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道者眼中,“失”是修道的最高境界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向往道、经常修道的人,到了最后就有可能与道合一。相反,不向往道、不想证道的人,最后是不可能与道合一的。因为,向往道、想证道,是得道者必须要有的发心,有了这个发心,才会有修道的行为,有了修道的行为,才会有证道的结果。这也是一种自然,老子特别强调自然。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道德经》的影响可能比佛经更大,因为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销量非常大,很多哲学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研究它。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其中有很多符合大道、符合自然的表述,能为世界所接受。虽然佛经中也有很多观点很好,能被世界接受,但相对《道德经》来说,广度还是不够大。在中国的所有经典之中,《道德经》的传播范围是最广的。


“德者,同于德”,向往德行、注重德行的人才可能成为大德,与德合二为一。道和德在《道德经》中是两个概念,道为本体,德为道之用,也是道的外在体现。如果说道是大海,德就是浪花。所以,得道者必然有德,并且必须用行为把德表现出来,如果得道者无德行,就没有真正得道。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高僧大德,也要看他有没有能够体现道与德的行为。如果有,他就是真正的高僧大德;如果没有,即使他有高僧大德的名声,也不是真正的高僧大德。


“失者,同于失”,这个表述的解释有很多,其中一种解释是,失德的人必然会有诸多的过失。但修道者不这么理解,在修道者眼中,“失”是修道的最高境界。修道者认为,修道首先会证得道,也就是证得本体性的智慧,知道真正的智慧是怎么回事;然后将智慧慢慢地融入生命,成为修道者的德,并且逐渐在行为上体现出来,这时就叫有了一定的德行;最后,道与德的训练都达到最高境界时,就进入了“失”的阶段——除了修道的人,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会这么理解,但修道者的理解是有其道理的。


老子说过,“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思是修道就要去除对名利、物欲、概念的执著,以及诸多的计较,当欲望和功利心损到极致,再也没有可损的东西,连道、德的概念和外相都不在乎、不执著时,就进入了“失”的境界。换句话说,“失”是一种无执的境界,连无执本身也不执著。那么“失者,同于失”的意思就是,如果向往这个境界,最后就有可能与这种境界合二为一。这与前面的“失德的人必然有诸多过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两者都有道理,但后者的境界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和政   道德经   损之又损   大德   佛经   高僧   德行   过失   执著   老子   境界   眼中   道理   概念   智慧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