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蕴玉兮草木润,河含玉兮水流芳《本草纲目》收载的玉(2)

玉屑

《别录》

【修治】弘景曰:玉屑是以玉为屑,非别一物也。《仙经》服谷玉,有捣如米粒,乃以苦酒辈,消令如泥,亦有合为浆者。凡服玉,皆不得用已成器物,及冢中玉璞。
恭曰:饵玉当以消作水者为佳。屑如麻豆服者,取其精润脏腑,滓秽当完出也。又为粉服者,即使人淋壅。屑如麻豆,其义殊深。化水法,在《淮南三十六水法》中。

山蕴玉兮草木润,河含玉兮水流芳----《本草纲目》收载的玉(2)

玉石

【气味】甘,平,无毒。 珣曰:咸,寒,无毒。时珍曰:恶鹿角,养丹砂。

【主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别录》)。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大明)。滋养五脏,止烦躁,宜共金、银、麦门冬等同煎服,有益(李珣)。
【附方】新三。

小儿惊啼,白玉二钱半,寒水石半两。为末,水调涂心下。(《圣惠方》)
痃癖鬼气,往来疼痛,及心下不可忍者,不拘大人小儿。白玉、赤玉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圣惠方》)

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则自灭。(《圣济录》)

玉泉(《本经》)
【释名】玉札(《本经》)、玉浆(《开宝》)、琼浆。
普曰:玉泉,一名玉屑。
弘景曰:此当是玉之精华,白者质色明澈,可消之为水,故名玉泉。今人无复的识者,通一为玉尔。
志曰:按:别本注云:
玉泉者,玉之泉液也。以仙室玉池中者为上,故一名玉液。今《仙经》、《三十六水法》中,化玉为玉浆,称为玉泉,服之长年不老,然功劣于自然泉液也。
宗奭曰:《本经》言:玉泉生蓝田山谷,采无时。今蓝田无玉,而泉水古今不言采。
陶氏言玉为水,故名玉泉。如此则当言玉水,不当言玉泉,泉乃流布之义。今详泉字乃浆之误,去古既远,文本脱误也。《道藏经》有金饭、玉浆之文,唐李商隐有“琼浆未饮结成冰”之诗,是采玉为浆,断无疑矣。别本所注不可取也。若如所言,则举世不能得,亦漫立此名耳。
时珍曰:玉泉作玉浆甚是。别本所注乃玉髓也,《别录》自有条,诸家未深考尔。


选自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原文,无删节,版本为《本草纲目》江西本系统。(玉共分3节,此为第2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本草纲目   李时珍   之义   蓝田   脱误   别本   玉泉   麦门冬   寒水石   淮南   大明   丹砂   琼浆   草木   长年   小儿   水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