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高光时刻

父亲从小担负家庭重担,一生勤劳,与人无争,如同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

但是在我心目中,父亲的高光时刻仍然光辉夺目。

8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谁胆大就能挣钱。于是,下海者比比皆是,农民做生意的风起云涌。父亲也搭上了末班车。

平乡县的河古庙,本来因古庙闻名,可是哪怕当地人,也难以完整叙述古庙的来历,但对于新兴的工业,自行车,却能耳熟能详。不知什么原因,这里因自行车起步,起初远销全国各地,现在的产品则驰骋国际市场,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广阔。

父亲的高光时刻

同村的人和父亲不谋而合,便做起了自行车零件生意。那个时候做生意就需要胆量和魅力,并不需要多大的技巧。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各地经济蓬勃发展,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需求量大增,自行车零件市场需求陡然猛增。河古庙做为资深自行车零件产地,自然成了香饽饽,于是,脑筋活泛的人便投身商海,赚得盆满钵潢。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很多人眼红了,我的父亲和他的几个伙计当然属于眼红得更早一些的,该出手时则出手。

虽然国家法规逐渐规范,但发家还有很多空子。父亲也风光了几年。那时候,父亲三十多岁,身材挺拔,头发乌黑茂盛,穿着中山服,穿着皮鞋,俨然帅哥一枚。他在杜甫草堂的照片,以后几十年都被我们津津乐道。

父亲的高光时刻

6当然,赚了一部分钱,但是,毕竟“风景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到了繁花落幕季节,最后,基于农民保守与谨小慎微,草草收场。

父亲短暂的高光时刻里,两件事令我记忆犹新。

一次是父亲从成都回来,坐火车拿着几千元钱回家,到了火车上便被小偷们盯上了。《天下无贼》的电影大家都看过,这样的情节我想应该来自生活,有了艺术加工。父亲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便一路不敢睡。80年代的成都到我家,需要颠簸两天多时间,不敢合眼。快到时站了,最后贼实在克制不住,便想来硬抢。父亲警觉性很高,反射性地推了贼一把。于是,几个小偷便拥了上来,想来霸王硬上弓——硬抢。

怎么办,我想父亲当时脑子肯定电光石火运转,几个人做生意赚得钱,丢了可怎么说呢。于是,在十冬腊月里,父亲把身上的棉袄甩下来,袒胸露背,大喝一声:你们几个一起上!父亲一米八多的个子,虎背熊腰。南方人则身材短小。父亲的一声怒喝,再加上胸肌发达,横眉立目,好似怀有绝世武功。几个小偷立即慌了神,灰溜溜地散去。

父亲当然知道自己的斤两,下了车后急急离开车站,甩开大长腿,走了很远,观察安全了,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真实的故事,那个时候治安就是那么乱,所以才有了八十年代的严打风暴。

那一段时间父亲生意出奇的顺。

我上初中时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天下午拿上干粮和咸菜回学校。星期天早晨,我一早醒来,却发现父亲正坐在堂屋的椅子上喝水。太出乎意料了,一般父亲出去一次,总会有半个月左右才能回来,这次怎么一星期就回来了!

父亲的高光时刻

父亲的高光时刻

母亲告诉我,父亲生意最后很是顺利。坐晚车下的长途车,用一个破布袋背着钱,沿着平时没人走的河沟步行回家来,这样更安全一些。我看到地上放着一个破布袋,好奇地摸了一下,能感觉出来里面一沓沓的“大团结”,那时候最大面额。再看看父亲,气定神闲地拿碗喝着水,想必为了安全,一晚上没睡,但神情却是那么淡然自若。

时代的变迁,人心不古,父亲这样老成持重、与人为善的性格与生意场面面俱到和勾心斗角越来越格格不入,又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大地,父亲最高光的时刻便永远成了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平乡县   晚车   中山服   横眉立目   父亲   时刻   古庙   成都   眼红   零件   改革开放   星期天   小偷   自行车   生意   高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