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钝性主动脉损伤

——较新的设备是否起到了作用?

介入治疗钝性主动脉损伤

钝性主动脉损伤分类

钝性主动脉损伤(BAI)患者通常很年轻,有解剖学方面的考虑,这使得传统的血管内修复成为一个挑战。小而不同的主动脉直径,陡峭的“哥特式”弓形结构,以及小直径的通路血管在这类患者中很常见。

在过去的十年中,对BAI患者进行血管内修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多个系列的短期和中期随访表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外伤性主动脉损伤开放修复术的一种可行的选择。几项研究已经证明,与开放修复相比,腔内修复BAI可降低死亡率和截瘫发生率。最近由血管外科学会认可的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创伤性胸主动脉损伤的腔内修复应优先于开放手术修复或非手术治疗。据报道,脊髓侧支循环受损导致的截瘫在创伤性主动脉破裂的开放修复中被报道,但在多项荟萃分析中明显缺失,其中对钝性胸主动脉损伤(BTAI)的TEVAR进行了研究。

介入治疗钝性主动脉损伤

主动脉损伤介入治疗



直到最近,医生还被迫使用支架移植物,这种支架最初是为治疗年轻患者群体中的动脉瘤性疾病而设计的。小动脉中移植物尺寸过大可能导致装置受压。移植物塌陷也可能是由于近端支架移植物沿主动脉弓内曲缺乏对位所致。最近发布的可整合GORE®TAG®设备解决了主动脉大小问题,可成功治疗主动脉直径小至16 mm的患者。

解决方案


修复取决于损伤的类型,修复的时间取决于患者的相关损伤。内膜撕裂(<10 mm)在非手术治疗下愈合。华盛顿大学对BAI的临床治疗指南如下:

所有有BAI放射学证据的患者都应该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抗脉冲治疗,如果耐受的话,再加上抗血小板治疗(81毫克阿司匹林)。


对于所有小于10 mm的内膜撕裂,单独观察并间隔30天内行CT血管造影是合适的。


对于较大的内膜瓣(>10 mm)的选择性处理是合适的,在7天内重复成像以评估进展情况。如果可能,进展的证据应该通过血管内修复来处理。


所有在CT血管造影上有主动脉外轮廓异常的患者,如果从其他相关损伤中存活的可能性很高,应该考虑进行半选择性(<1周)腔内修复。对这些患者应按1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隔一年进行一次CT监测。出现低血压和主动脉弓血肿>15 mm的患者应在更紧急的基础上采用腔内治疗。


在大多数BAI患者中,有意识地覆盖左锁骨下动脉而不进行血运重建是很好的耐受性。


如果故意提高平均动脉压被认为对患者有益,则应考虑对有创伤性脑损伤和主动脉外轮廓异常的患者进行早期修复。


TEVAR治疗BTAI的短期和中期结果令人鼓舞,但主动脉生长对移植物解剖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BTAI血管内修复后,胸主动脉近端扩张最小,左锁骨下动脉远端部分扩张速度稍快。创伤人群倾向于年轻,成功修复后有望存活数十年。BTAI血管内修复后,胸主动脉近端扩张最小,左锁骨下动脉远端扩张速度稍快。创伤人群年龄偏小,修复成功后有望存活数十年。随着生长而发生的主动脉重塑,对移植物迁移的担忧仍然有效,坚持长期的随访方案是当务之急。

结论


较新的设备无疑对BAI的管理选项产生了影响。具有抗压缩能力的兼容设备为这种危及生命的情况提供了潜在的永久性解决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主动脉   损伤   脉压   主动脉弓   外轮   锁骨   选择性   支架   动脉   创伤   直径   血管   患者   年轻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