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我们该相信神谕?

迷信,命运,逻辑;这三者看似不相关联却又以冥冥之中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回到我们自身身上,我们先会否认掉自己是迷信的,关乎命运似乎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存在,最后说说逻辑我们都自认为我们的一切行事都是符合逻辑理性的。

三思而后行要么是行而后思,要么一开始思虑并不周全!

我们不可否认“运气”这件事,有时候回过头来看某件事都会发现抉择都面临成功和失败的转折点,

有时候之所以选对也仅仅是运气好一点而已。

那我们的运气是否一开始就已经命中注定了呢?

如果不是,在之后的抉择之中我们能做出偏向好运气那边的选择?

如果过激地相信做某件事情能导致好运气或者坏运气的降临,我们会想办法(避免/务必)去做这件事,甚至还会去做另一件事去试着影响这件事尽量地让他(发生/不发生)。

作为外人的我们多多少少会说;这不就是迷信吗?

《俄狄浦斯王》我们该相信神谕?

《俄狄浦斯王》

在古希腊神话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俄狄浦斯王》

传说俄狄浦斯王出生后,其生父忒拜王·拉里奥斯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后将会杀父娶母。

害怕这件事情发生的忒拜王因而用铁丝穿其脚趾,命令仆人将婴儿抛到荒郊野外。

俄狄浦斯王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偷偷地将自己的婴儿转交给自己的亲信,让他带其离开。

并告诫仆人永远不要踏进这片土地。

当忒拜王得知这件事情后;大怒,越发觉得这件事情越会发生,因此告诉士兵。

天涯海角也要将其击杀,但由于贴出了公告仆人担心自己身份的暴露,就将婴儿送给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

科林斯国王路过牧羊人村庄时,见到这个婴儿,觉得骨骼奇特是个当首领的材料,便认领了这个小孩。

成年后,当俄狄浦斯也从神谕那里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为了躲避神示的厄运降临,就逃离了科林斯,因为他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可是俄狄浦斯万万没想到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人生悲剧的步伐。

他离开养父母, 朝忒拜城走去,在逃离的路上俄狄浦斯受到了一伙路人的凌辱,一怒之下杀了四个人,其中就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年迈的忒拜国国王拉伊奥斯。

不久之后,俄狄浦斯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还和她生育了两个孩子。

俄狄浦斯就这样成为了杀父娶母的罪人,可他自己对此却毫不知情。

而神为了惩罚这个不知情的罪人,让瘟疫肆虐忒拜国。

如果想平息瘟疫只有去雅典的德尔斐神庙去请示神灵,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必须先寻找出杀害前王拉伊奥斯的凶手,将其正法才能平息瘟疫。

结果发现要找的凶手就是自己,而杀父娶母的命运还是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这一下子也激怒了忒拜国的民众,各个起来推翻他这个皇朝,俄狄浦斯在百感交集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并发出自己心中的愤怒;我到底做错了什么,神你要这样惩罚我!

我们站在后人的角度可以这样评论;

如果一开始忒拜王没有轻信神谕,也没有对自己的儿子下毒手,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万一真的忒拜王没有轻信神谕,也没有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但真发生的杀父弃母的事呢?

没有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局怎么样。

回到皇室斗争的角度来说;

俄狄浦斯王有没有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果想造反,他就要有造反的资格和能力,而这造反资格的罪是身在帝王家与生俱来的,这一点是没有办法去逃避的!

《俄狄浦斯王》我们该相信神谕?

随机的概率

如果我们把对人的形容的一些词语无论好坏都给排出来例如;"诚恳、大方、自私、豁达、紧张、开朗、反应慢......甚至我在我的上篇文章中提到的《合三观;《无非就是你和我之间的偏见》 这些词有意或者无意的联系。

然后随机地混合起来,你随便抽一张。

假如你现在抽到的是“大方”这个词,你便会会想起来我前几天买了某件东西或者请了那位朋友吃饭,平时我都是吃多少的,这次我的花费比往常都高了,因此就可以判断出来我就是属于一个比较大方的人。

当然你你不妨你自己也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为什么你会觉得这种对你性格随机的描述有几分道理呢?

首先,这秘诀就在"随机"这两个字中。因为是随机分配的,和每个人多少都能对上点号。

其次,很多人对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方式也并不是很清楚,比如自己到底是为人大方,还是为人小气,每次因情况不同表现可能不同。

比如近期的股市大跌,很多人都说今天正是去年疫情爆发的一整年时间,市场担心去年的的疫情再次到来,因此提前做出了反应。

不管这个预测对还是不对,股市确实是已经跌了,但是先是股市跌了才有这个言论出来。

我们不会满足于靠运气生存,遇到未知的情况发生而这件事情又恰恰超出我们认知的时候,我们便会从以往的经验出发去寻找新的论点。

随着我们的经历越来越多,总结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有或无的规律都能一个一个串联起来。


命运的不公大致会有两种类型的悲剧;

第一种是由自己自身错误造成的,也被我们称作为“作”。这件事本身不会发生,而你按耐不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偏偏去触碰它。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最后一种悲剧是他们在悲剧之前没有做错什么,甚至他们每一步在当时看来走得都是挺正确的,但最终却导致了一个悲剧的结局,这恐怕算是命运使然了,就像我在上面提到的;俄狄浦斯王。

你并不能直接说他走错了那一步,周围的环境对他来说确实是不利的,但他每步都能尽可能选择对的那步去走,但最后就是得到这样的一个悲剧的下场。

这才是最可悲的悲剧。

命运既是如此不公我们该是服从还是反抗呢?


服从反抗,英雄懦夫,善与恶,好与坏。

遇到需要做抉择的时候;用二元论分析法确实是一个很快理清问题的思考方式,毕竟只有先分清黑和白我们才能选择一条行走的方向,以至于不会模糊到做事的时候虎头蛇尾。

那这条法则真的适合所有的道路?

服从的另一面只剩下反抗?

善的标准一定是与恶之对立的?
诚然这些问题哲学家讨论了上千年也没有得出一个答案出来,你也不可能看了这一篇文章就能得出一套具体的行事方案。

那是否代表着讨论这些问题纯粹浪费时间呢?

我给的答案;“是的”!

就像命运那样没有谁能说得清楚,但不断地去思考和探究绝对不会一无所获。

《俄狄浦斯王》我们该相信神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神谕   牧羊人   王后   瘟疫   仆人   迷信   行事   国王   大方   悲剧   婴儿   逻辑   运气   命运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