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神经外科成功为两例垂体瘤患者实施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手术

我患上垂体瘤了?

医生,我要si了吗?

很多人因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

一听到有关瘤的疾病

第一反应就是“完了,治不好了/离si不远了”

其实,垂体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

可通过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微创手术切除

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与开颅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预后效果好等特点

若还不了解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

那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病例一:
患者,女,68岁,因发作性心慌乏力2+天入院

患者2天前出现早餐后感心慌不适,后逐渐出现四肢酸软乏力,口服药物后症状好转,但症状反复,收住神经内科;查头颅MRI示鞍区异常强化信号,考虑垂体瘤可能,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神经外科。

曲径通幽——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术前鞍区MRI平扫+增强示:垂体大腺瘤,大小约2.2cm×1.6cm×2.5cm,视交叉受压,双侧海绵窦结构清晰

完善相关术前检验检查,均无特殊异常;根据磁共振表现,科室讨论有手术指证,排除禁忌后由杨海峰教授主刀,予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

曲径通幽——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鞍内及鞍上,呈灰红色,质地软,略粘稠,边界清,可见部分包膜,血运一般。

曲径通幽——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术后复查鞍区MRI平扫+增强示:垂体占位术后正常改变,肿瘤全切除,术区无积血等异常。

曲径通幽——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病例二:

患者男性,65岁,因鞍区占位8月余,视物模糊、重影、左下肢乏力3天入院。

2020年12月,曾老师因脑梗塞住院检查发现鞍区占位,考虑"垂体瘤"可能;当时未予特殊处理,选择保守观察。

直到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重影,左侧肢体乏力,双下肢活动协调性下降等症状;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随即来到重庆三博江陵医院神经外科。

查体:双眼视野粗测正常,视物重影,视力下降。

颅脑CT提示:鞍区占位,约1.7cm×1.6cm×2.0cm

曲径通幽——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头颅MRI增强提示:蝶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垂体瘤可能,脑膜瘤待排


完善相关检查,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于8月26日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

曲径通幽——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鞍内及鞍上,呈灰红色,质地软,略粘稠,边界清,有包膜,血运一般。

病理结果示:(鞍区)嫌色细胞性垂体腺瘤

曲径通幽——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术后复查鞍区MRI平扫+增强示:垂体占位术后正常改变,肿瘤全切除

术后患者双眼视力模糊较前明显好转,无头晕头痛,无发热,无口鼻腔漏;现已康出院。

垂体瘤首选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优势有哪些?

垂体瘤处于接近头颅中心、颅底正中的位置,其在颅腔外的投影正好就是蝶窦;而鼻腔和鼻窦是人体本身就具有的空间,经蝶窦入路很好地利用了这些空间作为手术入路;另外垂体是硬膜间位器官的特点使鞍隔在经蝶窦手术时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屏障,从而可大大减轻手术过程对颅内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干扰和影响;并且绝大部分垂体瘤的病理组织质地松软脆弱使得通过鞍底的较小骨窗分块切除大的瘤体现实可行。因此,经此入路施行手术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远比经颅手术轻微。

综合上述,经神经内镜下蝶窦入路手术与开颅手术相比具有:肿瘤切除的彻底性高,对内分泌功能的缓解效果好,视力视野治愈改善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反应轻、恢复快、脑保护好、痛苦少等优点。通过鼻腔狭小的通道,切除垂体瘤,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现已成为垂体瘤外科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神经   腺瘤   包膜   垂体   曲径通幽   鼻腔   术后   乏力   头颅   质地   视力   肿瘤   症状   患者   神经外科   手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