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influenza)只是感染之重症而已

经过近30年的临床实践,加上能够治愈“普通型白发”,揭开了白发的奥秘后,对医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多方位的思考,发现医学,不论中医和西医,都处于盲人摸象阶段,只不过西医比中医摸到的范围大而已,也不是医学的全部。关于“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人们研究比较明白了,但是要写明白,让人读明白,很难。看能否读懂我写的。要有耐心读完。

为了后面的理解明白,必须先交代几个概念。

先说“症”。人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正常,另一种情况是不正常,所有的不正常用什么字表示呢,就是在“正”+“疒”=症。即,人体所有的不正常都是“症”,现在多称为“症状”。比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咳痰、发热、畏寒、寒战、心悸、气短、喘、闷、头痛、头晕、眩晕、失眠、多梦、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麻木、抽筋、骨折、出血、咯血、抽搐、大汗、昏迷、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笔者根据“症”的特点,以及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把症的概念要扩大一些。上面介绍的症状都是能够被感觉到的,在被感觉到之前,还有不被感觉到的,笔者给其命名为“隐症”,因为其隐藏着呢。对应的上面的显露出来的叫“显症”。说到隐症,就联系到“潜伏期”的概念。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这个概念。假设有一个流感病毒H1N1,某天早晨8点进入某人的鼻腔、或咽喉部、或气管、或肺泡,这时,此人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而此人的身体又不能阻止病毒的繁殖,等病毒在体内不断地繁殖达到一定的数量,比如10万个,因这么多的病毒不断的啃食此人的身体里的组织器官,身体组织器官不能忍受时,或者说与病毒进行战斗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症状,从病毒进入体内到出现症状这段时间就叫“潜伏期”。给病毒的侵入体内的时间点,起一个名词叫“起因点”,出现症状的时间点起一个名字,叫“超容点”(身体对病毒有一定的容忍度,超过容忍度时出现症状的时间点)。所以,起因点和超容点之间的时间段就叫潜伏期

流感(influenza)只是感染之重症而已

下面再介绍一下:显症。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又给其分为三类:一类叫“己症”,含义是只有自己知道的症状,比如头痛、胸闷、畏寒、心悸、腹痛等,自己不说,他人不知道(不会说话,隐瞒症状或/和隐瞒病史,家人或医生得不到己症,就会就诊晚,诊断和治疗都不会很及时,很容易得出错误的诊断,就不会得到及时的治疗)。二类叫“他症”,含义是:自己不知道,只有他人(家人或医生)能够知道。比如:昏迷、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后的抽搐、病人感觉不到的很多病症、手术中所见,等等。最后一类叫“己他症”,含义是:自己和他人都能够感知的症状,比如呕吐、大汗、意识清醒时的抽搐,出血,等等。(还要细分)。

对于显症,因每个人年龄不同,患病的部位、种类不同,对其认知也就不同,都会有自己的感知,但是,每个人感知到的,很难准确地用相对应的名词表述,要么词不达意,或南辕北辙,或风马牛不相及。古代医生为了记述某物而造字和造词。把具有某些典型共性表现的症状罗列在一起,称之为“证”、或“证候”(这是借用,证的原意不是这个)。很多情况下,证或证候并不能完全反应客观事实,这是由于文字的笨拙性决定的。比如,下列关于“流感”的 “标准”描述: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度。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也就是说,即使上面的症状都符合,也不代表一定是流感病毒引起“流感”,也可能是细菌引起的,比如军团菌。想了解更详细的内容,看笔者头条号里的文章:“咳嗽之似是而非---此咳嗽似彼咳嗽,此咳嗽非彼咳嗽也”。

说“看病”,还不如说“看症”更合理,是医生看见(知道)症状后去找引起症状的原因。笔者称之为:知症求因。详见头条号里的文章:知症求因连载。而引起任何症状的原因无非是体内因和体外因。我给汇总成两张示意简图,经过完善,必将成为将来教科书达到公用图。

