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纯真的爱情故事

80年代末,分田到户的风吹到我们家这个小地方没有几年,各家的日子渐渐好转起来,有了可以称得上资产的东西,牛羊、鸡鸭或者是极为罕见的飞鸽牌自行车。我的爸爸妈妈各自也到了十八九岁的青春年纪,他们那个年代,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读书,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留在家中务农,我的爸爸妈妈属于后者。


90年代纯真的爱情故事

关于他们的故事,我最初还是从奶奶的嘴里得知的。他们那一辈的人大多依旧遵循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嫁传统,由媒人牵线,父母把关,最后将男方请到女方家中相见,若是双方都觉得满意便可定下婚事,所以对大多数夫妻而言,最初结婚的时候是没有爱情可言的。爸爸妈妈的婚姻则是另类而新式的存在。

妈妈家在爸爸家的对面,两家只隔着一条山沟,站在自家门口可以远远地看见对方家的门廊,以及门内忙忙碌碌的人影。我一直都想从爸爸妈妈这两个当事人的嘴里得到原始的故事情节,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得逞,只得到些许片段,关于他们相识相爱到最后的结合,很多的细节,都只能脑补了。

十八九岁的他们,算是家里顶个的劳动力了,常年劳作与田间地头,难得闲暇的时刻。放羊是个闲差,自然是他们当仁不让的差事,每到黄昏时分,相约着各自的哥们、姐妹,吆喝上圈里的几只山羊就出发了,山脚下的那个山沟沟是他们最常去的放羊圣地,那里的青草最是肥美,尤其到了夏天,一股清冽的、透着一阵阵寒气的小溪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汇聚起来,在山沟沟的最低端缓缓流淌着,将两座山小心翼翼的隔开。

羊儿们被这群少年们放到小溪上方的山坡上,悠闲地吃草,互不打扰,这边的男孩子们或在山泉旁逗着呱呱叫的青蛙,或找一片平地有模有样的操练着拳头,对面的女孩子们则蹲在一起挖苜蓿菜,时不时地看着对面的少年发出叽叽喳喳的笑声。

90年代纯真的爱情故事

妈妈少年时期是个模样娇俏,性格爽朗的女孩子,略带黄色的头发扎成两个小辫儿落在肩膀上,爸爸则是一个性格温润,体格消瘦的少年,他们的故事开始于村子里的那群少年间流传的八卦消息。放羊的时候,男生中有个好事的少年混入对面的羊群里,把消息撒播出去,并在不久后的某日促成了他们的第一次对话。最开始妈妈并没有很积极地回应爸爸的心思,因为害羞或者是因为面对人生大事而表现出的恐惧,只是说:自己的事最终还是要家里的大人定。


90年代纯真的爱情故事


让妈妈没有想到的是,不久后,爸爸真的找了媒人上门提亲了。最开始,妈妈家里的大人以辈分不合适的原因婉拒了提亲的人。要知道,无论任何时候,女方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嫁个好人家,所以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苛刻,找来拒绝的理由其实也只是封建礼教的说辞而已,而少年的心思是坚定的。爸爸后来也多次找机会向妈妈表白自己的心思,并希望妈妈能和自己一起努力,多在家里为自己说说话,妈妈没有啃声,算是默许了这个约定。 面对着爸爸的执著,妈妈看到了他对自己的心意。

如果说,刚开始,妈妈并不确定爸爸是否自己属意的人,那么,在爸爸拜托的媒人踏进自己家门的时候,她确定了,所以她才同意了与爸爸的约定:一起对抗封建礼教的那套说辞。女生最终都要经历婚姻,从而完成蜕变,以年少时的情愫做底色,无疑比大多数人要幸运得多。

妈妈是个性格强势的人,有了她的认可和坚持,这桩婚事就算是成了一大半,剩下的便交给时间,毕竟在那个时代,十八九岁早就到了结婚的年纪,家里人耗不过,最终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两家人相看之后,很快定下了婚期。

婚礼在寒意还未褪去的初春举行,妈妈穿上先前爸爸在静宁县城买的蓝色翻领、金黄色衣身的中长款呢子大衣,用红头绳把头发扎成麻花辫,骑上男方派来迎亲的小毛驴,由媒人牵着,嫁了过来。

1992年3月4日清晨,妈妈骑着小毛驴,风嗖嗖地从脸颊上划过,像刀子一样刮得她生疼,前面有三个少年抬着锣鼓、领着队伍向前走,敲锣打鼓的声音一刻也没有停,他们看上去喜气洋洋,牵驴子的媒人时不时转过来问她颠不颠,她笑着说,不颠。转过头,外公外婆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尘土中,从那以后,她就要和少年开启另一段人生故事了……


90年代纯真的爱情故事


在那个含蓄的年代,最好的定情方式就是婚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静宁   封建礼教   媒人   说辞   头发   山沟   婚事   爱情故事   纯真   心思   性格   家里   爸爸   父母   婚姻   年代   少年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