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字《官箴》详解

【原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释义】下属敬畏我,不在于我严厉而在于我廉洁;百姓信服我,不在于我有才干而在于我办事公正。公正则百姓不敢轻慢,廉洁则下属不敢欺蒙。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洁才能树立威信。

36字《官箴》详解

36字《官箴》

【考源】据考证,“公生明”原出自《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端悫(què)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官箴》之言最早出自明初学者曹端之口。后来,明朝以清廉刚正著称的一代名臣、山东巡抚年富增加了“公生明,廉生威”字句,并用恭楷书写,作为自己的为官座右铭。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泰安知州顾景祥将《官箴》刻碑立于府衙,以儆官员。清乾隆年间,泰安知府颜希深将其作为家训传诸后代。后颜氏祖孙三代恪守《官箴》,连出四个督抚。《官箴》因深刻揭示了为官之道,遂流传至今。

36字《官箴》详解

《官箴》寓意深刻

【注解】古往今来,各级官吏如何公正用好手中的公权力,避免公权私用、公权滥用,始终是一项重要课题。不公,难免以权谋私;不廉,自会藏污纳垢。只有一心为公、廉洁用权,才能光明正大为人、坦坦荡荡为官。现今条件下,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既是执政用权应有的敬畏之心,也是应当铭记于心的“官箴”。

36字《官箴》详解

介绍《官箴》的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公权力   公权   荀子   督抚   泰安   明朝   知州   刚正   藏污纳垢   以权谋私   敬畏   详解   下属   公正   深刻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