流感(influenza)只是感染之重症而已

流感(influenza)只是感染之重症而已

回过头来说“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说流感之前还要先说“感冒”。

《黄帝内经》时代有“感邪、冒风”之说,后来发展(被改)成“感冒风邪,感冒寒邪”等词,感冒一直是动词,到了明朝,突然有医生给其改为名词,就有了“四时感冒”,和“时行感冒”,现代演变成“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这样的名词很不明确,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应该废弃“感冒”一词。因为每个人对感冒的理解都不同,不同的教科书的定义都不一样。笔者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和客观实际,取名为“伤微”,含义是“被微生物所伤”。《伤寒论》里的“伤寒”就是“被寒所伤”。因为微生物可以粗略分为三大类:病毒,细菌、其它类,相应的名词就是:“伤病毒”,“伤细菌”,“伤真菌”、 “伤支原体”等等,这样就非常明确了。不管微生物侵犯到身体的哪个部位,都说伤微了。当然微生物只侵袭到鼻腔,就叫鼻腔伤微或鼻腔感染,现在人们多称其为鼻炎,有失准确,因为鼻炎可以分为两大类:“被微生物所伤,即‘伤微’”,“被非微生物所伤,即‘伤非微’”;即医生们常说的“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相应地仅仅侵袭上呼吸道,就叫上呼吸道伤微(感染),仅仅侵袭下呼吸道就叫下呼吸道伤微(感染),仅仅侵犯到肺泡和毛细支气管,就叫肺伤微(感染),仅仅侵袭到扁桃体就叫扁桃体伤微(感染)。所有叫“什么炎”的名词,都比叫“什么伤微(感染)”的名词的内涵要大。说白了就是,“伤微(感染)”是“炎”的儿子辈,就更精确一些。只要明确是某部位被某类微生物伤害的都应该叫“什么伤微(感染)”,不明确的情况下叫“什么炎”。

流感(influenza)只是感染之重症而已

现在人们都说流感是病毒感染不是很正确,应该说出现“流感样症状”了,多数情况下,是病毒引起的,因为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症状也是流感样症状。病毒有上千种,现在知道的有SARS、H1N1、H3N2、H7N9、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等,也许H100N100也存在,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即使现在没有,将来有了,人们也不一定能够知道。

要说伤微,还要从每个人的出生开始说。每个人在子宫内孕育的过程中,除了极少数情况下,是没有机会接触到微生物的。出生时经过产道会被微生物污染皮肤。出生后第一声哭声开始后,随着空气的进入就会有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呼吸系统,当然随着第一声哭声,因为口腔内含有的(或被污染的)羊水或胎粪也会被吸入气管和肺内,就罹患了吸入性支气管炎、吸入性支气管肺炎、吸入性肺炎(这时候要用‘炎’,因为谁也不能肯定吸入的物质里是否有微生物)。有三种可能的结果:治愈、转成慢性、死亡。慢性其实就是在隐症和显症之间来回摆动时间长了。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肺炎(也就是肺炎反复发作),逐渐形成肺气肿、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直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等。这里不能反推,即不能说已经确诊为“肺心病”就是感染引起的,非感染也可以引起。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自然界中有千万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和人的关系有下列几种可能性。①如果人体防卫系统胜利了,会杀死入侵的微生物,结果是机体没有出现病症;

②如果防卫系统失败了,微生物就快速繁殖,结果是机体患病或死亡;

③如果微生物没有被杀死也没有快速繁殖,结果是机体成为微生物的携带者,处于共生状态,共生也有三种状态:

a、有些是终生共生,互不侵扰;

b、有些则在条件适宜时快速繁殖并入侵,使机体出现病症,从而称其为条件致病微生物;

c、还有一部分微生物,居住在身体内,对人体不造成伤害,还会对机体有利,形成互惠关系,称为益生微生物。所以微生物进入机体后会形成:

a、或益生关系;

b、或共生关系;

c、或局部入侵形成痘、疖、疮、脓肿、脓包、瘘等;

d、或长驱直入进入血液形成败血症(病毒血症、菌血症、脓毒血症);

e、或随着血液、淋巴、自然通道进入相应的组织、器官。

c、d、e形成可能的三种结果:自愈或用药物或其它方法帮助机体杀死微生物而被治愈、(终生)微生物携带者、死亡。

假如某人非常幸运,终生没有致病性微生物进入体内,那么终生也不会被微生物伤害,这种可能非常少。最不幸运的就是,第一口呼吸就有致病性微生物进入呼吸系统,在出生后很快就罹患了肺感染或呼吸系统其他部位的感染。其余的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了。就某一个具体的人而言,什么时候有致病性微生物入侵,是不确定的,出现症状的时间也是不定的。

