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具有功能,正念处理是正途

对待情绪的态度取决于对情绪的理解。需要知道的一点是,情绪的存在是必须的,在维持个体生命、人类种族存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情绪问题需要正确处理,学会正念是必须的。

01

了解情绪是具有一些功能的:

1、激发功能

情绪常常与动机相联系,情绪会激发、组织个体的行为去实现一定的目标,强烈的情绪可以帮助个体克服内心和外在的一些困难障碍。

2、联系功能

情绪帮助我们组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与他人之间产生联系互动。

3、信息功能

情绪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处境的一些信息,例如,在面对危险事物时产生的紧张、焦虑感,可以使我们产生快速、有效的应对。

02

就心理卫生科临床所见,大部分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障碍患者处理负面情绪常运用以下几种错误方法:

1、硬性地压制下去

为了某种自己理想的形象,我们会在感到愤怒、悲伤、焦虑时压制自己的感觉。即使知道压制不利于身体或情绪健康,我们仍然会掩盖住自己的负面情绪。这种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对抗。如果这样,愤怒等负性情绪就会继续烙印在我们的身上,造成溃烂和未治愈的痛苦。它也许会以躯体疾病、心理障碍来呈现自己。正如诗人简·希尔斯菲尔德所说:“我们越是抗拒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就会变得越强烈,直至把我们打倒在地;相反,如果我们对某种情绪温柔,那么,这种情绪就会对我们温柔。”

2、随意地表达出来

我们遇到愤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时,如果是在头脑中反复深思或挣扎,企图消解它,这是一种向内表达;如果是谴责他人则是一种向外表达。这两种表达其实是在暗示着把自己的反应当真了。这是一种情绪能量的误用,会导致这些情绪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

里克·劳厄特博士研究发现,人脑对待挑衅的方式与对待毒品和酒精相同。他还引用了特殊教育和儿科教授克雷格·肯尼迪的话说:“我们发现,人类对挑衅事件做出反应时,大脑中的‘奖赏通路’就会被激活,大脑会产生多巴胺”。也就是说,当人们愤怒或挑衅行事时,也会生成多巴胺,他们就像吸毒者或嗜酒者一样,感到兴奋,继而会渴求更多的挑衅行为的刺激。

3、逃避和回避

我们许多人在遇到恐惧、焦虑、忧伤等负性情绪的时候,往往采用逃避的办法。一部分人采取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企图以享乐来钝化负性情绪。例如参加朋友聚会,外出旅游散心。另一部分人以不去想令自己恐惧的事、不去接触令自己恐惧的事情和地方来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这样,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负性情绪的种子会永远埋在你的心底,只要条件成熟,就马上表现出来。正如一则谚语所说:“你可以跑,但你却无法隐藏”。弗朗茨·卡夫卡也指出:“你可以在人世间的痛苦面前退缩,你有这样做的权力,并且这样符合你的天性,但这种退缩本身就是一种你本可以避免的痛苦。”心理学家史蒂夫·海斯和他的同事们总结了100多篇文献,最后得出结论:大部分情绪障碍的病因都来自于对情绪的不健康的压抑和回避——亦即经验性回避的结果。

03

正念是处理负性情绪的正途。

心理治疗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与其对抗、表达或逃避负性情绪,不如反过来拥抱它。例如,只要愿意去体验恐惧,我们就会发现,这份恐怖的感觉只不过是由一些强烈的肉体觉受及某些深植于内心的自我信念所组成的。这些觉受和念头并不是问题所在,最重要是我们不想去体验它们。让我们如此糟糕的原因,其实来自于我们对恐惧的逃避欲望,以及我们对它的负面性的执著。因为我们执意想逃避恐惧的感觉,故而封闭了内心。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以科学家的态度来观察恐惧,也就是要抱持着一份想要发现恐惧是什么的好奇心。任何时候只要恐惧感一出现,就要立刻问自己:“这是什么?”而答案永远都蕴含在当下身上所出现的觉受之中。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甘愿与恐惧的经验共处,而不去压制它、表达它、批判它或是在其中翻搅,我们的觉知范围就会因此而拓展。

总之,正念觉察的修炼是释放和转化被我们称为恐惧、焦虑、悲伤等负性情绪和念头的有效方法。

注:本文素材整理自著作《正念生活:心理医生教你摆脱焦虑的折磨》《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

情绪具有功能,正念处理是正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情绪   功能   多巴胺   正途   心理障碍   焦虑   负面   性情   愤怒   恐惧   个体   内心   痛苦   感觉   方式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