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是否还在困扰着你?

过敏性鼻炎咱们称之为鼻鼽、有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

喷嚏本身不是疾病,是人身体自卫的一种本能。在《灵枢·口问》里面就有描述认为:“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但是一旦连续打喷嚏,数十个不止不停的话,那就是病啦,大多数为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是否还在困扰着你?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些特殊体质的人接触某些物质后所发生的异常反应。在《外科正宗~漆疮》中有篇文章写道过:“由来自异,有感而弗感。”意思就是说人的禀赋体质各异,有些人对某些物质可以产生反应,而也有人则毫无反应。其实这些物质,都是毫无毒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人接触后后没有反应。但是某些人接触立马发生反应。所以《普济方》中说漆虽有毒,性有所畏,毒即中之,也有气适然“。虽然说得是漆,但是过敏鼻炎也是一样的病理机制。

过敏能够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是常见于青年,它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一个部位,包括内脏,比如,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等等。过敏性鼻炎仅仅只是过敏性疾病中的一种而已。

过敏性鼻炎可以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常年性的呢不分季节,长期反复不停的发作。季节性的一般只在秋冬季,春季发作。到一定时间发作一定时间消失。在中医上来说两者没有分开的价值。因为在中医理论体系的角度上来看,证相同,其治法一样。基本上无区别。下面我详细讲解治法。

血管运动性鼻炎:又称之为血管舒缩性鼻炎,或者神经反应性鼻炎,症状完全与过敏性鼻炎相同,其性质和过敏性鼻炎不同,但是中医在用药的时候注重辩证。所以在中医鼽嚏这个病名中是包括了过敏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

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季节性(花粉性鼻炎,冷空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神经反应性鼻炎(基本常年性发作)

常年性的:一年之内随时发作,不分季节,不分寒暑。或者天天沉浸在病痛之中。有时候轻,有时候重而已。不论怎样,每天清晨起床之后,开始连续打喷嚏,也是最严重的时候。

季节性的症状基本上与常年性相类似,但是对比起来,有所不同。1,每天中有一定的发作时间。2,症状要比常年性的轻,3,局部症状,除了鼻子外,还会有眼部症状,痒流泪。4,咽喉和气管也可能发痒,5,全身症状有咳嗽,有时候还会有哮喘。6,发病急促,痊愈也快。不像常年性的拖拉难愈。

血管运动性鼻炎,症状跟过敏性鼻炎一样,但是试验检查两者不一样,不管是哪一种症状都是:

1鼻痒:发作之前,鼻腔内痒,一般冷风,冷气,有刺激性的气体,粉尘,灰尘,都能导致痒,有些时候情绪也能够刺激发作而痒。

2,连续打喷嚏:一痒就打喷嚏,或者连续打喷嚏然后开始痒,一般连续五六个数十个不等。

3,清鼻涕不止:痒和喷嚏过后,清鼻涕立马随着而来,控都控制不住就流出来了。如清水状,或者粘白状。一天一包纸可能还不够。

4,鼻塞不通气:短时间内鼻塞,不通气,嗅觉失灵:喷嚏后马上鼻子堵塞,并且嗅觉也会暂时消失。

局部检查可见下鼻甲肥大水肿,鼻腔粘膜苍白,表面水液较多,但是这些症状往往也伴随发作情况而不同,过敏性鼻炎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但是这些数据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在观察 疗效时候有帮助而已。

发病原因:1,心火:《素问玄机原病式》里面讲过: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之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

2,风热:《古今医统》:“鼻痒,热则生风故也。”

3,肺热:《东医宝鉴》:“嚏者,鼻为肺之窍,痒为火化,发于鼻则痒而嚏也。”

4,肺寒:《证治要诀》:“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

5,阳气虚:《医方考》:“若阳气自虚,则阴之气凑之,令人脑寒而流清涕。”

总之:有实证,虚症两种形态。1,实证:为肺有热邪,深伏难宣而狂打喷嚏,或者寒邪袭扰肺经。

2,虚症,卫气不足,潘篱失职,所以外邪容易袭击,脾阳虚弱,浊阴笼罩,或者肾阳衰竭,内则难以温养内脏,外则无法资助卫气而抵抗外邪。

辨证论治:1,肺热,喷嚏不止,对寒冷刺激不太敏感,鼻涕为淡黄色而清稀如水,鼻粘膜正常,或者有充血水肿。接触任何刺激,马上发作。

2,肺寒:连续喷嚏,清涕多稀薄如自来水,平时容易感冒,大多遇寒马上发作。

3,卫气不固:容易喷嚏但不多,刺激后马上发作,流鼻涕多清稀,病程较长,全身症状为运化不良,入冬怕寒,常年在感冒中,精神疲乏,鼻塞严重。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或者轻微水肿,舌苔薄白,脉虚而缓。

4,肾阳不足:病程较长,不乱冬夏,一直处于病态中,一切局部症状,都比卫气不固的更加严重,出现萎靡不振,腰痛,脊背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小便清而次数多,脉细弱,鼻粘膜苍白无华。

内治:需要按照证型而决定,一般这种情况实者,热者少。但是虚者,寒证者多。肺热:当用清肺邪热脱敏法,常用的代表方有清热脱敏汤。

肺寒,当用调和肺气,温肺驱寒为主。常用的如桂枝汤。

卫气不固:应当益气固卫为主,常用代表方为玉屏风散。一般卫气虚,宗气必虚。

肾阳不足,主要用补肾温阳,常用桂枝八味地黄汤。

还有一些是顽固不治,一般是用药第一次方都很有效。但是在用就毫无改善。这种情况在《医门补要》里面称之为“戏药”。对于这种情况应对的唯一办法就是每次换方,方方不同,有攻有补。

外治:药粉吹鼻腔或中药膏擦鼻里面

1,药粉塞鼻腔,五倍子,辛夷,寇仁,石榴皮,细辛,各10g,研磨成细粉,吹入,或者用纱布包裹着,每天早晚各一次,塞到鼻腔里面,两个鼻孔交替,一小时后取出来。

2,中药膏擦鼻腔里面,药膏稍微温和一些。

3,针灸,合谷,列缺,曲池,迎香。体质虚弱者增加大椎,胃俞,脾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鼻炎   血管   药粉   桂枝   阳气   药膏   鼻腔   季节性   水肿   喷嚏   鼻涕   体质   局部   症状   困扰   常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