因为微生物实在太小,不能被看见,也不能被感知,故每个人都不知道哪种微生物、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进入体内。不过大致有如下的几种可能性:

1、非致病性微生物进入体表或体内,不出现症状。

2、条件致病性微生物进入体内,只有当身体的内部条件改变,比如受凉、或劳累、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有利于微生物入侵并繁殖,当繁殖到一定的数量量,对身体伤害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症状。当身体条件变为不利于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繁殖时,比如用药、或环境好转、或身体免疫力提高等,症状就会消失。切记,症状消失了,不一定是条件致病微生物全部死亡了,而是部分条件致病微生物在体内潜伏下来了,当时机再次成熟时,再次出现症状,这就是所谓的“慢性感染急性发作”。

3、致病性强的微生物进入体内,身体不能抵抗其进入和快速繁殖,经过潜伏期(隐症期),然后出现症状,身体有三种可能性的结果:死亡、治愈、转成慢性(即,成为携带者)。至于潜伏期的长短,与一次性进入体内的微生物数量、位置和身体的抵抗力强弱等有关。毒性越大,一次性进入的数量越多,身体抵抗力越差,位置越深入,潜伏期越短,病情进展越快,程度越重。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定的季节会有致病性微生物的爆发流行了。流行的致病性微生物在不流行期间哪里去了呢?携带者的体内查不出来,不等于没有。每个人体内都不知道携带者多少种致病的微生物呢,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受凉后会出现伤微的症状,有人即使发生冻伤也不会出现伤微的症状。H1N1、SARS等也许存在了千万年,或更长时间,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我们的祖先们意识到有致病性很强的微生物的存在,命名为毒、瘟、疫、瘟疫。尽管祖先们不知道其真实模样,但是研究出来了许多整治它们的方剂,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

这里还要说说医生是如何诊治病症的。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是我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读大量书籍后逐渐发现的:几乎所有书籍上都是记载着治愈病人的例子,而治疗失败和无效的例子几乎都不记载。我常问?那么多好的治疗方法,几十万个配方,为什么病人都死了呢?为什么医生也都死了呢?终于搞明白了,人们都喜欢报喜不报忧,尤其是官员,医生也不例外。经过治疗,病人好了,功劳归自己,可能医生的治疗方案根本无效,而是病人靠自身的抵抗力好的。这种情形,不论是病人,病人家属和医生都会认为功劳是医生的或药物的。如果病人没好,且加重了,医生想/说是病情难以控制,病人及其家属会想/说可能是医生没看对,或用错药了,或用假药骗钱了。其实医生在经过诊病后,到底能否治好,很多情况下心里是没有底数的。有的医生底数大一些,有的少一些,有许多医生心里根本就没底,更不用说各种意外和特殊情况。因为每一个人都不能准确预知未来!

先说中医:

来一个病人,中医医生最常用的方法被总结为“望闻问切”,我觉得还少了一项,那就是“听”。所以我给总结为:“望闻问切听”(不管“耳闻目睹鼻子听”,也不管“鼻闻目睹耳朵听”)。这只是诊断病症的手段,要想治愈病症,必须要有治疗的方法。古人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找到了很多种方法,比如中药、针、灸、烫、拔罐、按摩、正骨、推拿、挑、熏、蒸、等等。究竟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最好,很难被认知,很难被决定。每个人都是从不会到会,从没经验再到经验丰富的,但是不论多么经验丰富,也只是会治疗一小部分病症而已,不可能会治疗所有的病症。

