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大血管外科团队发现潜在新型生物血管材料鱼鳔 可以变血管

郑大一附院大血管外科团队发现潜在新型生物血管材料鱼鳔 可以变血管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大血管腔内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白华龙课题组,近日在《自然(Nature)》旗下的Communications Biology 发表最新研究:鱼鳔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生物血管材料。

据白华龙介绍,常用的涤纶和ePTFE人工血管半个多世纪以来被广泛使用, 但小口径(小于6 毫米)血管移植物长期通畅性仍然较低,自体静脉通常为最优选择,自体静脉和宿主血管之间通常存在管径不对称问题。因此,开发合适的有潜力的新型血管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该项研究持续近两年时间,期间备选了多种材料,最后选取了鱼鳔。鱼鳔为天然的有弹性材料,来源广泛。该研究将鱼鳔作为血管补片和管状移植物,通过组织工程学改造,研究者检测了鱼鳔在动物动脉和静脉系统中的应用。结果显示,鱼鳔在体外和体内支持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通过组织工程学改造黏附了雷帕霉素的鱼鳔可以显著抑制内膜增生。

郑大一附院大血管外科团队发现潜在新型生物血管材料鱼鳔 可以变血管

(图一)

郑大一附院大血管外科团队发现潜在新型生物血管材料鱼鳔 可以变血管

(图二)

郑大一附院大血管外科团队发现潜在新型生物血管材料鱼鳔 可以变血管

(图三)

在研究中,鱼鳔经过去细胞处理,表面粘附雷帕霉素,通过补片模型和管状移植物模型(图一)检测了鱼鳔作为血管移植物的可能性。结果显示,雷帕霉素黏附的去细胞鱼鳔补片抑制大鼠动脉和静脉内膜增生(图二)。通过缝合制作管状血管(图三),植入大鼠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后,雷帕霉素黏附的鱼鳔血管明显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图四)。

郑大一附院大血管外科团队发现潜在新型生物血管材料鱼鳔 可以变血管

(图四)

该研究变废为宝,证明鱼鳔是一种有应用前途的天然材料,经过合适的处理,可以作为有潜在应用性的血管材料。目前,此项研究的后续实验正在顺利进行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郑大一附院大血管外科团队发现潜在新型生物血管材料鱼鳔 可以变血管

郑大一附院大血管外科团队发现潜在新型生物血管材料鱼鳔 可以变血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鱼鳔   血管   小口径   材料   管状   内膜   霉素   工程学   静脉   动脉   外科   抑制   大鼠   细胞   模型   合适   团队   生物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