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玄文兮水苍文,山木润兮水流芳——《本草纲目》收载的玉

《本草纲目》收载的玉

《别录》上品

【校正】并入《别录》玉屑。
【释名】玄真。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也; 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扬远闻,智也;不挠而折,勇也;锐廉而不技,洁也。其字象三玉连贯之形。葛洪《抱朴子》云:玄真者,玉之别名也,服之令人身飞轻举。故曰:服玄真者,其命不极。

山玄文兮水苍文,山木润兮水流芳——《本草纲目》收载的玉

【集解】

《别录》曰:玉泉、玉屑,生蓝田山谷,采无时。
弘景曰:好玉出蓝田及南阳徐善亭部界中,日南、卢容水中,外国于阗、疏勒诸处皆善。
洁白如猪膏,叩之鸣者,是真也。其比类者,甚多相似,宜精别之。所以燕石入笥,卞氏长号也。

珣曰:《异物志》云:玉出昆仑。《别宝经》云:凡石韫玉,但将石映灯看之,内有红光,明如初出日,便知有玉也。
颂曰:今蓝田、南阳、日南不闻有玉,惟于阗出之。晋鸿胪卿张匡邺使于阗,作《行程记》,载其采玉之地云: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牛头山,乃疏为三河:一曰白玉河,在城东三十里;二曰绿玉河,在城西二十里;三曰乌玉河,在绿玉河西七里。其源虽一,而其玉随地而变,故其色不同。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其地有禁,器用服食,往往用玉。各地所有,亦自彼来。王逸《玉论》,载玉之色曰: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肪,黑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者时有,黄赤者绝无,虽礼之六器,亦不能得其真者。今仪州出一种石,如蒸栗色,彼人谓之栗玉,或云亦黄玉之类,但少润泽,声不清越,为不及也。然服食者,惟贵纯白,他色亦不取焉。
承曰:仪州栗玉,乃黄石之光莹者,非玉也。玉坚而有理,火刃不可伤。此石小刀便可雕刻,与阶州白石同体而异色尔。
时珍曰:按:《太平御览》云:交州出白玉,夫余出赤玉,挹娄出青玉,大秦出菜玉,西蜀出黑玉。蓝田出美玉,色如蓝,故曰蓝田。《淮南子》云: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得天地之精也。观此诸说,则产玉之处亦多矣,而今不出者,地方恐为害也,故独以于阗玉为贵焉。古礼玄圭苍璧,黄琮赤璋,白琥玄璜,以象天地四时而立名尔。

《礼记》云:石蕴玉则气如白虹,精神见于山川也。《博物志》云:山有谷者生玉。《尸子》云:水圆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地镜图》云:二月山中草木生光下垂者有玉,玉之精如美女。

《玉书》云:玉有山玄文,水苍文,生于山而木润,产于水而流芳,藏于璞而文采露于外。观此诸说,则玉有山产、水产二种。各地之玉多在山,于阗之玉则在河也。其石似玉者,珷玞、琨、珉、璁、璎也。北方有罐子玉,雪白有气眼,乃药烧成者,不可不辨,然皆无温润。《稗官》载火玉色赤,可烹鼎;暖玉可辟寒;寒玉可辟暑;香玉有香;软玉质柔;观日玉,洞见日中宫阙,此皆希世之宝也。
宗奭曰:燕玉出燕北,体柔脆如油,和粉色,不入药用。

选自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原文,无删节,版本为《本草纲目》江西本系统。(玉共分3节,此为第1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本草纲目   淮南子   李时珍   希世之宝   钟山   蓝田   玉泉   日中   山川   连贯   气眼   于阗   日南   山木   南阳   青玉   水流   苍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