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的,红茶分类基础知识普及,来了

红茶跟绿茶一样被国人所知,虽然在国内没有绿茶那般耀眼夺目,但在国内仅居第二。

如果在国际的视野上,那红茶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大了。

你们要的,红茶分类基础知识普及,来了

下午茶和红茶更配


红茶,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其中“发酵”是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

红茶的发酵实质是依赖于鲜叶内源酶的酶促氧化作用。鲜叶细胞组织受到损伤,多酚类化合物得以与内源氧化酶类接触,引起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聚合作用,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

基础品质特征:红汤、红叶、味甘醇。

英文名字叫“Black Tea(黑色的茶)”因为外国人看见其干茶色泽偏深,红中带乌黑。

红茶分为三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各具特点。

大哥——小种红茶

你们要的,红茶分类基础知识普及,来了

正山小种


小种红茶为什么可以称为大哥呢?原因无他,出生早。中国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小种红茶则是红茶的鼻祖。16世纪初期,福建武夷山发明了小种红茶。

主要家族成员有:正山小种、坦洋小种、政和小种。

小种红茶有正山和外山之分。原来凡是武夷山所产红茶,称为正山小种。武夷山附近产的红茶称为外山小种。

正山小种由于在萎凋和干燥过程中是否有用松柴熏制,分为“烟正山小种”;“无烟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和小叶种工夫红茶很像,小种也经常被认为是“小叶种”。其实制作正山小种的原料是武夷山特有的菜茶群体品种。

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汤色红浓,香气自然,类花果香,滋味醇厚;烟熏小种带松烟香,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

二弟——工夫红茶

你们要的,红茶分类基础知识普及,来了

滇红工夫


工夫红茶虽然仅为二弟,但是其势力庞大。种类多,产地广,历史上先后有12个省区生产,这几年,河南、贵州、山东等省也加入工夫红茶的队伍。

工夫红茶其制作过程包括萎凋 、揉捻、发酵及干燥等工序。制成毛茶后,还要再进行精制,光是筛分所要用到的筛子就有十个型号,这也造就了“工夫”红茶的称号,而非“功夫”。

基本品质特点:制工精细,外形条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香气浓郁,滋味醇和而甘浓,汤色,叶底红艳明亮。

家族划分

家族成员一多,管理上就比较混乱。

按产地命名,如滇红工夫、祁门工夫、宁红工夫、宜红工夫、川红工夫、湖红工夫、闽红工夫、台湾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

按茶树品种不同又分为大叶工夫和小叶工夫两种。

大叶工夫茶以乔木或半乔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以滇红工夫及粤红工夫(英德红茶)为代表;

小叶工夫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制成,色泽乌黑,又叫“黑叶工夫”,以祁门工夫及宜红工夫为代表。

三弟——红碎茶

你们要的,红茶分类基础知识普及,来了

红碎茶


红碎茶主要是走出国门的,是国际市场的上的主销产品。但我国红碎茶,在国外市场占比很小。我国主要红碎茶生产省份有云南、两广、贵州等。

国外红碎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其产量的总和占世界红碎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CTC,我们常听到的红茶的一种称呼,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红碎茶制作方法,具体含义是“Crushing切碎、Tearing撕扯、Curling卷曲”。

除此之外还有F.O.P;O.P;F.B.O.P;B.O.P等的划分。

红茶除了以上三大家族外,也有以下三类具有亲属关系的茶。

1. 窨花红茶,主要代表有玫瑰红茶,茉莉红茶,桂花红茶等

2. 蒸压红茶,主要代表有米砖、小京砖茶、红珠茶等。

你们要的,红茶分类基础知识普及,来了

米砖茶


3. 再加工红茶,主要代表有超微红茶粉、袋泡红茶、速溶红茶等。

红茶的分类基本上说完了。虽然我主要参考的是夏涛老师主编的大学教材《制茶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红茶的分类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事情,外加工艺的不断创新与完善,还是会存在很多争议和不完善的地方。有争议是好的,这样我们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再普及几个红茶小知识

1. 红茶茶性比较温和,所以很适合冬季喝哦,而且对身体寒凉的爱茶人也很友好。

2. 红茶的保质期一般为3年,没必要放冰箱,密封防止香气散掉就好。另外根据我喝红茶的经验,一般第二年的红茶最好喝。

3. 世界三大高香茶:中国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茶和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

4.世界的四大红茶: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5.大红袍真的是乌龙茶。

下次我将给大家带来青茶(乌龙茶)的基础知识。有任何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讨论哦,我一直都在。

爱茶,爱生活。关注我,了解更多茶知识、文化、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祁门   红茶   斯里兰卡   武夷山   砖茶   茶树   乌龙茶   贵州   小叶   色泽   工夫   香气   基础知识   干燥   家族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