明书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泽泻、清半夏、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黄连、白芍、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

作用消升阳补脾,益肾化湿,利肿。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虚湿盛证出现的蛋白尿,兼见水肿,疲倦乏力,畏寒肢冷,纳少等。


前面我们说过益肾化湿颗粒大有来头,原来是因其出自名方:“升阳益胃汤”。

这是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的方子,李东垣是脾胃论的创始人,他的方效果显著,流传后世的很多,升阳益胃汤便是其中之一。

因名字而被耽误的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

升阳益胃汤

原文: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沥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组成:黄芪 、半夏、 人参、 炙甘草、 防风、 芍药 、羌活 、独活、橘皮、 茯苓、 泽泻、柴胡 、白术、黄连、生姜、大枣

方解: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

因名字而被耽误的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

升阳益胃汤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运用广泛,如慢性胃炎、胃肠性感冒、慢性肠炎等,虽属不同疾病,但病因相同,均为脾胃虚弱,升清降浊功能紊乱,故可使用本方治疗。

此外,升阳益胃汤在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性疾病,五官科疾病、癌症术后调理等领域,只要有脾胃虚弱、湿邪困脾、升降失调的表现,都可应用本方加减治疗。

而益肾化湿颗粒的组成和升阳益胃汤完全相同,所以益肾化湿颗粒的治疗范围应该更加广阔。


关注@远行中医,让我伴你健康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颗粒   羌活   泽泻   蛋白尿   半夏   白术   柴胡   独活   茯苓   黄芪   脾胃   黄连   甘草   中成药   人参   虚弱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