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千万别煮错了,“先煎”“后下”对汤药的效果影响很大

文/段振离 河南中医药大学 教授

服用中药煎剂,就是将中药饮片加水煮之,取其汤液饮用。除一般煎法之外,某些中药还有特殊的煎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炖、冲服、烊化等。中药煎法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对此不可含糊。


中药千万别煮错了,“先煎”“后下”对汤药的效果影响很大


先煎有助于药效的发挥

有些药物需要先煎,为的是使其中某些成分产生一定的变化,以更好地适应临床的要求。

一般来讲,需要先煎的药物有附子、石决明、牡蛎、鳖甲、龟板、珍珠母、水牛角、山羊角、生石膏、磁石、紫石英等。

附子先煎可避其“锋芒”

附子先煎可以减低其毒性并增强其强心作用。

附子中所含的乌头碱是一种剧毒物质,口服仅0.2毫克就能使人产生中毒反应。所以,先煎、久煎能够降低附子的毒性。同时,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附子的强心作用也随之增强。所以,附子先煎、久煎能够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先煎还有助于增加部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如大部分矿石、贝壳类中药,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析出。

中药千万别煮错了,“先煎”“后下”对汤药的效果影响很大


先煎的时间并无定数,主要根据具体药物和病情而定,短者可10~20分钟;长者可达数小时,然后再与其他药物共煎。


中药千万别煮错了,“先煎”“后下”对汤药的效果影响很大


后下以免“有效”变“无效”

在煎煮中药时,也有些药物不能煎煮过久,要在其他药物将要煎好时再下锅,煎煮5~10分钟即可,这种煎法叫作“后下”。常见的需要后下的中药有薄荷、豆蔻、砂仁、沉香、大黄(泻下用)、钩藤等。

后下可防止部分中药中的挥发性成分损失过多,如薄荷、砂仁、豆蔻等,这些药物都含有芳香性成分,即挥发油。

中医对芳香药物的使用是“取其气而不取其味”,利用其挥发性成分来治病。如果这些药物与其他药物同煎,势必因煎时过久,挥发油损失较多,造成药效大减。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1年8月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紫石英   石决明   生石膏   中药   砂仁   挥发油   附子   汤药   挥发性   豆蔻   药效   毒性   薄荷   芳香   药物   成分   很大   效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