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佑樘为什么坚守一夫一妻制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男人一妻多妾是寻常事,而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更是被小说、戏曲等反复演绎,不胜枚举的宫斗戏在银幕上长盛不衰,即使是刚过世的赌王何鸿燊,也有四个老婆。唐玄宗李隆基虽然极是宠爱杨贵妃,但后宫佳丽三千也忙得他不亦乐乎,晋武帝司马炎皇宫人数一万余人以致于头痛得他不知晚上魂归何处,而后赵第二任皇帝石虎更是把皇宫扩编到四万余人,即使是混得最惨的光绪皇帝,也还一后二妃。

但是,422个皇帝中就有这样一朵奇葩,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他坚决维护一夫一妻制,并率先垂范,十八年里,他与张皇后同起同卧,吟诗作画,观舞品茶,真正做到了夫唱妇随。在明孝宗弘治一朝,什么贵妃、贵人、昭仪、婕妤、才人等,全部作废。明孝宗对大臣们让他丰富皇宫的建议置若罔闻,他一心一意和张皇后情投意合,直到自己驾崩。

明孝宗朱佑樘为什么坚守一夫一妻制

明孝宗朱佑樘为什么坚守一夫一妻制

问题来了,明孝宗为什么开天辟地这样做呢?

这与明孝宗的出身密切有关,朱佑樘的母亲姓纪,是广西土司的女儿,在宫中掌管皇帝钱财,一次朱见深偶尔偶尔看到她姿色俊俏,便临幸了,没想到一举中的,纪妃便怀孕了。因亦姐亦母的万贵妃在皇帝朱见深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但万贵妃却患有不孕不育症,所以别的妃嫔生的孩子她一律统统杀掉。得知纪妃怀孕后便派宫女去堕胎,因纪妃为人善良,宫女于心不忍,便谎报万贵妃是长了瘤子。纪妃生下朱佑樘的事情还是被万贵妃知晓了,他又派门槛张敏杀害朱佑樘,纪妃的善良和张敏的善良又擦出了火花,张敏便冒着生命危险把朱佑樘藏了起来,并以米粉喂养。被万贵妃排挤掉的吴皇后也伸出援助之手,于是,朱佑樘吃着百家饭慢慢长大。

宪宗朱见深一次闷闷不乐地慨叹自己没有儿子继承帝位,正在给皇帝梳头的张敏伏地磕头,讲出了隐藏朱佑樘的故事。朱见深大喜,立即把儿子叫到跟前,看到面黄肌瘦,胎发未剪的儿子,朱见深泪流满面又欣喜若狂,次日即立朱佑樘为太子,因怕被一手遮天的万贵妃继续加害,朱佑樘这棵独苖被周太后接进仁寿宫,朱佑樘者得以安全的生活。

明孝宗朱佑樘为什么坚守一夫一妻制

明孝宗朱佑樘为什么坚守一夫一妻制

但是被封为淑妃的纪妃莫名其妙地在宫中暴亡,搭救朱佑樘的张敏也吞金而死,明眼人一看就是跟万贵妃有关,但朱见深皇帝已经中了万贵妃的毒,对此也未置可否。朱佑樘无忧无虑长到9岁,便出阁讲学了。皇太子出阁讲学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担任教育的官员一般都是学养深邃之人。所以,孝宗从九岁出阁讲学到十八岁(虚岁)即位,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规的九年教育。朱佑樘得到博学多才的程敏政、刘健等人的指点,熟读经史,养成“仁孝恭俭”的品格。即位后仍然手不释卷,经常阅读《孝经》、《尚书》、《朱熹家礼》、《大明律》等。

朱佑樘18岁时,17岁的张氏因相貌俊俏、性格活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被选入宫,做太子妃。同年朱见深驾崩,朱佑樘继位,即封张氏为皇后。从此便开始了18年琴瑟和鸣如胶似膝的二人世界。

由于朱佑樘同志的出身,他倍受皇宫中后妃相争的残害,虽然自己幸运的活下来,但母亲却依然惨死,心有余悸的他,再也不想让更多的女人因此而受伤害,索性不再纳妃嫔。

明孝宗朱佑樘为什么坚守一夫一妻制

明孝宗朱佑樘为什么坚守一夫一妻制

更为重要的是,朱佑樘心地善良。正如当年明月说:明孝宗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如汉武大帝,对曾经恩宠无比的陈阿娇、卫子夫、赵钩弋等,何曾怜惜半分。而朱佑樘对迫害自己如此凄惨的万贵妃一族,事后也没有任何清算行为,可见其仁德胸怀。

朱佑樘的善良深得其母亲纪氏的遗传基因,当时别的妃嫔宫女生的孩子全部被万贵妃灭口,独独朱佑樘得以幸免,这绝非偶然,被派去堕胎的宫女和杀朱佑樘的太监,都是因纪妃的善良而不忍下手!

再者,朱佑樘与众不同的是,他从9岁接受了完整的儒家教育,立言、立德、立功是他追求的目标,他针时弊,澄吏治、抑勋贵、慎刑法、固边防、尚俭约、求直言、用贤能,取得了“弘治中兴”的治绩,国事繁忙的他并无暇顾及皇宫,对此也不感兴趣。

当然,因为纪妃怀孕时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不到位,并且时时担忧死于万贵妃屠刀之下,肯定动了胎气,而朱佑樘自幼营养不良,受人冷眼,先天肾气亏损,对女人也是有心无力。当然这有“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孝经   仁寿   仁德   明律   妃嫔   俊俏   宫女   宫中   贵妃   皇宫   皇后   皇帝   善良   儿子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