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古往今来,茶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是以古老的,传统的一种形象存在,茶所引申出来的茶文化的内涵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不断被后代人所丰富和发展,其中,衍生出来的大家普遍认同的茶的精神。同时茶的精神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来贴合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滋养着大家的身心。

这一株生长了上万年的植物,在六千多年前被我们的祖先发现,然后穿越过漫长的时光,演变成为人们手里的一杯茶。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车轮中,他黯淡过,闪耀过,却从来不曾被时代抛弃过,这很大部分也是因为茶之精神一直被人们所认同和接纳。

何谓茶的额精神?茶的精神,往往体现在茶的各种泡茶步骤以及喝茶的形式中,比如茶道、茶艺、茶礼等。虽然叫法不同,但都是随在传递茶的品质茶,收获一份茶道中的一份心灵感悟,去领悟所带来的心灵上的一种滋养。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一、尽管饱受煎熬,依旧无私奉献

茶,虽然只是一片树叶,就是大自然无价的馈赠,它从存在的开始就一直默默的汲取天地之精华,自愿选择生长在最贫瘠的环境里,接受最恶劣气候的洗礼,不论酷暑还是严寒,日积月累用自己的叶子释放出清新的氧气,同时生命不断的循环往复,茶芽供人类采摘,直到自己再也抽不出叶子的时候才慢慢枯萎,剩下的枯枝变成最后供人类拿去焚烧取暖。

它从来索取的甚少,一直在付出自己的全部,采摘下来的叶子又要经过一道道暴晒、揉捻、翻炒等工序的千锤百炼,采摘制茶,制茶采摘,人生的煎熬它也算走过一遭又一遭,只是为了在经历这些之后,把苦涩留给了自己,释放出来的都是清新的茶香,这种无私就这样循环了几千年。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二、与世无争,悄然绽放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与世无争,或是深山的原始森林里,或是在茶农们种植的茶园之中,可能是一场春雨过后,不显山不露水的默默的抽芽,就算前一天刚采摘完,第二天总还是能给采茶人一个惊喜。

道家典籍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道家认为,欲做到清静就须“目无所见,耳无所听,心无所知”。

茶是有灵性的,也有自己的品格,清神静心,顺应四时,与世无争;不浮华,静静地在岁月中沉浮,即使没有人欣赏,依然悄然绽放。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三、低调谦逊,有度量

茶吸收着大自然的灵气,日月之精华,内化了丰富的有益成分,那些有益成分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帮助,冲泡成茶水之后,不仅能给饮者解渴,还能获取一些对身体好的物质,除此之外,茶香优雅也是让人闻之心旷神怡,这是茶的一种功德。

茶是低调的,不张扬,从没想过能得到茶客们的赞美。正所谓:“不求果报,必为名闻”,低调谦逊,度量不凡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四、众生平等,一视同仁

一片叶子从自然界到经过加工成为了我们手中喝的茶,这一历程下来积攒了很多的意义。茶可止咳、会友,能养生,然后悟道。专业的茶艺师研究了那么多泡茶的姿态、方法,去表达出她对于茶的感受;耕作的农民在田里干完活,满头大汗的拿起大碗大口大口的喝下半壶的茶水,瞬间嘴巴到喉咙瞬间变的舒服,这是农民对于茶的感受,是一种简单的满足。

茶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感受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我们的口舌、感受、身心都有他们的平等。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位、什么性别、什么年龄,在一杯茶面前都是平等的。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五、初心不变,传递至善

一片叶子,坚守一份初心。吸收天地之精华,鲜叶成为茶的那一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希望将最本真最醇厚的滋味带给人类最享受的味觉体验,茶的初心,不辜负,不将就,愿意倾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去配合着茶人制造出真正的一杯好茶。

相由心生,茶也由心生。每一片叶子都希望将自己做做纯粹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反观人类呢,希望也能做到没有掺假,没有敷衍,不辜负茶的初心和善心。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茶的五种精神,你在喝茶过程中领悟到了几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大口   精神   初心   茶道   与世无争   茶艺   谦逊   道家   度量   低调   平等   生长   叶子   人类   精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