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收载的宝石

宝石

《本草纲目》收载的宝石


《纲目》
【集解】时珍曰:宝石出西番、回鹘地方诸坑井内,云南、辽东亦有之。
有红、绿、碧、紫数色。红者,名刺子;碧者,名靛子;翠者,名马价珠;黄者,名木难珠;紫者,名蜡子;又有鸦鹘石、猫精石、石榴子、红扁豆等名色,皆其类也。《山海经》言骒山多玉,凄水出焉,西注于海,中多采石。采石,即宝石也。碧者,唐人谓之瑟瑟。红者,宋人谓之靺蝎。今通呼为宝石。以镶首饰器物,大者如指头,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状。《张勃吴录》云:越嶲、云南河中出碧珠,须祭而取之,有缥碧、绿碧。此即碧色宝石也。
【主治】
去翳明目,入点药用之。灰尘入目,以珠拭拂即去(时珍)。


选自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原文,无删节,版本为《本草纲目》江西本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本草纲目   李时珍   坑井   辽东   豆粒   宋人   扁豆   山海经   器物   江西   云南   纲目   唐人   石榴   明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