多谈几句中药。中药包括中草药和中成药。中草药的用法和功效等,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和摸索出来的,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了,有的记录和事实相符,有的并不相符,有的用不同的文字表述了相同的内容,有的用相同的文字表述了不同的内容,主要是客观世界太复杂,文字太少,每个人对汉字的理解和认知又有所不同,难免以讹传讹,偏离了本意或实际。举个例子:毒。一个毒字,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东西,也可以理解成是千万种东西。可以理解成吃了会死的东西,也可以理解成吃多了才会死的东西。毒蛇之毒,砒霜之毒,农药之毒,氰化钾之毒,各不相同。很多中药里的注解都会写“解毒”,到底是解什么样的毒?在不同的中药里,毒的含义不同,看你能否正确理解。结合现代医学来说,细菌之毒、病毒之毒、结核之毒、毒瘤之毒、雾霾之毒,等等,绝非相同。

所以,在辨证(用‘辨症’更合理些)之后遣(选)方时,每个医生的认知不同,选药和配方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只有有效的才是对的。而在没有出来结果之前,谁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自己是对的。即使是认知非常正确的,用文字记录下来后,也不一定能够被准确表达,后来人也不一定理解对了。所以中医,师传非常重要(西医也一样)。其实看病症如看人。如果见过某人,下次一看便知。如果没见过某人,无论怎么描述他的特征,描述得不论怎么“准确”,见到时仍然不敢确定,更不用说到茫茫人海里去找了。书上或《流感防治指南》上的描述 “流感”特点,看起来非常 “精细、精准、生动”了,如果真的罹患了,即使非常“典型”了,只有找到病原体后,才敢确定;否则就不敢下定论。当再次罹患时,马上会感觉到是,或者不是!所以,学医后,不经过临床实践,都是纸上谈兵。

西医通过“视触叩听”加“检查”和“检验”的方法,想找到引起症状的原因,其实还缺少了两个方法就是“问”和“鼻子闻”。所以我给总结为“视触叩听问闻检”。

西医医生也是根据病人的一个或多个症状,寻找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有的原因能够找到,有的找不到;有的找到了,有办法治疗,有的没有办法治疗;有的找不到,但是有办法治疗,有的没办法治疗。所以不能过度崇拜西医,也不能过度贬低中医。关键在于你会不会用!能够知道哪种情况下该用哪种方法治疗效果最好!

流感’肯定会发热,“普通感冒”不一定发热,即使也发热,此发热非彼发热也。“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中强调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其实也不是绝对,而且还要看距离超容点多长时间,也许更高,所以不能教条,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再说了,即使真的是流感,高热的出现也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不会直接从正常体温在几分钟内上升到39度以上的。

只要出现发热,就有两大类可能性,一类是伤微(感染)了,最多见;另一类是伤非微(非感染性)了。后者常见于中暑,风湿免疫学疾病等,不在此处讨论。

就以“发热”为线索来说:

假设一个人突然出现畏寒【畏寒是发热的初起表现,这时如果测体温不一定高,也许比基础体温(平时的体温)稍高,腋下温度也许不超过37.2度,课本上规定,超过37.5度才算发热,也不代表少数人在37度就已经是发热了。】,末梢(手脚)温度低,故他人触摸时觉得发凉;比畏寒严重的就是寒战,出现寒战,往往预示着病情比较重,进展快。盖被,加衣服、喝热水几乎是无效的。体温在半小时到1个小时就可以达到39度或更高。

