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屠杀功臣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建国之后,对开国时期的功臣大开杀戒,先后制造了蓝玉案、胡惟庸案、空印案,受牵连者不计其数,光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就被杀三万多人,而在这三万多人里,大部分是开国功臣,比如李善长、蓝玉等等,全部被杀,一时之间,朝野震动,人人自危,生怕说错一句话,办错一点事,担心掉脑袋,更害怕灭九族,连徐达都未能幸免,那么朱元璋为何要痛下杀手,对自己昔日的兄弟斩尽杀绝呢?

如果不处理掉这些人,他会觉得非常不安心。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来形容朱元璋的这种做法。

朱元璋屠杀功臣的真正原因

皇帝朱元璋

其实,如果说朱元璋没有安全感,宋太祖赵匡胤已经为他率先垂范,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达到了“双赢”之目的,如春风化雨,又传下一段美名,岂不更好?以朱元璋之英名,不可能不知晓这一点。那么,老朱为什么还会如此“下狠手”解决跟他患难与共的兄弟呢?

这貌似既不合情又不合理的做法自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朱元璋屠杀功臣的真正原因

草民朱元璋

第一,朱元璋为了对大明加强统治。朱元璋出生于穷苦家庭,因此从小就非常痛恨贪官污吏。而有些开国功臣因脱离了原本的贫困生活,从被压迫者,摇身一变,成为了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就开始奢侈度日、欺压百姓,更甚者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威胁到了新生的大明政权,被诛杀的蓝玉、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就是如此。而明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需要用民心治国,用重典治吏。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朱元璋从开国功臣头上动刀,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让官民信服的作用。所以,朱元璋固然对功臣大肆屠杀,对老百姓,却是出奇的温和。


朱元璋屠杀功臣的真正原因

徐达被赐死

第二,朱元璋选择继承人重在贤德,而太子朱标为人温和,政务处理的也井井有条,不喜杀戮,但是却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守成之君,朱元璋不止一次在众人面前夸赞朱标的贤德,并相信朱标肯定能开辟出一个和平清明的盛世,但对于这些骄兵悍将,朱元璋是非常不放心的,虽然朱标可以驾驭的了他们,但是新皇登基,总要用两种手段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一是杀人立威,二是重德减刑,施以恩惠,朱元璋为了让朱标能够在自己死后更好的驾驭群臣,避免留下骂名,这才为朱标背锅,将这些骄兵悍将们一网打尽,而让朱标再对满朝大臣施以恩惠,一举扫清洪武年间的苛政和严刑酷法,作为一个父亲,朱元璋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肯定不会为了立威杀掉这群功臣,因此朱元璋才为朱标选择了第二种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功臣   大明   杯酒释兵权   结党营私   明朝   苛政   重典   斩尽杀绝   百废待兴   贤德   悍将   恩惠   温和   做法   原因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