如果出现发热,或伴鼻塞、流涕,不伴其它症状,可以初步圈定病变在鼻腔及其相邻的周围(致病性微生物进入体内时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繁殖,哪里的症状就最先表现或最重);如果还伴有咽干、咽喉痛,就说明整个“上呼吸道”都受到波及;如果伴咳嗽,就说明波及到下呼吸道或/和肺了,因为上呼吸道的病症不会出现咳嗽(上、下呼吸道的分界是声带)。发病初期,不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不知道,到底是细菌性的还是病毒性的,因为没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等,化验血常规,所有的指标往往都在正常范围(这就是方舟子所说的,医生给感冒病人验血就是骗钱的根据之一,纯粹是胡说),即使查胸部CT也没有典型的表现,这时在没有找到病原体之前,谁也不敢根据症状就判断就诊的某病人到底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到底是细菌性的还是病毒性的,到底是球菌性的还是杆菌性的,到底是常见病毒还是罕见病毒,还是变异的病毒,还是新物种!如果说知道,也是在瞎说!即使流感样症状已经很“典型”了,在没有检测出来病原体之前,就是钟南山院士不敢说“是”,基层医生更是如此,只能猜大概的可能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文字表述的症状和原因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不具备充分条件,也不具备必要条件,更不具备充要条件。(关于这部分内容详见公众号shenyiliulang里的文章)。出现症状后,总不能等着检测结果出来后再用药啊,也不能一直检验不出来,一直就不治疗啊!那怎么办呢,有医疗经验就凭经验,没有医疗经验的就瞎治呗。怎么瞎治啊?大家都知道:吃感冒药。不论中药与西药,瞎吃。现在所有的西药感冒药都是用于改善症状的:收缩鼻粘膜减少流涕症状,退烧止痛,抗过敏,甚至加止咳化痰的或某种抗病毒药,所以我的头条号里有文章:“废弃所有的感冒药,所有的感冒药组方的不合理”。吃了感冒药,症状改善了,不等于原因去除了,反而因为掩盖症状,耽误了对病症的判断,耽误治疗,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作为医生怎么办呢?因为不能区分是病毒还是细菌,最把握的就是:抗细菌药和抗病毒药一起用,甚至中药与西药一起用。等症状典型了,或找到是细菌或病毒的证据后才有所针对地选药。如果一直找不到证据,就一直联合用药,加上对症用药,直至痊愈或症状减轻。而对于新出现的微生物比如SARS病毒,即使找到了病原体,在没有找到很好的治疗药物之前,都通过“瞎治”来获得成功的经验或药物。很多时候,不知道是药物有效了,还是身体把致病性微生物打败了;也不知道是微生物导致病人死亡了,还是药物的副作用导致病人死亡了。

那这样,不知道是啥病就瞎用药,不是坑人嘛?那我问你:不给你吃药,你干吗?医生说,等着吧,一周以后出来结果时再有针对性地用药,你干吗?所以我总结了一句永远经典的话:有病了没治好,谁也不能赖,只能赖自己。自己不得病,最好,这功劳医生是抢不走的。所以非典的早期,不能明确诊断,没有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病人死了,那就死了,与医生没有任何关系。活下来的,是幸运的。

关于“流感诊疗方案”中提到的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韦米,它们的有效性试验都有非常多的缺陷在里面。因为每一个人的患病、结局,都不会从头再来,而跟另一个人进行比较,往往不具有可比性。比如一个人,没吃奥司他韦,死了,让他从头再来,吃奥司他韦,活了,才真正证明其是有效的。如果甲没吃奥司他韦死了,乙吃奥司他韦活了,也不能把功劳全部归功于奥司他韦,因为那是不一定的关系。只有从头再来:这回吃了,活了;重来时没吃,死了。但是不可能做到这样。所以现在的关于药物有效性的评估非常值得怀疑的。将来有更好的方法时,现在的方法定会被废除。

服用中草药和中成药的道理是一样的。更不合理的是,在“流感诊疗方案”里给出的中药治疗方案里,给轻症、重症、婴幼儿的治疗方案,方剂不一样,中成药也不一样,到底哪个或哪些配方里的哪些药物对今年的流感病毒有效,是未知的。假如治疗轻症的方剂对今年的流感病毒有效,而治疗重症的方剂反而无效,那可就惨了。如果重症的方剂有效,轻症的方剂无效,那么对于就诊早,症状轻的病人就惨了。如果都有效,哪个更好呢?如果重症的方剂更好,那么在轻症时就用治疗重症的方剂不更好吗?所以就某个具体的病人而言,治愈与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那究竟怎么治疗合理呢?见我的公众号shenyiliulang里的文章“我为防治流感献秘方”。

流感(influenza)只是感染之重症而已

流感(influenza)只是感染之重症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流感   潜伏期   方剂   致病性   西医   病症   机体   微生物   细菌   重症   症状   体内   病人   身体   医生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